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半截蜡烛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等词语。
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
想感情。
【教学重点】
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默默守夜孤影单,眼泪汪汪流不断,待到更深主人睡,气绝身亡泪已干。
师:对,就是蜡烛。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是《半截蜡烛》
2. 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师:《半截蜡 烛》是发生在第二次大战时的一个真实故事。
师: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为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的战争。结果反法西斯的世界人民赢得和平与进步而
告终。
师: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本课课文有哪些特点?
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剧本中的舞台指示
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描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令
人窒息的斗争。
3. 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jiě shì zé nài yì sǔn xī liǎo nán
解 释 负责 无奈 小心翼翼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了如指掌 喃喃自语
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11段):伯诺德夫人一家封文件。
第二部分(第12-28段)伯诺德夫人一家保护蜡烛。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11自然段,伯诺德夫人用什么办法收藏绝密的情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
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的办法很巧妙,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
(2)朗读描写杰克神态、语言和杰奎琳言行的句子,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杰克:坚定勇敢懂事
杰奎琳:爱憎分明
(3)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这是伯诺德夫人
对谁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
一个“守”字和“不惜代价”表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可见保住秘
密这一任务的艰巨。表现了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也正是这朴
素、坚定的话,使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人面前,才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师:可是,一天晚上,这绝妙的主意却经受了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
3.第二部分
(1)品读第12-28自然段: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德国鬼子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时,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结果德国鬼子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了。
当德国鬼子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时,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蜡
台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结果德国鬼子一把夺回烛台。
当蜡烛越燃越短时,杰奎琳拿这盏灯上楼睡觉,结果杰奎琳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
烛熄灭了。
(2)一瞬间,伯诺德一家人的心楸紧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伯诺德一家人表现十分紧张,担心。
(3)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盏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
蜡烛熄了。此时,伯诺德夫人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机智、镇静
(4)朗读:(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蜡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
生个火吧。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杰克?
机智、从容。
(5)蜡烛越燃越短。想一想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你能用哪些四字
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
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 生命的结束。
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师:故事的最终结局却是“峰回路转”,令人意想不到。同学们,是谁最终保住了秘密,
保住了一家人?
生:杰奎琳
(6)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
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
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杰奎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聪明、可爱、善于观察、镇定
(7)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的时候,她可能会想些什么?伯诺德
夫人又会想些什么?
杰奎琳想终于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了。
我的女儿和儿子真厉害,思维慎密,疏而不漏。在德国鬼子面前表现得真好。
(8)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
旋呢?
这种镇定来源于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对和平生活的爱。
师: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啊,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再读一遍吧!
4.知识拓展:(1)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这”半截蜡烛“就像舞台上的小道具,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它关系着"把德国的
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一神圣使命;并且整个故事情节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紧紧围绕”半
截蜡烛“展开的。
(2)说一说你最欣赏谁的语言,并分角色演一演。
(3)伯纳德夫人一家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法国政府决定给杰克和杰奎琳颁发一枚自
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宣读人会说写什么?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
事、机智、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杰克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他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显得那么从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上楼做好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6.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在第二次世界期间感人的故事。
四、课堂总结
师:学完了课文,面对这一家,面对二战,面对这些军官,你有哪些话想对他们说?
教师总结: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
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我会写词语
(喃喃)自语 (了如)指掌 (完好)无损
不动(声色) 若无(其事) 小心(翼翼)
2.我能写近义词。
猛烈(强烈) 天真(幼稚) 严肃(严厉) 秘密(神秘)
六、作业布置
1. 改编课本剧。
2.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保护 情报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巧妙 周旋
【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
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
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
在教学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特点。伯诺德夫人──“太对不
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
烛)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
火吧。”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
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
有所为,体会到人物的镇定和机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7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下册 第十二课
半截蜡烛
激趣导入
猜一猜
默默守夜孤影单,
眼泪汪汪流不断,
待到更深主人睡,
气绝身亡泪已干。
蜡烛
激趣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
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
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
斯力量为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
的战争。结果反法西斯的世界
人民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初读感知
晏子
本课课文有哪些特点?
