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4 08: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导学案
导学提纲
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禁军首领
(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
(今开封),史称北宋。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1.主观原因:吸取五代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
的措施。削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2.措施:
(1)削弱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2)在中央设
掌管政务,
掌管军务,形成“二府”并立的格局。设“
”掌管财政;三大机构互不相属,分别对皇帝负责。国家大事都由皇帝决定。
(3)派
担任州、县主官。
(4)加强中央军队,禁止地方另行招兵。
(6)设
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转运”中央。
3.影响:收回了
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政权;但也造成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人民负担加重。
三、重文轻武的时代
1、目的:为防止
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削弱
权力、降低其地位,与此同时,文官、文士的地位却明显提高(重文轻武);“二府三司”(甚至枢密院)主官基本由
担任;
制度日趋完备,主要选拔文士,武举科录取人数很少,影响不大。
随堂练习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与右图地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渊之盟
D.郾城大捷
3.“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

A.长安
B.临安
C建康
D.东京
4.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B.设“二府”“三司”
C派文臣担任州、县主官
D.设立强大的边防军
5.宋太祖在位期间,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他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

A.设置通判
B.设置转运使
C.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D.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6.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7.下列人物中采取过重文轻武政策的有(

①宋太祖②宋太宗③唐太宗④唐高祖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8.在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不包括(
)
A.政事堂主官由文官担任,地方官都是清一色的文官
B.主管全国军务的枢密院主官也基本由文官担任
C.遇有战事,由文官担任主帅
D.宋朝科举制日趋完善,武举规模亦超过前代
9.下列有关宋朝科举制说法正确的是(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10.识图题。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 雪》中的诗句“惜秦皇
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足见这四位明君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今天我们就探究一下“唐宗宋祖”。
图一
图二
图一、图二人物分别是谁?
图一人物的历史事迹有哪些?请简要说说。
图二人物的历史有哪些传奇经历?
两位历史伟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1.材料解析题。
历史人物传记《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纪录片式的方式,深度刻画了赵匡胤波澜壮阔又不甚完美的一生。
作者刘路以《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等正史为基础,秉持历史读物的严谨态度,结合别史、笔记、文集等数百种史料,广泛参考各类学术成果,力图呈现一个全面的赵匡胤:出生禁军世家到成为皇帝,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开创了宋代文官治国的新局面。作者尤为赞许并着力刻画的是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禁军强干弱枝”等手段实现了中央集权,并以符合实际情况的稳定步伐“渐进式”实现变革,由此成就了“唐宗宋祖”的一代风流。
——2016年09月13日中国文化报
⑴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混乩局面”的措施是什么
赵匡胤“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宋代文官治国”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
材料解析题
文人在宋朝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读书人。”等俗谚都是出在宋朝。
材料一:这场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一般以为,这不过是兵权与实力威慑的结果,事实上,兵权、实力等等这些絶对的优势,只能保证兵变的最终成功,至于以什么方式成功,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和政治见识,能够将大事化于无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本身就充分地体现了赵匡胤的政治手段。
“这场兵变”指的是哪一次兵变?发生在哪一年?
材料二: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言,我已谕矣。”
结合材料,针对赵普的建议,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很多人说起宋朝,第一反应是宋朝无能的军队。其实这是一个理解的误区,在建国初期,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是相当高的,甚至可以与契丹骑兵进行正面较量。但是仅仅30年之后,宋朝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低。到了宋朝的中期,甚至只有西北军团还拥有一些战斗力,其余的部队都是花架子。
宋朝中期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A
2.B
3.D
4.D
5.B
6.A
7.B
8.D
9.C
(1)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
(2)唐太宗善用贤能,发展经济,完善科举制,开创了“贞观之治”。
(3)宋太祖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为帝,统一全国大部分,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等。
(4)都是圣贤明君;都善待功臣大将,是有为仁君;都富有军事才能等。
(1)建立北宋,并逐步统一南北。
(2)军事:①削夺朝中大将兵权;②设枢密院,主官基本上由文官担任;③遇有战事,一般由文官率兵出征和担任主帅;④加强中央军队,禁止地方另行招兵。政治:①重用文臣,抑制武将,削夺节度使的行政权、兵权、财权;②设“二府三司”,三个机构互不相属,分别对皇帝负责,国家大事由皇帝决定。经济:设转运使,负责将各地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转运”中央等。
(3)重文轻武政策。
(1)陈桥兵变。960年。
(2)军事:①削夺朝中大将兵权;②设枢密院,主官基本上由文官担任;③遇有战事,一般由文官率兵出征和担任主帅;④加强中央军队,禁止地方另行招兵。政治:①重用文臣,抑制武将,削夺节度使的行政权、兵权、财权;②设“二府三司”,三个机构互不相属,分别对皇帝负责,国家大事由皇帝决定。经济:设转运使,负责将各地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转运”中央等。
(3)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造成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人民负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