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美术与环境 第2课 大自然之歌-资源包【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美术与环境 第2课 大自然之歌-资源包【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3-14 14:33:43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红、黄、绿,蓝等各有自己的色彩面目。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纯度:指色彩纯净、饱和的程度。原色纯度最高,间色次之,复色纯度最低。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明度:指色所显示的明暗、深浅程度、如白色明度强、黄色次之、蓝色更次之、黑色最弱。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的强弱决定于对比的两色之间色彩明度的反差大小,差别越大,对比愈强烈,反之愈弱。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最重要的因素。




色相对比:色相对比的强弱决定于对比两色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距离越远对比越强,反之越弱。
对比色相距120°
互补色相距180°
类似色相距90°




纯度对比:指色彩纯净程度的对比。
在纯色中加白色,纯度隆低了而明度提高了;在纯色中加黑色或补色,纯度、明度都降低。




调和是指将过于强烈的带刺激的对比色彩,经过合理的调整,成为和谐的,带有美感的,适应视觉器官的色彩关系。
色的调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入同一色调和法。在并置的两色或三色中加入同一色,可以改变它们之间的色相对比度、明度对比度、纯度对比度、而达到和谐。
2、拉近明度调和法。使并置的两色或三色明度拉近,也可以过到和谐的目的。
3、色调调和法。色调指作品色彩总的倾向。如暖色调、冷色调等。使并置的色彩带有同一的色彩倾向,色彩就可以达到和谐。
4、中性色间隔调和法。色彩中黑、白、灰称为中性色,它们可以和任何色彩调和。在并置的几色中,用中性色隔离,可以达到和谐。
5、运用明度、纯度、色相的渐变方法。渐变可以减弱对比色相的刺激程度,使之温和协调。
6、改变并置色块的面积。使面积对比悬殊,也可以过到和谐的目的。
红、橙、黄容易使人联想到火,有热烈、温暖、前进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
蓝色容易使人联想到蓝天、海洋、冬雪,有深邃、寒冷、退缩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共19张PPT)
大自然之歌
观察色彩




绿


1、哪些是三原色?
2、哪些是三间色?
3、什么是复色?




绿

一种间色与另一种
间色相混得到的颜色
——
原色与间色


色彩的渐变
同种色的渐变
类似色的渐变
对比色的渐变
欣赏以下图片,了解各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红色:

热情、兴奋、刺激,容易鼓舞勇气,西方以此作为战关象征牺牲之意,东方则代表吉祥、乐观 喜庆之意。
橙色:
炽烈之生命,太阳光为橙色。
蓝色:
沉静、幽远,欧洲为对国家之忠诚象征。
绿色:
代表安全、平静、舒适之感,在四季分明之地方,如见到春天之树木、有绿色的嫩叶,看了 使人有新生之感。
紫色:

一般人喜欢淡紫色,有愉快之感,青紫一般人都不喜欢,不易产生美感。
黑色:
无,神秘之感,庄严、沉虑,如和其他颜色相配合含有集中和重心感。
春山艳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宋)郭熙




一、归纳森林四季的色彩:
春:黄、黄绿、粉红
夏:深绿
秋:桔黄、桔红、深红
冬:白、紫灰、蓝灰
二、作品欣赏
许多优秀的画家常用画笔来表现森林,以传达心中鲜明的印象和对色彩的独特感受。
右上:湖
[日本]
东山魁夷
右下:枫丹白露森林
[法国]
科罗


