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4 11:1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基础过关一、拼一拼,写一写。xǐ
zǎo

xiè

xiànɡ
(
)

(
)
(
)méi
gui
lǐnɡ

tàn
suǒ
(
)
(
)
(
)二、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1.虽然很少见,但还是有与它配对的。(
)2.见到事情的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3.反复思索也无法理解。(
)三、选词填空。敏捷
敏锐
敏感1.这个话题很(
),大家都避开不谈。2.(
)的洞察力是发现问题的前提。3.谢皮罗教授(
)地注意到: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的。4.松鼠动作(
),想抓住它真是比登天还难。5.波义耳立即(
)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四、句子百花园。1.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1)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________”,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2)用“只要……就……”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应用五、课文内容回顾。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论述这一观点,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内阅读展示。无独有偶。
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1.“无独有偶”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画“____”的句子写出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外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这样回答:“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知识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等于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有一天,他突然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联系起来,因为葡萄压榨机是用来压榨葡萄取汁的,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面积上打出印花来。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就这样,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了印刷机和排版术。所以说,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并随时进行知识的组合,形成新的创意。1.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B.新的创意一定会出现。3.为印证这一说法,作者举出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还有什么例子来印证这一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妙笔生花。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如“失败乃成功之母”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洗澡
机械
逆向
玫瑰
领域
探索
二、1.无独有偶
2.见微知著
3.百思不得其解
三、1.敏感
2.敏锐
3.敏锐
4.敏捷
5.敏感
四、1.发现的问题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2.见微知著
只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就会更快地进步。
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
紫罗兰的变色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六、1.承上启下,引出第二个事例。
2.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现了盐碱试纸。
3.一连串的问号说明了波义耳善于提出问题,对科学研究的执着。
4.一个偶然间的发现成就了一项伟大发明,而伟大的发明是在无数次的实验之后得出的,说明了没有问题、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得出真理。
七、1.不能,发挥创造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关键的是运用知识,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2.A
3.两种机器组合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
4.铅笔和橡皮的组合发明了带有橡皮擦的铅笔。
八、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