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思考: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那一天,那他们该如何生存呢?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以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学习目标:半坡原始居民:活动时间
距今约6000年前
陕西西安半坡村村10/21/2018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猪狗等动物彩陶、纺线织布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0/21/2018名称:
原因:
半地穴式房屋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10/21/2018磨制石器骨耜半坡原始居民
主要生产工具是
磨制石器和耒耜10/21/20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植粟的国家
石磨盘陶器纺轮粟、菜籽鱼钩石斧西安半坡出土10/21/2018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 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羊、(黄)牛、鸡等家畜。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汲水器)
尖底陶瓶陶纺轮活动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河姆渡原始居民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前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石器经过磨制,属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10/21/2018距今约七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磨制石器,骨耜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猪、狗……)陶器、玉器、乐器,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定居,挖掘水井,住干栏式房屋二、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0/21/2018名称:优点:原因:干栏式房屋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通风防潮,上面住人,下面
养牲畜说明河姆渡居民
开始定居生活10/21/20187000年前的水井复原后的水井河姆渡居民已经
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炭化稻谷骨耜黑 陶河姆渡出土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10/21/2018陶猪说明河姆渡居民
不仅制陶,而且
学会养猪,开始
原始畜牧业。猪纹陶钵10/21/2018说明河姆渡居民
学会制陶,开始
原始手工业。10/21/2018玉璜玉玦骨哨玉器和原始乐器
也属于原始
手工业的范畴 半坡 河姆渡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判断下面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明各自特点和判断依据。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观察与比较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原始农业的发展:1. 时间:
2. 兴起地区:
3. 发展变化:1)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