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
教学目标
大自然里的叶子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色彩丰富,是很好的学习媒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熟悉而又肌理明显的树叶,了解叶子的生长过程,观察它的形状、叶脉、纹理等,运用不同的线条描绘叶子上的小“血管”,体验叶子带来的美感,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效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造型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学生挑选喜欢的叶子,通过观察、欣赏、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感知其形状、色彩和纹理的美感。
2、学习用写生的方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叶子上小“血管”的美,大胆自由
地创作,外化自己对叶子的发现和感知。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耐心作画的画面习惯,能从一片树叶的生长,联系到自己,乃至人类的生命的更替。
教学重点
感知树叶的美,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叶子的形状、叶脉和纹理。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内化为独特的美术语言,感受创作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叶子若干,示范作品、画纸、剪刀等
学生:实物叶子、彩色笔、勾线笔、卡纸
教学过程
导入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将以树叶为内容,学习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
二、授新阶段
欣赏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
引导:我们手中的每片叶子都经历了生长过程中最精彩的时刻,我们一起来回忆。
提问:这时什么季节的树叶?
、在春天的微风中,它们学会了跳舞
、在夏日里,它们懒洋洋地晒太阳,让雨水给它们冲凉
、远远看上去这些叶子一模一样,但我们很快就明白,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哪怕是在同一棵书上。
、到了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来,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风采
、冬天里,叶子们睡在树下的土里,等到春天再来时,新的叶子将要长出来。
欣赏自然美
大自然中的很多叶子都很美,你喜欢什么季节的叶子?为什么?
、生命的绿色,簇拥在一起的热闹
、等待秋风起,自由飞翔,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小蜗牛在树叶上休息,红颜树蛙在树叶上眺望远处,小昆虫把叶子当做摇篮。
、树叶小精灵和我们打招呼呢
仔细观察并提炼美术语言
(1)、共同观察:教师收集的叶子
引导:大家看一看它的形状和颜色,摸一摸它的肌理,你有什么发现?
、组内探究:自己收集的叶子
提问:与老师这些叶子相比,你的叶子还有什么不一样?请你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学生观察并与同桌交流。
、汇报观察结果
提问:你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引导:老师从大家的答案中归纳了一些特点,我们一起来看
、形状:(叶子有什么形状?)
每片叶子的形状都不一样,有椭圆形、心形、掌形、……
、颜色:(它是一种颜色的吗?)
叶子中央到四周色彩丰富,又富有变化
哪怕同一棵树上的叶子颜色也有丰富的变化
、肌理:(叶脉纹理有什么特点?)
引导:叶脉是植物输送“营养”的血管,它那细致的变化和美丽的纹理,提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粗细变化的叶脉布满了整片叶子,其中主叶脉粗,其他的叶脉越来越细。
在叶子的背面有可以呼吸的小气孔。
绘画表现
引导: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树叶这么多的变化,那我们画一画自己的发现,你想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表现?
、老师给你一个建议(师示范)
、方法拓展
、从外形轮廓开始
、再从局部开始:盯住一片树叶,放大再放大,局部表现
、细致的表现:树叶的细节要尽可能地用点和线进行表现
叶脉的转折细节仔细刻画,其他部分可根据需要简化或忽略。
④、将绘制好的叶子剪下来贴在卡纸上制成书签
三、实践阶段
试一试:请同学们选择粗细变化的线条细致地表现叶子的形状和纹理的自然美,并制成书签。
四、评价阶段
1、说一说:你画出了怎样的叶子?自己认为那里画得比较好?
2、评一评:你喜欢哪个小朋友的作品?哪里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3、评价建议:
、能否清楚地观察并提炼出叶子的形状、结构和纹理等美术语言
、能否用粗细变化的线条表现叶脉细致的纹理
、是否有良好使用工具材料的吸管。
收拾与整理阶段
要求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整理卫生,爱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