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2 20: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 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中国通过30年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能在短短的30年里,重庆能有了这样巨大的变化? 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经济特区的设置
对外开放的扩大第 9 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经济特区的设置经济特区的设置1.经济特区的设置
阅读:P55,勾画批注
(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时候提出办特区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2)什么时候实施经济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面积最大的又是哪个?
(3)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措施是什么?开放经济特区有何意义?1.经济特区的设置
(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时候提出办特区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①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②时间:1979年4月
③提出者:邓小平经济特区的设置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78年,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奠定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 邓小平经济特区的设置1.经济特区的设置
(2)什么时候实施经济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面积最大的又是哪个?
①时间:1980年
②五个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夏门;海南岛
③面积最大:海南岛广东深圳广东珠海广东汕头福建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这些地方,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是重要的侨乡。 珠海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广东省福建省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1.经济特区的设置
(3)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措施是什么?开放经济特区有何意义?
①特殊措施: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国家还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②意义: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的设置经济特区的设置资料:经济特区是实行国家特殊政策的地区,国家对它采取与内陆地区不同的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措施。
经济特区的含义是在行使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地区。
如特区的经济活动是以国际市场调节为主;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对来投资的外商以多方面的优惠待遇和灵活措施等 经济特区的设置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设置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开放初期深圳的旧貌 30年后的深圳新颜 1.经济特区的设置
(4)深圳经济特区
阅读:P57小字。
想想:深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开放、灵活的政策,资金、人才等。经济特区的设置十年中国看深圳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2.经济特区创办的影响①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②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珠海拱北海关经济特区的设置对外开放的扩大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扩大1.沿海地区的开放
阅读:P58-59,勾画批注
(1)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外开放窗口分别是什么?
(2)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沿海地区的开放
(1)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外开放窗口分别是什么?
①20世纪80年代: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
②20世纪90年代开放内地城市:上海浦东为龙头,5个长江沿岸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13个边境城市。对外开放的扩大 看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看看: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 经济开放区 经济开放区 1.沿海地区的开放
(2)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格局想想:国际舆论认为我国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是“中国从明朝以后的第一次开放”,为什么这样讲?
资料:从西汉丝绸之路起,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一千多年来对外开放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世界的进步。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形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从明朝以后的第一次开放对外开放的扩大2.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材料:1990年的初春,邓小平提出了开发浦东、打上海这张“王牌”的全局构想。他为浦东开发开放勾画了一系列战略构想:“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对准世界的”,“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浦东开发比深圳晚,但起点可以更高,我相信可以后来居上”。
说说: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开发浦东?(阅读P58第二段大字)
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上海浦东浦东新貌 浦东新貌 对外开放的扩大3.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
看看:14内陆地区指的是哪些地区?
指出内陆地区的范围和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昆明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内 地沿海地区5个沿江城市:重庆、岳阳、武汉、九江和芜湖。18内陆省会城市 :成都、昆明、南宁、长春、西宁……13个边境城市 :绥芬河,黑河,丹东,满洲里,珲春,伊宁、塔城、博乐,瑞丽、畹町、河口,凭祥和东兴镇对外开放的扩大4.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看看:《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归纳: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①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对外开放边境城市和口岸
②特点: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 经济开放区 经济开放区 沿海地区5个沿江城市:重庆、岳阳、武汉、九江和芜湖。18内陆省会城市 :成都、昆明、南宁、长春、西宁……13个边境城市 :绥芬河,黑河,丹东,满洲里,珲春,伊宁、塔城、博乐,瑞丽、畹町、河口,凭祥和东兴镇内 地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5.对外开放的成就
阅读:P59末段,勾画批注: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点线面1980~1988
5个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14个沿海开放城市20世纪80年代
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20世纪
90年代对外开放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课堂小结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经济特区的设置对外开放的扩大1.邓小平首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2.五个经济特区的相继建立
3.国家采取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4.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1.对外开放地带的逐步形成
2.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置
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课堂小结学习测评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岳阳、
 武汉、九江、芜湖外,另一重要城市是(   )。
 A.南京   B.重庆   C.宜昌   D.昆明
2.“经济特区”的含义是(   )。
 A.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地区
 B.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C.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特殊地区
 D.国家实行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贫困落后的地区BA学习测评  3.举例说明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①对外开放促进了开放城市自身的发展;
②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确立起贸易大国的地位;
③使我国吸引了大量外资;
④使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带动了10多万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造。学习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