1
2
3
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
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初读感知
晏子
剧本
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
言体,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
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
性的文字说明。
初读感知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描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
保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
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
有硝烟却令人窒息的斗争。
初读感知
负 责
无 奈
小心翼翼
不惜代价
完好无损
zé
nài
xī
yì
sǔn
解 释
了如指掌
jiě shì
liǎo
喃喃自语
nán
初读感知
小心翼翼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凝视
聚精会神地看。
若无其事
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1-11)
精读感悟
伯诺德夫
人一家封
文件。
全文共分几部分?
(12-28)
伯诺德夫
人一家保
护蜡烛。
精读感悟
伯诺德夫人用什么
收藏绝密的情报?
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
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
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精读感悟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的办法很巧妙,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
精读感悟
朗读
杰克
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
(有点儿得意地看了他的妹妹一眼)
杰奎琳
(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
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了我带糖果
来着。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
德国佬的衣服呢?
精读感悟
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杰克
杰奎琳
坚定 勇敢 懂事
爱憎 分明
精读感悟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
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谁说的?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
两个孩子说的话。
精读感悟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一个“守”字和“不惜代价”表现了伯诺德夫人
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可见保住秘密这一任
务的艰巨。表现了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
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也正是这朴素、坚定的
话,使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
人面前,才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精读感悟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德国鬼子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
烛时,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
吹熄了蜡烛。结果德国鬼子又把那个快要烧到
金属管的蜡烛点燃了。
当德国鬼子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
管的蜡烛点燃时,杰克若无其事地
走到桌前,端起蜡台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结
果德国鬼子一把夺回烛台。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当蜡烛越燃越短时,杰奎琳拿
这盏灯上楼睡觉,结果杰奎琳
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精读感悟
一瞬间,伯诺德一家人的心
楸紧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伯诺德一家人
表现十分紧张,担心。
精读感悟
朗读
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
盏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此时,伯诺德夫人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机智
镇静
精读感悟
朗读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蜡台)天
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杰克?
机智
从容
精读感悟
蜡烛越燃越短。想一想如果秘
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
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
们一家三口 生命的结束。
精读感悟
你能用哪些四
字词语形容此
时的险情吗?
千钧一发
危在旦夕
万分危急
精读感悟
朗读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朗读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
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精读感悟
杰奎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聪明
可爱
善于观察
镇定
精读感悟
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
灭了的时候,她可能会想些什么?伯诺
德夫人又会想些什么?
杰奎琳想终于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了。
我的女儿和儿子真厉害,思维慎密,
疏而不漏。在德国鬼子面前表现得真好。
精读感悟
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
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
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这种镇定来源于对侵略者的恨,
对祖国的爱,对和平生活的爱。
课文为什么用
“半截蜡烛”作题目?
精读感悟
这”半截蜡烛“就像舞台上的小道具,表面上看起
来并不显眼,但它关系着”把德国的强盗赶出自己的
祖国“这一神圣使命;并且整个故事情节从开始到
结束,都是紧紧围绕”半截蜡烛“展开的。
精读感悟
说一说你最欣赏谁的语
言,并分角色演一演。
精读感悟
伯纳德夫人一家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法国政府决定给杰克和杰奎
琳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
在颁发勋章时,宣读人会说
写什么?
杰克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
他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
旧,显得那么从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
上楼做好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精读感悟
杰奎琳
杰克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
蜡烛,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
小,但懂事、机智、聪明,她用孩童的
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课堂总结
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
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学完了课文,面对这一家,面对二战,面对这些军官,你有哪些话想对他们说?
1.我会写词语
( )自语 ( )指掌 ( )无损
不动( ) 若无( ) 小心( )
课堂练习
喃喃
了如
完好
声色
其事
翼翼
2.我能写近义词。
猛烈( ) 天真( )
严肃( ) 秘密( )
课堂练习
强烈
神秘
幼稚
严厉
作业布置
1. 改编课本剧。
2.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保护 情报
巧妙 周旋
半截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