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4 07:0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1)~(3)小题。(6分)
【甲】我躺在cāng(
)面上,yǎng(
)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味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
)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
)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乙】她带的那条头巾颜色tuì(
)得泛白,七皱八zhě(
),好像是撂(
)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
)亮。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3)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周围一片_________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_________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3)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_________,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_________。
A.嘈杂
但是
抗拒
拒绝
B.杂乱
可是
抗拒
拒绝
C.嘈杂
然而
拒绝
抗拒
D.杂乱
但是
拒绝
抗拒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买房可谓是个技术活,购房者对花出去的每分钱都锱铢必较,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房子,是每个人的愿景。
B.帝王有高入云端的布达拉宫,僧侣有金碧辉煌的大昭寺,贵族有高墙深院、园林府邸,而拉萨的市井众生们,则有熙来攘往的八廓街和镶嵌在八廓街周围小巷里的大小甜茶馆。
C.从王晓宇握毛笔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显然没有练习过书法,刻舟求剑,落笔生涩。
D.几年来,农民勤劳俭朴、纯洁善良的崇高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②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
③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纳凉的时候,
④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⑤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A.③④②⑤①
B.①③④②⑤
C.①②⑤③④
D.③②①④⑤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B.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C.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D.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6.填空。(6分)
(1)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__________________。(冰心《纸船》)
(2)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冰心《嫩绿的芽儿》)
二、综合实践(5分)
班委会筹备创办一个朝阳文学社,准备出版社刊《朝阳》,以此来团结一批文学爱好者,提高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推动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请你完成7~8题。
7.朝阳文学社准备首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重点向同学们推荐一部文学名著,但几位同学为到底先推荐哪一部文学名著争执不下。袁凯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对他说:我推荐___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为了让《朝阳》社刊深入人心,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文学社向同学们征集最能体现社刊特点,而且引人入胜、简要易记的宣传语。请你为《朝阳》社刊写一句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45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7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9.下列对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先自度其足(量长短)/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
B.及反(到,等到)/遂不得履(然后)
C.遽契其舟(立即,匆忙)/遽契其舟(雕刻)
D.是吾剑之所从坠(这)/不亦惑乎(迷惑,糊涂)
10.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而置之其坐
B.宁信度,无自信也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郑人买履》中的那个买鞋的人和《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求剑的人愚蠢之处分别体现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6题。(8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节选)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一个不想打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4.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请结合自己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就这句话中的某一方面简谈自己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19题。(9分)
我与文字的那些年
范泽木
我自小便与文字有了不解之缘。那时,我还没上学,但因为舅舅的悉心教导,所以早早地认识了几个简单的汉字。早晨,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站在家门口,看一种不知名的鸟从空中飞过。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折射出来的绚丽色彩让我着迷。我第一次有了表达的冲动。我拿起笔,在白纸上写下:“早晨,一只尾巴很长的鸟在空中飞过,它的羽毛在阳光下发光。”
年幼的我,在桌前反复朗读自己写下的句子,觉得所表达的全然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样子。我感到了淡淡的沮丧。年少时的耐心毕竟有限,我自认画画更能表达我所看到的,于是在白纸上画下一只看起来很奇怪的鸟,并在它旁边画了一个太阳。可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画出它闪光的羽毛。于是,挫败感紧接着袭来。
整个小学阶段,我的作文写得乏善可陈。尽管我的写作一直如同波澜不惊的流水,但偶尔还是有卷出水面的浪花。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名为《雾》的作文。我没觉得它有多好,但语文老师却在班里狠狠地表扬了我,还在讲台前大声朗诵。
几天后,我的作文被大队委抄在了学校的黑板报上,并且署了我的名字。对于我小小的心灵来说,这是莫大的冲击。那几天,我一下课就往操场旁边跑,一次又一次地看自己的名字。当听到有人在议论我的作文时,我更是激动得手舞足蹈。
我以为,往后我的作文会经常受到老师的青睐,却不曾想,从那之后,我的作文再也没有在班里出类拔萃过。
读初三时的一个春末,我突然灵感大发,写了一篇名为《春笋》的文章。第二天,语文老师在班里大声警告:“作文写不好没关系,可以慢慢积累,慢慢提高,但绝不允许抄袭。范泽木,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我如同被冻结般立在原地,这明明是我自己写的文章,怎么是抄袭的了?我虽然自认比窦娥还冤,但内心还是有些高兴,心想原来我的作文水平已经这么高了。
我彻底爱上文学,是在大学期间读了郭敬明的《天亮说晚安》之后。那些唯美的文字如同一幅幅明媚的照片,触动我早已被触动过的写作神经。
