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送东阳马生序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真挚诚恳 循循善诱
2.请给加点字注音。
(1)余幼时即嗜( )学 (2)或遇其叱咄( )
(3)俟( )其欣悦 (4)烨( )然若神人
3.文学常识填空。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 , 朝初年文学家。著有《 》。朱元璋称 , 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晚年辞官后写的一篇 的文章。www.21-cn-jy.com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4)俟其欣悦( )
(5)腰白玉之环( ) (6)无从致书以观( )
(7)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8)录毕,走送之( )
(9)寓逆旅主人( ) (10)援疑质理( )
(11)弗之怠( ) (12)未尝稍降辞色( )
(13)右备容臭( ) (1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6.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通 ,这里是 的意思。
(2)同舍生皆被绮绣 同 ,这里是 的意思。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词。
(1)走送之(古义: 今义: )
(2)日再食(古义: 今义: )
(3)媵人持汤沃灌(古义: 今义: )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 今义: )
(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 今义: )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 今义: )
8.默写填空。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
(4)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
9.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21教育网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课文中叙述了宋濂自己求学时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与之相似的古人读书的事例吗?
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熟读精思(符选)
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④,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送点有三到谓心班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注释】①详缓:仔细从容。②子:通“仔”。下同。,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④漫浪:随随便便。⑤急:要紧。21cnjy.com
15.下面选项中与“子细分明读之”的“之”用法相同的选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走送之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当余之从师
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17.用“/”为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余 尝 谓 读 书 有 三 到 谓 心 到 眼 到 口 到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朱熹对读书的要求。
参考答案
1.字体规范、端正、整洁。
2. (1) shì (2) duō (3) sì (4) yè
3.宋濂 明 宋学士文集 勉励后学
4.(1)热水 (2)都 (3)因为 (4)等待 (5)腰佩 (6)得到 (7)用
(8)完毕 (9)居住 (10)询问 (11)懈怠 (12)脸色 (13)香袋 (14)担心
5.(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1·cn·jy·com
(3)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4)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5)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6)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
11.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2·1·c·n·j·y
12.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因为课文是赠序,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13.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韦编三绝、画荻教子等。
14.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的亲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15.B解题思路:题干:代词;A.的;B代词;C.的;D.主谓之间,不译。
16.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17.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8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