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全国中考真题
一、词语的辨析
1.(2016 沈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 ,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 。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可用排除法,第三条横线,固定搭配“打开心扉”,排除AD,第四条横线,一般说
“投入怀抱”,而不说“投入情怀”,所以排除C,选择B。)
2.(2016 孝感)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C
)(2分)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
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
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
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
,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
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
B.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
C.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
D.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可用排除法,第二条横线,精神和内涵搭配,排除AD,第四条横线,一般说“物我
两忘的境界”而不能说:“物我两忘的情景”,所以排除B,选择C。)
3.(2016 岳阳)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当一个人对生活提出要求的时候,生活也会对他提出反向要求,
,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反复
自己有多大本领去满足生活的要求,
自己的能力与愿望是否匹配,然后再想办法努力增长自己的
才干。
A.而且
掂量
考查
B.所以
掂量
考察
C.所以
思考
考查
D.而且
思考
考察
(解析:“而且”表示递进或强调排除,“所以”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结合语境,第一横线处应用“所以”,排除AD。
第二条横线,“掂量”意思是做一件事三思而后行量力而行;“思考”指思索、考虑。对照句意,“掂量”用在此处
更为合适,再排除C,选择B。)
4.(2016 天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闲人所
的价值理
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
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可用排除法。“传承”表示传授和继承,多用对于伟大高尚的词语的修饰;“传播”
表示散播开,较为中性,对象一般是客观事实。由此可判断出第一横线处选“传承”,排除AD。第三条横线,一般说
“为人准则”,而不说“为人规则”,所以排除A,选择C。)
5.(2016 重庆B卷)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的瞳
仁;斗虎一样,是
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A.飞动
闪耀
强健
B.飞扬
闪耀
强壮
C.飞动
闪射
强壮
D.飞扬
闪射
强健
(解析:“飞扬”更能表现“流苏”的轻盈飘飞之态;“闪射”更能表现“瞳仁”放出的光芒之强;“强健”更能表现
“风姿的美好”。)
6.(2016 毕节)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
,
引发了收
视热潮,
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
蝴蝶效应,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
名片”。
A.深入浅出
不但
而且
引发
B.深入浅出
不但
而且
印证
C.深思熟虑
虽然
但是
印证
D.深思熟虑
虽然
但是
引发
(解析:从第一空词语来看,很容易就排除了CD两项,因为“深思熟虑”是形同思考的,不是形容讲述的。第三空开始的句子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所以选B。)
二、正确使用词语
7.(2016·德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解析:B项使用有误,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
纯熟。句中指的是不加标点符号,因此该成语使用不当。)
8.(2016·枣庄)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解析: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人工胜于天然。而此处的“日出”属于自然景观,这里用错了对象。)
9.(2016·江西)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解析:C句“左右逢源”指处理事务时灵活顺便,没有困扰,不符合句意。)
10.(2016·六盘水)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别提多高兴了。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
治抱负。
D.我们要学会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自大,在失败面前不妄自菲薄。
(解析:狭路相逢:指仇人相遇,难以形容。此处主语是两位老友,故此项使用有误。)
11.(2016·西宁)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看到西宁市海湖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们不禁赞叹:“西宁的变化太大了!”
B.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解析: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含贬义,不符合语境,B项使用有误。)
模拟与预测
一、词语的辨析
12.(2016·邵阳一模)
请结合语境,选出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A
)
(1)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
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
出来。”
(2)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来
的关爱?