以参考图片或写生,选择适合而简洁的画面,画一幅色彩风景画。(春、夏、秋、冬)(共7张PPT)
互 补 色 的 原 理
那一只蝴蝶的颜色
 最吸引
  你注意?
大自然的互补色
那一只蝴蝶的
颜色
最吸引
你注意?
现在
色环中央圈内相对的颜色称为互补色。颜色与它的互补色靠近时,看起来更鲜艳:蓝色显得更蓝,橙色显得更橙。
绿和红
橙和蓝
黄和紫
互补色
你看
毕加索
如何
运用
色彩
那两种
色彩
靠近时,
看起来
更鲜明?
你能说出画家如何使用互补色?
马上练习
创作一幅蝴蝶的图画,把蝴蝶的翅膀都填上不同的色彩,并把背景绘成一朵朵不同的色彩花朵的花圃。
注意:
必须利用互补色的原理。
注意:
除了运用原色作画,还可作颜色
彩度、明暗度的尝试。《大自然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人与大自然的表现,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三原色和彩色融合。
教学难点:
色彩的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的掌握和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播放大自然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图片,(播放)图片中的大自然美不美啊!美!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色彩感受,小小的鱼虫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色彩,在你身边还有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色彩感受,请列举出来?生:日出、晚霞。
2、色彩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没有色彩,同学们想象一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生:(学生: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等等),那色彩是怎么来的呢,出示课件有光才有色,不同的光线下,同一事物呈现不同颜色,如:同样的景物早、中、晚的不同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原来生活中看到的这些美丽的色彩是由光而产生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非常庆幸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丰富灿烂的一个色彩世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感受色彩的魅力出示课题《大自然之歌》。
讲授新课:
一、认识色相环
1、师: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演绎了色彩的丰富变化,那么,组成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呢?
生:红、黄、蓝。
小结:红黄蓝是三原色,这三色是其他任何颜色都无法调配出来的,而三原色却可以调配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2、认识三间色
师: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
3、认识复色。
师:一种间色与一种原色或另一种间色相混合产生的颜色。
小结:间色、原色、复色按不同纯度的红、橙、黄、绿、蓝、紫等秩序,将其等差环列起来组成了十二色相环,色相环是研究色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
二、色彩对比
那色彩里边还隐藏了哪些秘密呢,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的眼力。
师:这有两张图片,我只让同学们看2秒钟。看看谁能看出图片中是什么?(放图片两张:一张是红色的荷花周围是绿色的荷叶,一张是绿色的蚂蚱和周围环境很类似)学生第一张比第二张容易识别。为什么第一张图片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第二张图片分辨起来要困难些?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颜色对比强烈的原因。
看:色彩对比定义。
师:根据定义我们来学习色彩对比中的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贴上做的板书四个对比)。
1、色相对比(出示图片):处理再简单明了。
出示风景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
生:红、黄、蓝、橙、绿、紫等。
小结:这张图里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名称,
也就是色彩的相貌,我们称之为色相。色相推移就是从一种颜色转换到另一种颜色的过程。
请同学们欣赏一下优秀的画家们是怎样运用色相的呢?
(1)、《湖》
生:主要运用绿色。
师:像这样色相相同,只是色度有深浅之分,我们称为同类色。是对比最弱的色相对比。
(2)、《异国风景》
生:主要运用黄、黄绿、深绿。
师:色相环上相邻近的颜色我们成为邻近色。是对比较弱的色相对比。
(3)、《靠近突尼斯的圣热门》
生:主要运用的是红—蓝绿、黄—绿。
师:像红—黄—蓝,橙—绿—紫互为对比。是对比强的色相对比。
(4)、《红色的和谐》
生:红—绿、黄—紫、蓝—橙
师:色相环中直线相对对比最强烈的颜色称为互补色。(这三个对比既是对比色又是互补色)是对比最强烈的色相对比。
小结: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根据对比的强弱分为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对比色对比、互补色对比。
2、明度对比(出示图片)
师:这幅作品中哪些地方的颜色深比较亮,哪些地方的颜色浅比较暗?
师: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我们称之为明度。接近白色的地方比较亮明度比较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比较暗。明度推移也就是明度渐变(明度由浅到深的逐渐变化过程。)主要通过加白明度越来越高,加黑明度越来越低。
师:明度对比顾名思义因明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3、纯度对比(出示图片)
师:这幅图哪些地方的色彩鲜艳夺目,哪些地方的色彩沉着黑暗?
师: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我们称为纯度,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夺目,纯度低的色彩沉着灰暗。纯度推移:即纯度渐变,由鲜到灰或由灰到鲜的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形式。
师:纯度对比因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鲜浊对比称之为纯度对比。
4、冷暖对比
师:同学们欣赏两组图片(冷、暖两种色调)。
从这两幅图片中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
生:第一幅:暖和。第二幅:清冷、严肃等。
生:暖色:红,黄、橙;冷色:蓝、绿、紫。
师:如红橙黄容易使人联想到火,有热烈、温暖、前进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而绿蓝紫等为给人寒冷的感觉冷色。
师:冷暖对比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三、色彩的调和
色彩的对比,让我们了解了色彩之间比较、变化的多样性,而色彩的调和才让我们学习了驾驭色彩的真正技艺。
请同学们看课本什么是色彩调和?色彩调和得方式有哪些?
四、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它们分别运用了哪些色彩知识?
1、法国莫奈的《打伞的女人》(冷色调、同类色、明度对比、纯度对比)
2、霍尔克《尼科尔斯峡谷》(对比色(互补色)冷暖对比)
五、教师示范,学生实践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色彩的基础知识,那我们一起来描绘我们的大自然吧!老师以冷暖对比为例选想用粘贴的形式描绘一下我心中美丽的自然之美:
1、构思
2、构图
3、具体塑造
4、细节刻画
六、展示交流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讲述创作构思,互评以及老师的点评形式进行。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的作品让老师似乎到了那个有花、有树、有着动听的鸟鸣、水声、风声的大自然。自然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朋友,我们不仅要学会用优美的图画去赞美歌颂它,还应该树立保护大自然等一切优美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