后来,我看的书越来越多,也开始慢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看了许多本书后,我变得信心满满,并很快写了一篇自认为得意的文章,投给了一家杂志社。之后的日子对我来说可谓度日如年,我几乎每天都盼着文章发表,但过了几个月,文章却如同石沉大海。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在校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是一篇千字小散文。当时的心情不言而喻,我总觉得自己出名了,心想第二天全校的人都认识我了。我满心期待地走在学校的小径上,第一次觉得,写作是我要坚持的梦想。
我参加工作后,见诸报刊的文章越来越多。后来,我出了书,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回忆自己刚与文字牵手的那些年,内心颇为感慨。我深觉当年的幼稚与浅薄,但那时的真诚与热情却如火焰般温暖着我的脸庞。我深知,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坚守文字。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一辈子的修行。
17.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那些唯美的文字如同一幅幅明媚的照片,触动我早已被触动过的写作神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3题。(11分)
把你自己寄回家
曹春雷
①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跑一趟邮局,为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父母寄一些东西。除了寄钱,还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父母能用得着的,什么都寄,他恨不得把这个城市的商场打个包也给寄回去。
②其实,父母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他还是喜欢买东西,仔细包裹好,亲自到邮局寄出去,然后想象着父母收到包裹后的欣喜,自己的一颗心仿佛也被包裹好,送到了父母的跟前。
③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自己独身一人,在这个大城市辛苦打拼,从在一家家政公司打工开始,到后来自己开办一家家政公司,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能有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
④做家政这一行,越是节假日客户量越大,他就越忙。去年春节前,母亲来电话问他:“回家不?”他说:“不回去了,工作忙,走不开。”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后,母亲安慰他,说:“好好在公司忙吧,自己照顾好自己,别累坏了身子。”他听得出,母亲在极力掩盖自己失望的情绪。
⑤那一刻,他心里很是愧疚。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两年多不曾见面,年迈的父母会是怎样的挂念,内心会是怎样的煎熬——自己欠父母太多太多了。但身不由己,自己的家政公司底子薄,实力也不雄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比别人多付出百倍的努力。因此,他只能愧对父母。
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家里寄钱寄物,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安慰,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他知道,父母退休后,一直很孤独,自己不在跟前,心里肯定更是空荡荡的。父亲曾在一次通话中说:“你母亲明显老了,爱唠叨你小时候的事,有事没事抱着你的相册看。”听到这里时,他仿佛看见灯光下,母亲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眼镜,一张张地翻看那些已有些泛黄的相片。
⑦他曾经想抽出时间回家一趟,但又放心不下工作,公司人手少,千头万绪的事都需要他亲自处理。因此,一次次回家计划最终都泡汤了。他只能把思念父母的那一颗心,一同包裹在邮包里,寄给父母。
⑧这一次,他又去了邮局,把一些保健药品寄回家,因为知道母亲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办完邮寄手续后,他走出邮局,掏出手机给母亲打电话:“妈,我给您寄了一些保健品回去。您和爸还需要什么东西吗?我在这里买了给您寄回去。”
⑨电话那头的母亲一开始埋怨他又花钱,停顿了片刻后,低低地说:“儿子,哪一天,你把你自己寄回来吧。知道吗?妈想面对面和你说说话……”
⑩那一刻,走在人群里的他,握着手机站住了,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对面走来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看见他流泪,就问:“叔叔,叔叔,你怎么哭了?”他拍拍她的头,笑着说:“没事,叔叔想家了。”
他决定了,无论多忙,过几天,他都要把自己邮寄回家。
20.第⑩自然段中,他“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除了寄钱,还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父母能用得着的,什么都寄,他恨不得把这个城市的商场打个包也给寄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题目“把你自己寄回家”好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儿子,哪一天,你把你自己寄回来吧。知道吗?妈想面对面和你说说话……”这段话道出了众多留守老人的心声。请你以远行的孩子的口吻,给在家的父母写一段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4.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谁,让你难以忘怀?什么事,让你记忆犹新?精彩的瞬间、美好的记忆,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
请以“记忆深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2)请以“在温暖中长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1.(1)mó
yíng
liào
zèng
(2)舱



(3)“味”改为“昧”“带”改为“戴”
2.C
3.C(对成语理解错误,可以改为“照猫画虎”。)
4.B
5.B(B项运用了拟人,其他项运用了比喻。)
6.(1)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被爱归去
(2)发展你自己
贡献你自己
牺牲你自己
7.【示例】我推荐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因为这部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趣味性强,表现了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适合我们初中生阅读。
8.【示例】让我们迎着朝阳,放飞文学的梦想。
9.B(遂:终于。)
10.A(“坐”同“座”,座位。)
11.(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2.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
13.买鞋的人:他宁可相信自己量出的自己的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做事呆板,不尊重事实,只会按照原来的想法去做事,而不懂得灵活性。求剑的人:没有想到船既然离开了原来的地方,那么刻记号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水域了,不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4.不阅读文学作品,尽管具有专业知识上的高学历,但是对于文化、智慧、感情的积累,还是难免虚无或贫乏得十分可怜。
15.“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6.只要从“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这四点的任何一方面谈受到的益处即可。
17.时间顺序(顺序)。条理清晰,便于对事件的叙述。
18.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那些文字带给“我”的美好感觉和对“我”的触动。
19.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坚守和热爱之情。
20.他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的牵挂,久未回家让他备感愧疚。
21.生动地表达出了儿子对远方父母的牵挂。
22.好。
(1)提示了文章的立意内容所在;
(2)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23.【示例】爸爸妈妈,无论我身在何方,你们都是我永远的牵挂。请保重好身体,远行的孩子一定会平安地到家。
24.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