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江南吗? 现在,中国的发达城市多集中于东南地区。奇怪!好象 在古代时候,情况不是这样的!畅所欲言 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于当时的“江南”是这样描述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今天,江南比北方发达。而在古代却是江南落后于北方。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的开发呢?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东晋南朝时期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
司马睿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氐族的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
统一了黄河流域,
建立前秦淝水之战(383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史海冲浪: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想一想前秦灭亡后的南北形势东晋南方:北方:陷入混乱宋齐梁陈南朝南北对峙两晋、南朝简表洛阳建康东晋南
朝司马炎司马睿刘裕266年—316年317年—420年420年三国
西晋北朝
南朝
小结(前秦)淝水之战统
治
腐
败八
王
之
乱五
胡
内
迁十六国
东晋黄河流域乱如麻,
中原人民要搬家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图
说
历
史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以古论今二、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南迁人民和江南人民的辛勤劳动。
江南地区开发的成就 1.兴修水利、开辟良田。
2.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小麦的推广。
3.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农业迅速发展,福建、两广、两湖、江西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的发展农 业 发 展施 肥 图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北方
南方前秦灭亡陷于混乱东晋南朝更替江南地区的开发小结北方人民躲避战祸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技术等收获平台1、东晋是谁在317年建立的( )
A、司马昭 B、司马睿 C、司马懿 D 司马炎
2.“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 )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南朝 的都城在( )
A、洛阳 B、西安 C、建康 D、成都
4、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B.土地肥沃
?C.人民勤劳 D.大量北方人迁到江南5.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江南地广人稀……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二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
?
(2)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