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部分写作
专题十八 短文改错
超级预测
知识预测
错误类型主要涉及一致性、基础语法和行文逻辑等方面。短文改错的体裁和语言符合高中生的实际,以记叙文为主。考生平时在书面表达中常出现的错误就是短文改错要考查的重点。要加强阅读训练,增强语感;多做模拟训练,掌握解题技巧,增强识别判断能力,提高答题正确率。
一、多项,漏项。错误项及正确项的数量比例21世纪教育网
多项l到2个,漏项l到2个,错项5个左右,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发现错误。
二、错误类型
1.句子错误21世纪教育网
句子的时态、语态、语气(主要是虚拟语气),如l would not have gone there if I knew the truth yesterday.根据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规定,这个句子应改为:l would not have gone there if I had known the truth yesterday.21世纪教育网
2.上下文逻辑错误,如:人称错误(he与she;we与they/you);词汇错误(come与go;but与and/so;so与because;here与there之间的误用),这要求读完几个句子或通读全文才能找出错误。
3.单词错误
(1)动词动词的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
(2)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及最高级形式;
(3)介词搭配如look forward to,devote to。pay attention to后面要跟-ing形式,往往文中出现原形;
(4)代词如neither,someone,everyone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we each后谓语动词用复数,但each of us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
(5)冠词space/nature,English,international trade不用冠词,但the English language就必须加冠词;
(6)名词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的形式,单复数的变化。
能力测试
该题型重点“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考查语言的错误主要包括: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平行结构、非谓语动词)、名词(单复数、所有格)、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冠词、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等。这就要求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区分、辨别能力:
1.实词的曲折变化,如动词的时态、语态变化及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变化,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名词的单复数变化,代词与格的变化,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变化等。
2.冠词、不定式符号、不定代词及一些名词前的限定词是否多用、少用或错用。
3.句子中的平行现象以及上下文中的一致现象。21世纪教育网
4.表示肯定与否定、全否定与部分否定、转折、让步、因果关系的词是否用得恰当,是否影响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超值储备
知识能力储备
一、短文改错的命题特征
1.试题的立意特征
短文改错中的错误虽然大部分都是所谓的“语法”错误,但是,这种试题并不是单纯检测语法知识的,而是检测考生写作能力中的校验能力。这种能力是进行书面表达的必备能力,写作的成效需要良好的写作程序的支持,而在写作程序中,校验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把短文改错当作语法练习是对高考中短文改错的误解。
2.试题的情景特征
(1)语言材料通常取自学生自己的作品,或类似学生的作品;21世纪教育网
(2)内容来自学生身边的常见话题;
(3)篇章结构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4)语言明白易懂;
(5)基本上不涉及生僻的语言现象和繁难的语句结构。
3.试题的设问特征
(1)设问的角度有三个:词法、句法和行文逻辑。从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在语篇中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
(2)每行有四种可能:无错、多词、少词和错词。其中错词明显多于其他三种情况。
(3)错词情况中,涉及动词的情况为最多。
(4)多词错误中,多余的主要是介词;少词错误中,主要涉及介词或冠词。
试题的这些设问特征为我们答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一要注意动词的形态变化;21世纪教育网
二要看人称代词的一致性和连接代词的正确性;
三要根据在句子中的功能来确定词性:名词(通常作主语、宾语)、形容词(表语、定语)和副词(状语);21世纪教育网
四要看是否多或少了介词或冠词。
二、短文改错解题步骤
1.从语篇人手,理解文章大意
短文改错不是单句改错,每一句的语意表达、结构选择是受上下文制约的。如谓语动词时态的选择、代词的指代功能等都要依照上下文的线索进行判断。因此,考生应立足于上下文,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把握短文的题材,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2.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审查句子结构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写作方式之后,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句子层次上,判断句子的表达是否符合行文逻辑,是否符合语法规范。从历年高考题来看,短文改错绝大多数题目还是句子层次的问题,侧重语言的准确性,所以,对句子结构正确与否的审查是关键的一步。
3.从语法结构人手,进行语法改错
在正误判断的基础之上,根据语法规则改正句子中的错误之处。改错时应注意改错设计规律,如:有一项正确,九项错误;每一行只有一个错误;改动之处只能有一词,或删掉,或增词,或修改。
4.通读全文21世纪教育网
错误改完之后要通读全文,以检查改错过程中是否有因上下文制约疏忽导致的误改。
方法技巧储备
一、短文改错“四步法”
第一步:认真审题。
明确试题要求及具体解题方法。熟悉做题符号——“\”多一词。“__”错一词,“”缺一词,“√”无错误。
第二步:快速通读理解短文。
首先快速通读一遍短文,掌握文章的情节发展线索,弄清短文大意,不要忙于找错。
第三步:分析改错。
改错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从上下文着手,做到“三看”: 21世纪教育网
(1)一看单个句子是否与整篇文章相符;
(2)二看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否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3)三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
2.从搭配着手,做到“四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1)分析动词与介词搭配是否合理;
(2)分析形容词与介词搭配是否正确;
(3)分析动词与动名词、动词不定式的搭配是否正确;
(4)分析其他短语搭配是否符合英语习顺。
第四步:检查核对。
二、改错时注意的问题
1.根据上下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逻辑关系,逐句检查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人称是否一致。
2.根据词法、句法知识,逐句检查主谓是否一致,代词、关联词使用是否正确,动词时态语态是否正确,非谓语动词是否恰当,词语之间的搭配,动词、介词、冠词、形容词、副词等搭配是否正确。
3.复读全文,检验答案。将改后的短文再次细读,检查、验证所做答案是否使全文贯通流畅,行文逻辑是否合乎情理,结构是否完整。
4.注意规范答题。即不要忘记作相应标记;按要求作正确标记;不要作多余的标记;书写规范。21世纪教育网
易混易错储备
错误规律及其改正方法
一、名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名词错误主要体现在名词单复数错误,确定名词单复数有以下几种方法:看修饰语;看主谓语一致性;可数名词前无单数修饰语一定要用复数;看其他限制。
例:You call find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in just a few minute on the Internet.