(3)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
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会产生。
A.告诫
无微不至
只要
B.训诫
无所不至
只要
C.告诫
无所不至
只有
D.训诫
无微不至
只有
(解析:“告诫”和“训诫”都有劝诫之意,但是“训诫”还有“教训,训导”
之意在内,结合语境,(1)中应填“告诫”。
(2)中,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根据词语的感彩判断,此处应填写“无微不至”。因此选择A。)
13.(2016·新邵县三模)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B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_____的经典名作,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______。我们从中不仅能_____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解析:此题中,选项是四个相近的词语,利用排除法,只要确定了一个,就能找出正确答案。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很明显。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常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家喻户晓:形容人人皆知。结合语境,第一空“脍炙人口”,把B项所有词语放入语段通读,符合语境。故确定正确答案为B。)
14.(2016·曲靖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C
)
(1)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提出了
亚洲“三个共同体”的重要论断。
(2)在年级课本剧汇演中,邻班同学夸张的表演让大家
地笑起来。
(3)云南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4)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
A.构建
忍俊不禁
品尝
传承
B.建设
情不自禁
品评
传承
C.构建
情不自禁
品尝
传递
D.建设
忍俊不禁
品评
传递
(解析:此题用排除法,(2)句中,已经有了“笑起来”,用“忍俊不禁”则语义重复,只能选“情不自禁”,
排除AD。品尝:尝试(滋味)。品评:评价;评论。根据句意,(3)句应使用“品尝”,排除B,故正确答案为C。)
15.(2016·云南模拟)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在大山面前,我领悟了什么是
,有了穿云刺天的高度,自会存在一种
的尊严;在大海面前,
我领悟了什么是
,有了容纳百川的胸襟,自会生成一种
的气象;在大地面前,我领悟了什么是
,有了孕育万物的情怀,自会成就一种
的境界。
A.博大
吞星吐月
恢宏
超凡脱俗
挺拔
不语自彰
B.挺拔
超凡脱俗
博大
吞星吐月
恢宏
不语自彰
C.挺拔
不语自彰
恢宏
吞星吐月
博大
超凡脱俗
D.恢宏
不语自彰
博大
超凡脱俗
挺拔
吞星吐月
(解析:“博大”“恢宏”“挺拔”三个词,“大山”所对应的形容词合适的是“挺拔”,排除AD。超凡脱俗: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道家术语指与众不同,脱世俗的高雅境界。不语自彰的意思是不说话就能彰显自己。结合
语义,挺拔的大山应有的是不语自彰的尊严,排除B,故正确答案为C。)
16.(2017·预测)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
(1)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2)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______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______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乞求 修改 崇拜 但是
B.祈求 修正 推崇 但是
C.乞求 修正 推崇 尽管
D.祈求 修改 崇拜 尽管
(解析:“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乞求”请求给予。根据(1)句语境应选择“祈求”。“修正”指改动、
更正。“修改”指改动。(2)句对“过去学者的学说”不但要改动,更要更正,故选修正。“推崇”指非常重
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崇拜”指尊敬佩服。(3)句对“老舍作品的
语言”只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不会尊敬佩服,所以选“推崇”。(4)句表转折之意,用“但是”。)
17.(2017·预测)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A
)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______。
(2)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______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3)玉溪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______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______用事。
A.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完善 中止 度过 意气
D.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解析:“完备”指齐全,形容词。“完善”指使趋于完美,动词。所以(1)句应该用完备。“中止”指中途停止。
停止,指不再继续。“中止”符合(2)句语境。“度过”中的“度”是“过”的意思,主要是时间上度过。“渡过”
中的“渡”是“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与水有关。所以(3)句用“度过”。(4)句“意气用事”是固定
搭配。)
二、正确使用词语
18.(2016·济南天桥区模拟)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婷婷的父母是艺术家,婷婷从小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
B.他听了这两句话,感到好像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C.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解析:B项去掉“好像”,语义重复。
C项“马革裹尸”多指军人英勇牺牲在战场上,此处望文生义。D项“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说话。此处褒义词错用作贬义词。)
19.
(2016·枣庄阴平中学模拟)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丽的景色。
B.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显然是不切和实际的。
C.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解析:A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B项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循序渐进”。
D项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不符合语境。)
20.
(2016·新邵县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王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解析:
A“三顾茅庐”是诚心诚意再三邀请,不合语境;B“叹为观止”是赞叹好到了极点,一般用于褒义;C“信手拈来”常用来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
21.(2017·预测)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解析: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此处说的是场面,使用不当。)
22.(2017·预测)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
为人处事,应作一名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B.我确信勤奋刻苦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C.该市通过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质。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解析:忘乎所以: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不合语境。)
23.(2017·预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翠湖公园花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昆明秀美的湖光山色。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D.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解析:“见异思迁”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词。用于形容响应
国家号召,扎根西部建功立业的他们,显然不恰当。“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
使人看了有好感。用于C句中,与C句的语境不符。“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D句的句意
不符。)
24.(2017·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现在还有许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将加大处罚力度。
B.北方足球的粗犷豪放风格,被山东队员演绎得炉火纯青。
C.王老师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他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D.这篇神话小说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
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解析:“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含褒义,用于形容酒驾,不恰当。“炉火纯青”比喻功夫
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B句用于形容踢足球的风格,不恰当。“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
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C句对王老师含赞美之意,不能用贬义词。)
25.(2017·预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春天的研和,到处可见五颜六色的野花,潺潺流淌的小溪,让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C.研和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D.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令大家十分佩服。
(解析:“别有用心”
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B句是要赞美小说《窗》的结尾好,不能用贬
义词。“争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用于C句与语境不符。“夸夸其谈”形
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是贬义词,A句是佩服“他”出众的口才,用贬义词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