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恐龙的灭绝》教案(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恐龙的灭绝》教案(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5 14:45:51

文档简介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路
  神秘的“恐龙”是学生感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趣的话题之一。如何借助这篇极具吸引力的课文,让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文,理解、积累词语和句子,同时,了解恐龙灭绝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恐龙灭绝之谜的欲望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5个字,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其他的种种说法”这类词,有条理地说话。
  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
  三、教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
  1、课件出示恐龙图。
  师:小朋友,认识这些动物吗?你都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呀?
  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识记“恐”。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
  2、揭题“恐龙的灭绝”,读读课题。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
  2、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随意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次认识。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都很好。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
  5、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对3000000、200000000等数据比较陌生,教师板书成阿拉伯数字,让学生与年龄10岁、100岁比较,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
  (2)朗读指导,练习。
  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学生就能读好“两亿年”、“短多了”等词、句。
  (3)教师引读,读好问句。“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1)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一名学生: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请一组学生读: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长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请全体学生读: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有几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小研究。
  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该如何排序?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4个生字:“亡、肉、耐、类”。
  2、学生用编字谜等形式识记。(如“类”:“一种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如:“类”书写时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笔。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4、学生练写,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借助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灭绝的一、二两种说法。
  (二)其他说法
  1、自由读读第4小节,说说介绍了几种说法。(学生可能产生分歧)
  2、根据学生回答,再次认识“分号”。
  3、分别请3位学生读读三种说法。
  4、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龙灭绝的说法。
  (1)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
  (2)突然流行传染病
  (3)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4)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课文中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
  (三)拓展知识。
  1、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说法。
  3、教师提供四种其他说法(详见资料袋),请学生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这几种说法。
  4、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采访: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
  5、介绍相关网站、资料。
  (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知识,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四)识字、书写其他几个生字。(略)
  四、资料袋
  (一)恐龙灭绝的其他说法:
  1、恐龙放出的屁造成恐龙的灭绝。恐龙种类众多、体形庞大,每天不断放屁,污染空气,最后使自己灭绝。
  2、恐龙食用的植物有毒。庞大的恐龙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终于被毒死了。
  3、有一段时间,可能下过酸雨,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发,使地球气温发生变化,造成恐龙的灭绝。
  (二)恐龙能复活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究活动越来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让恐龙复活。这可能吗?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并非绝无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贵的琥珀。我们知道,有些生物,它们在生活过程中落入了松树一类植物所分泌的树脂中,这些树脂包裹着它们经历了几百万几千万年的变化后,形成了琥珀。由于生物被密封后产生了脱水,而树脂具有很强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结构组成。这就是恐龙复活的希望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刚刚吸完恐龙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树上滴下的树脂包住了。过了几千万年,我们又碰巧发现了这样一枚琥珀,那么,机会来了。如果我们能够从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获取恐龙血液的一点点DNA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龙的遗传密码,然后一步步获得整个恐龙的全部遗传基因,从而为克隆出一个恐龙打下基础。这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丽的蓝图。《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带着这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会被正在捧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吧!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除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外,主要要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如,“遮住、偷吃、书籍、躲避、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级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要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认识词语中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枯萎、尘埃、耐不住、庞大、哺乳、或者”等带有生字的词语不容易感悟,则需要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教师也可作一些简单的解释。
  读音方面,注意“类”( )不读  ,“哺”( )不读 ,“或”( )不读。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寒”字下边是两点。
  (2)写美观。
  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书写“寒”字要特别注意,三个横都不能太长,以不超出宝盖为准。
  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结合“类”字的书写,再次强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字中不要写两个捺;如果出现,就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交流小朋友们在课下了解到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二、朗读感悟
  1.
教师可提问导入:你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看看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几种说法
  2.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课文中告诉我们的几种说法。这样处理是顺应学生想了解恐龙的急切心理。
  3.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几种说法。为了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可让学生先正确、流利地读一读介绍某种说法的段落,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情况,相机感悟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4.引导学生质疑。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5.认识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可在小组里开展讨论。
  三、积累运用
  1.除课本后面“读读抄抄”中列出的词语外,建议再积累如下词语: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
  2.在科学探究中,发现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阅读教学中理解感悟一些科学小品文需要弄清楚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用线条将下列事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   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       结果
    地球变得十分寒冷   偷吃恐龙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恐龙耐不住严寒        恐龙灭绝
    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  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气温下降     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
  四、实践活动
    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在教室的一角举办一个小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