析:a few应修饰复数可数名词,因此minute应改为minutes。
二、冠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冠词常见错误有:表特指不用the;表“一……”不用a/an;a 与an混用。考生应增强冠词常见错误识别意识。
例:As we all left home at early age,we met lots of problems in our daily life.
析:此处有“一……”之意,at后面应加an。
三、连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出现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时,考生应分析句子逻辑关系,出现定语从句时考生应分析先行词在从句中的作用,从而正确使用连词。21世纪教育网
1.连词的一般性错误
例:I don’t know that they don’t like to talk with me.
析:分析语境逻辑可知,此处表“为什么”,that应改为why。
2.连词的对称性错误
例:I am thinking of making a trip to London,and visit the British Museum and some parks.
析:根据and的对称性应将visit改成visiting,与making一起共同作为介词of的宾语。
四、形容词、副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这类错误主要为形容词与副词混用错误,解题时应把握形容词与副词本身区别:修饰连系动词及名词用形容词;修饰行为动词、形容词、过去分词及整个句子用副词。
例:Finding information on the Net is easily.
析:is为连系动词,应用形容词修饰,easily应改为easy。
五、代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21世纪教育网
解题时考生应细心分析每个动作的执行者与承受者,从而准确确定人称代词。
1.人称代词的偷换错误
例:l wrote down new words and added it to my collection.
析:此处应指代上文words,it应改为them。
2.缺少人称代词错误
例:Luckily,the teacher did not punish for cheating but instead gave me a second chance.
析:punish为及物动词,根据语境逻辑其后应加me。
3.人称代词属格错误
例:We had to do the washing,cleaning and shopping by us.
析:此处介词宾语与主语指同一人,应用反身代词形式,因此,as应改为ourselves.
六、动词时态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解题时考生应借助于特定语境、特定时间状语、特定句意及逻辑关系或连词的对称性原则,从而正确调整时态。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时态环境用错时态
例:We were living in a big family.We treat each other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析:前旬动词were living及上下文其他动词表明时态为一般过去时,因此treat应改为treated。
2.根据时间状语用错时态
例:By the end of last year,my collection has grown to 3,000 words.
析:By the end of last year为过去完成时标志,应用过去完成时,has应改为had。
3.根据句意及逻辑关系用错时态
例:I don’t know what to say.
析:由语境可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应为过去性动作,don’t应改为didn’t。
4.根据连词的对称性原则用错时态
例:At once I apologize and controlled myself at my best till the dinner started.
析:根据and的对称性原则结合原文时态环境应将apolosize改为apologized,以与后面的controlled在时态上保持一致。21世纪教育网
七、语态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语态错误主要体现在该用主动语态却用被动语态,该用被动语态却用主动语态。考生应根据句意分析主语和动作的执行与承受关系,从而使用正确的语态。
例:As we were all left home at an early age,we met lots of problems in our daily life.
析:leave表“离开”时无被动语态,应去掉were。
八、主谓语一致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主谓语一致错误常设计为主语为复数谓语动词却用单数,或主语为单数谓语动词却用复数。解题时考生应认真分析主语的单复数,并配之以单复数形式正确的谓语动词。
例:But not all information are good to society.
析:主语information为不可数名词,所以谓语动词应用单数,are应改为is。
九、动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解题时考生应以动词为突破口,分析句子是否有动词,其含义和形式是否正确。
1.少用实义动词(尤其缺be)错误
例:I often dream ofa teacher.
析:此处缺少实义动词,应在of后面加being或becoming,表“成为”。
2.动词误用错误
例:Maybe you could come during the winter holidays.Uncle Ben will also go back for Christmas.21世纪教育网
析:前句动词用come,后旬go前边的also表“也”。所以go 应改为come。
十、非谓语动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非谓语动词错误主要表现为动词与非谓语动词混用错误及非谓语动词各种形式混用错误。考生应注意只要不作谓语就不能用动词形式而只能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并学会根据非谓
语成分选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主语或宾语由不定式或动名词担任,作目的状语由不定式担任,作伴随状语由现在分词担任。
例:Shake her head,she said,“It isn't a good time to do that, dear.”
析:分析语境逻辑和句子成分可知,此处应作伴随状语,因此Shake应改为Shaking。
十一、介词的错误规律和改正方法
对介词的把握除了掌握介词的含义和用法外,还应多记固定搭配。另外,熟悉介词宾语的表现形式也很重要。
1.介词的一般性错误,即多用、少用、误用介词错误。
例:I’m sure they will laugh to me and see me as a fool.
析:表“嘲笑”应用laugh at短语,to应改为at。21世纪教育网
2.介词后不用宾格人称代词错误。
例:And I can’t forget the food you cooked for I.
析:for为介词,后边应接宾格人称代词,所以I应改为me。
3.介词后动词不用动名词错误。
例:It’s like going to a huge library without have to walk abroad to find your books.
析:without为介词,后面应接动名词作宾语,have应改为havin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