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七语下第三单元导学案(第9——12课)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人教版七语下第三单元导学案(第9——12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5 11: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
1.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
2.关于阿长。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
( http: / / www.thn21.com / teach / 5191.html"
\t
"_blank ),原名___ ,我国伟大的___ 家、__ 家和___ 家。本文选自他的《_____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__ 集。另外他还有小说《______ 》,散文诗集《_____ 》,杂文集《_____ 》。
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惧惮(
) 
粗拙(
) 
掷(

震悚(

chuāng(
)疤
孤shuāng(
)
jié(
)问
pī(
)

3.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2)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阿长是一个____ 的人
”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性格等方面说。)
(3)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4)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
二、精读精练。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2.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3.“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拓展提升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段不超过300字的小短文写下来。
【教学反思】
《老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
【重点难点】
1、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导语: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我们是不是也献出了自己的爱了呢?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自主预习
1、明确学习目标:
2、作者简介:
3、扫




碍:






惶恐


荒僻


取缔






髅(
)(


笨(

愧怍(
)(

塌败(

合作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
⑴、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
(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
⑵、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⑶作者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老王的善良的?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一、赏析细节:
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要详写,课文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文中详写了哪件事?为什么详写


在8-16
小节中,有对老王形象的精彩刻画,找出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
1、文中的“镶嵌”两字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2、找出文中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例: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王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令人感动
.这一描写表现出他的善良品格。
3、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
4、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此时的老王?
5、这篇课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分别是怎样的?
二、明确中心:
1、老王是不幸的人,又是善良的人。那么,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又是如何做的呢?说明了什么?
2、当善良的老王去世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3、作者一家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4、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拓展提升
1、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像老王一样的人呢
2、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教学反思】
《台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资料链接:
1、作者介绍:
李森祥,当代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还可补充你生疏的字)
(
)
(
)
(
)
(
)
(
)
(
)
(
)
(
)
(
)
(
)
2、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
通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A.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B.父亲是如何建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的?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这么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集中讨论,分析形象。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理解语句,分析父亲形象。
“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B.“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怎样理解这种心态?
C.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D.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拓展提升
【教学反思】
《卖油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2、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了解本文以主要人物衬托次要人物的写法。
3、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导学思路】:
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积累文言词语,然后品味欣赏,理解寓意。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卖油翁》选自《 》,欧阳修,北宋著名

。字
,号
,晚年又号 ,谥号文忠,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尧咨( ) 自矜( ) 家圃( ) 睨之( ) 杓( )
颔之( ) 酌油( ) 忿然( ) 沥( )
合作探究
三、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翻译重点句子。
1、通假字
(1)但手熟尔 “
”通“
” (2)徐以杓酌油沥之 “
”通“

2、古今异义字
(1)尔安敢轻吾射 安:古义
今义
(2)但手熟尔 但: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1)但微颔之 颔:
(2)汝亦知射乎 射:
(3)尔安敢轻吾射 轻: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

(2)以钱覆其口 (

(3)徐以杓酌油沥之(

(4)尔安敢轻吾射(

5.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2)吾射不亦精乎?
(3)尔安敢轻吾射?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四、品味欣赏,理解寓意。
1、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陈尧咨:
卖油翁:
2、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3、卖油翁用冷静的评语和短暂而精湛的表演,让陈尧咨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拓展提升
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你想起了哪些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āo
dàng
qiàn
zhe
gān

dang
fán
zào

yān
huī
mén
kǎn
kuà

nián
x ng
kāi
xián
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