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8分)
1.汉字走入新语境。(12分)
(1)这些体育qì
xiè(
)在风雨的qīn
shí(
)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容颜,但是使用的xiào
lǜ(
)却没有下降。
(2)在xuě
yù(
)高原中有一种植物——点地梅,它们具有wán
qiáng(
)的生命力,在nì
jìng(
)中展示着勃勃生机。
2.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一面语重心长,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
B.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C.他持之以恒,埋头工作到80岁,才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D.他们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当地人的一致认可。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鼓励
鼓舞
(1)居里夫人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
)。
(2)老师经常(
)我们,遇到了困难,要勇于克服。
结果
结论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证明谢皮罗的(
)完全正确。
4.句子训练营。(9分)
(1)他怎么能这么草率地下结论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不要迷信书本。科学家不要迷信权威。(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训练(37分)
(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21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按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用“∥”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3分)
3.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A.例证法;B.引证法;C.对比论证法;D.比喻论证法。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3分)
4.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文中画线的“发现者”“创立者”的位置能否对换?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波浪线的语句的意思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16分)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而且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21世纪教育网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的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1.选文讲了哪几件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哈代让华罗庚在英国考学位时,华罗庚的心里是怎样想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华罗庚的身上,你学到了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实践(5分)
下面情境中,小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林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
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
C.妈妈,你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D.快点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四、习作(30分)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掌声、欢乐、互助、阳光、智慧、感动……)使题目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1.(1)器械
侵蚀
效率
(2)雪域
顽强
逆境
2.A
3.(1)鼓舞
(2)鼓励
(3)结果
结论
4.(1)他不能这么草率地下结论。
(2)科学家既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3)荧光融入了生命和信念。
二、(一)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是一个真理。∥……造,有所成就。∥……
3.A
4.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
5.不能。它们二者是一个逻辑关系,先有发现才能够有创立。
6.面对生活中的小事,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二)1.①华罗庚拒绝了数学家哈代让他考的博士学位,坚持搞数学研究;②华罗庚不惜抛弃美国优裕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中国,同时还劝中国留学生回国报效国家。
2.我来是为了搞研究的,不是来考取学位的,我应该专心研究,求学问,不应争名利。
3.学问没有国界,但搞学问的人是有祖国的。华罗庚为了给自己的祖国争光,所以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这很好地体现出了华罗庚浓浓的爱国之情。
4.勤奋好学、不争名逐利、潜心做学问、热爱祖国。
三、C
四、略
不能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