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必修科目)最后一考(3月11日)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必修科目)最后一考(3月11日)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3-14 16:0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高高二年级模拟练习
物理试卷(必修)2017.3.11
第I卷(选择题
共69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B.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坚持20余年对天体的系统观测,获得了大量的精确资料,为他的弟子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三大定律做好了准备。
C.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古希腊学者托勒密提出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提出地心说,哥白尼天文学使古代科学走向了近代的牛顿力学,
2.物体A、B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不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3.一个重60
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20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关于物体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
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40N
C.物体受二个力作用
D.物体对水平面作用力为60N
4.如图所示,为了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请甲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直尺上端,尺的零刻度在下端,乙同学的手候在尺的零刻度处.当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见到直尺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另一同学丙也重复乙的做法,现记录乙和丙同学抓住尺的刻度值分别为20
cm和24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同学反应快
B.丙同学反应快
C.乙和丙同学反应一样快
D.因时间未知,无法比较乙和丙同学反应速度
5.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描下O点位置、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及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与圆筒一起运动.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弹力、摩擦力
B.
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
C.
重力、弹力、向心力
D.
重力、摩擦力、向心力
7.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v1、v2的方向应为(

8.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A、B、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2m、m、m,离转轴距离分别为R、R、2R,与转台动摩擦因数相同。转台旋转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若三物均未滑动,C物向心加速度最大
B.若三物均未滑动,B物受摩擦力最小
C.转速增加,C物比A物先滑动
D.
转速增加,A物比B物先滑动
9.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60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A.F1
B.F1
C.2F1
D.无法确定
10.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含有同步卫星,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是不变的
C.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定的     
D.线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11.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t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  )
A.
B.
C.
D.
12.某人将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上提起,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物体不做功
B.人对物体做负功
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13.关于电场和电场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正电荷周围存在电场
B.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物质
C.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可以相交
D.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直线或曲线
14.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v1顺时针转动,一物体以速度v2(v2>v1)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则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是(  )
A.
先加速后匀速运动
     B.
一直加速运动
C.
一直减速直到速度为0
   D.
先减速后匀速运动
15.质量为m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通过的位移S.若水平恒力变为2F,物体仍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2t通过的位移S′为(

A.S′=8S
B.S′<8S
C.4S
<S′<8S
D.S′>8S
16.2017年1月25日,在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播出节目中,海军电力工程专家马伟明院士表示,正在研制设计中的国产003型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已成定局!电磁弹射就是采用电磁的能量来推动被弹射的物体向外运动,电磁炮就是利用电磁弹射工作的.电磁炮的原理如图所示,则炮弹导体滑块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是(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17.如图所示,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18.如图所示,m1与m2通过轻质绳连接,m1<m2,滑轮光滑且质量不计.在m2下降一段距离(不计空气阻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1的机械能守恒
B.m1的机械能减小
C.m1和m2的总机械能减少
D.m1和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m=0.5kg,
μ=0.4
B.m=1kg,
μ=0.4
C.m=0.5kg,
μ=0.2
D.m=1kg,
μ=0.2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20-23题问题.
电动自行车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21.某同学为了判断自己正常行驶时是否超速,在一次正常行驶途中经过某一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让电动自行车沿直线自由滑行.测得电动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5m,滑行的时间为5s,则该同学正常行驶的车速约为(

A.3km/h
B.3m/s
C.6km/h
D.6m/s
22.某同学骑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以恒定速率v转弯,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
,转弯的路径近似看成一段圆弧,圆弧半径为R,人和车作为一个整体转弯时需要的向心力为(

A.
B.
C.
D.
2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下列电器中与电动自行车属于同一类的是(

A.电炉
B.电视机
C.电饭煲
D.洗衣机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
24.本题为选做题,包括24-A和24-B两题,考生只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24—A(4分)本题供使用选修1—1教材的考生作答.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

m/s.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过程中,不变的物理量为

(选填“频率”、“波长”)
24—B(4分)本题供使用选修3—1教材的考生作答.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R,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同材料的均匀电阻丝在L不变、S增大一倍时的阻值为
R;在L和S都缩为原来的时的阻值为
R.
25.(6分)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钩码、纸带、细线组成如图(a)所示的装置,钩码拉动小车,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b)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1)在本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了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步骤是 
▲ 
(填写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2)如图(b)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得:AB=4.56
cm、AC=12.16
cm、AD=22.52cm、AE=36.06cm,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小车运动过程中细线对钩码的拉力

钩码的重力.(填“>”、“=”、“<”)

.计算或论述题:
(26题6分,27题7分,28题8分)
26.(6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质量为m=1kg的球从A点水平抛出后击中地面上的目标B.已知A点的高度h=1.25m,A点与目标B的水平距离x=5m,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
球在空中运动时间t
(2)
球水平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0
(3)
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p
27.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一轻质弹簧平行于斜面放置,弹簧一端固定于斜面底部,自然伸长时,另一端位于斜面的点,
点上方斜面粗糙,下方斜面光滑。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压缩弹簧后被弹回,上滑至中点时速度为零.已知该过程中两点间距离为,当弹簧的压缩量为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1)
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
物体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只需要做定性说明)
(3)
此过程中,物体具有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28.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两个上下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它们之间的距离为x且可调,在最低点B处与最高点A处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两轨道间运动,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压力传感器示数为20mg(在后面的实验中总保持该示数不变),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1)
求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
(2)
当调节x=R时,求小球经过最高点A处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3)
在保证小球能经过最高点A的情况下改变x,两压力传感器示数差的绝对值也随之改变.试通过计算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随变化的图象.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必修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C
A
A
B
A
C
D
A
C
A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2
23
D
A
C
A
D
D
B
D
C
A
二、填空题:(每空2分)
24.(1)
频率
25.
(1)
D
(2)
0.61
(3)

三、计算题
26.
(1)
(2分)
(2)
(2分)
(3)
(2分)
27.(1)由平衡得:
(2分)
(2)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2分)
(3)从P点释放到反弹至OP中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从P点释放到速度最大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3分)
28.(1)在B点:
(2分)
(2)B到A的运动过程:
在A点:
(3分)
(3)恰好到A点:
2016-2017学
年第二学期
B
A
C
D
轨道
炮弹导体滑块
磁场


电源
A
B
C
D
2
1
3
0
2
4
6
8
10
F/N
t/s
2
0
2
4
6
8
10
4
t/s
v/(m/s)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