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勤奋自学成大器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的名字在美国史密斯松尼博物馆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届科学院院长,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有卓越贡献。他发表的专著与学术论文近三百篇。他写的课外读物曾使中学生们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圣钥匙。 1.勤奋自学成大器大器: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1.勤奋自学成大器大器:勤奋: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不懈地努力。1.勤奋自学成大器成大器:勤奋自学:成为能担当大事业的人。不懈地努力自学。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解释课题。1.勤奋自学成大器 华罗庚通过勤奋地自学,终于成为了我国的数学大师。 认真默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根据课题中的关键词“勤奋自学”、“成大器”给课文初步分一分段。鹅毛大雪 脱口而出 火冒三丈
自学生涯 寒冬腊月 全然不顾
挥汗如雨 光彩夺目 光芒四射
夜幕降临 杂货铺 坚实的基础
诧异 演算 惶恐 训斥
琢磨 崎岖 攻读 蒸笼
随即 鼻涕 废纸 毅力
多音字: 铺 挑 济
认真默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根据课题中的关键词“勤奋自学”、“成大器”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 再认真默读1到12节,想想作者是如何来写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第一段(1-9节):
第二段(10-12):
第三段(13-14):第一段(1-8节)华罗庚十来岁时因在杂货铺里专心演算数学题而气走一位买笔的顾客,遭到父亲的责备。
第二段(10-12):华罗庚勤奋刻苦地自学,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13-14):华罗庚刻苦自学,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第一段(1-8节)华罗庚十来岁时因在杂货铺里专心演算数学题而气走一位买笔的顾客,遭到父亲的责备。
第二段(10-12):华罗庚勤奋刻苦地自学,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13-14):华罗庚刻苦自学,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第一段(1-8节)华罗庚十来岁时因在杂货铺里专心演算数学题而气走一位买笔的顾客,遭到父亲的责备。
第二段(10-12):华罗庚勤奋刻苦地自学,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13-14):华罗庚刻苦自学,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再读10到12节,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描写华罗庚勤奋自学的?(做好记号)勤奋
自学抓紧时间专心致志
克服困难
坚持不懈 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 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 没有纸,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 失学后,他一年四季每天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1.写出句子的一组近义词: 仍然 依旧2.“全然不顾”的意思是:完全不顾忌;从“全然不顾”能看出他不怕艰难,坚持自学,
学得非常专心。3“挥汗如雨”的意思是形容汗出得特别多。“挥汗如雨”能看出他勤奋刻苦,有顽强的毅力。 课文(1—8节)所写的故事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答:本文的中心是赞扬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写他10来岁时自学数学时专心致志的情景。作者用这样一个典型事例,不仅能吸引读者,还使中心表达更具有说服力。二、将下面的 一段话写 具体。
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 ”。 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柜台上,他做数学题,顾客来问笔的价钱,他却误报了演算出的巨大数字;油灯下,他做数学题,鼻涕留下来,他却浑然不知。寒冬里,他做数学题,手冻得发僵还继续演算;酷暑中,他做数学题,写得汗流浃背都全然不顾。
? 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晚上,大伙已围坐在桌边吃饭,华罗庚连饭也不好好吃,扒了几口饭又扎入题海。算到入迷时,鼻涕流下来,好半天,他才感觉到,拿出纸来擦。到了冬天,草都冻枯了,可他照旧学习到深夜,似乎感觉不到手已发抖。夏天,屋子里热得像蒸笼,可他却一刻不停,只顾埋头算,任凭汗水直往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