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醉翁亭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饮少辄醉( ) 林霏开( ) 岩穴暝( )
山肴( ) 伛偻( ) 野蔌( ) 觥筹交错(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3)醉翁之意不在酒( )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5)林壑尤美( ) (6)临溪而渔( )
(7)泉香而酒洌( ) (8)树林阴翳( )
(9)觥筹交错( ) (10)已而夕阳在山( )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才美不外见。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醉翁之意不在酒。
4.理解性默写。
(1)本文作者是 代 家。字 ,自号 ,又号 。
(2)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3)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 , 。
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1教育网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
2.下面各组句子巾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山之僧智仙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描写秋天之景的
句子是: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一)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1·cn·jy·com
(节选自《醉翁亭记》)
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日:“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日:“子欲逃名乎?”居士日:“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www.21-cn-jy.com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2·1·c·n·j·y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名之者谁( )
(2)欧阳修谪滁州( )
2.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3.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④,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聿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⑤,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⑦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注释】①修之未此:指欧阳修被贬滁州,来到西南的丰山。②斯泉:这泉水,指欧阳修来到滁州,在丰山上发现的一泉水。③掇:摘取。④刻露清秀:秋冬树叶尽落,山石突兀,故说“刻露”;春夏百花开放,草木茂盛,故说“清秀”。⑤丰成:丰收成熟。⑥本:推求,指文章前半部分描绘的滁州从五代时的战乱到北宋统治的和平的变迁。⑦刺史:宋时的知州相当于汉唐时的刺史,故用为代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仰而望山( ) (2)俯而听泉( ) (3)幽芳( )
2本文中写出的丰乐亭附近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分别用了哪些具体词语?
3.作者在《醉翁亭记》文中抒写的政治理想,在这篇《丰乐亭记》中曾作为一种
职责加以提出,找出这一句,略加分析。
古诗文名句默写。
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文世界:随白居易打马春行钱塘湖,寻找“乱花渐欲迷人眼, ① ”的春意;梨花落后清明,和晏殊一起邂逅“池上碧苔三四点, ② ”的惊喜;陪陈与义登上岳阳楼,发出“白头吊古风霜里, ③ ”的感怀;听陆游咏梅,不仅知她风雨黄昏中的寂寞盛开,更懂她“ ④ , ⑤ ”的芳魂永驻;看欧阳修酣饮醉翁亭,他那一句“⑥ , ⑦ ”,道出多少文人墨客寄情杯中之物的洒脱!21cnjy.com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写作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中记录了北宋词人黄庭坚根据此文改写而成的一首词。黄庭坚之所以用词改写本文,乃是酷爱此文。你们既然也都喜欢这一篇,不妨也尝试用不同的词牌名改写文中的一段,也可以改成五言古诗。
参考答案
1. zhé fēi míng yáo yǔ sù gōng
2.(1)命名,取名 (2)靠近 (3)情趣 (4)散开 (5)特别
(6)到 (7)清 (8)遮盖 (9)酒杯 (10)不久
3.D
4.(1)宋文学永叔醉翁 六一居士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C
1.欧阳修
2.C
3.云归而岩穴暝 风霜高洁
4.(1)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5.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一)
1.(1)命名 (2)降职(远调、贬官)
2.饮少辄醉,年又最高;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
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
3.与民同乐 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
(二)
1.(1)抬头向上(望) (2)低头向下 (3)花
2.掇幽芳,荫乔木,风霜,冰雪。
3.“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宣扬皇上的恩德,与民众共享欢乐,
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反映了欧阳修忠君报国,治理好政事,与民同乐的
意识。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叶底黄鹂一两声
③老木沧波无限悲
④零落成泥碾作尘
⑤只有香如故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
⑦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