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导学案
一、知识点归纳:
血浆
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它养料和废物
血液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名称
形态结构
数量
主要功能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
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血红蛋白—红色含铁)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最少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
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很小
较多
止血、凝血
血管
类型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
弹性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从心脏送往全身
厚
大
小
快
静脉
从全身送回心脏
较薄
小
大(四肢静脉内常有静脉瓣)
慢
毛细血管
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
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极慢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结构
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瓣膜
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脏
功能
:血液运输的动力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的途径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输血与血型
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二、典例解析:
例1、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
( http: / / www.21cnjy.com )、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加入抗凝剂后,A、B试管内的血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应凝固,而应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可见A是不正确的;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血液会发生凝集,形成血块。血块周围的液体为血清,可见C、D图也不对。所以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是
;B是
;C是
。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血液由较
的血管流向较
而
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由
而
的血管汇流入较
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
_____通过,血流速度
。
解析
判断小动脉、小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脉和毛细血管,一方面要根据血液的流动方向,血液总是从动脉流向毛细血管,由毛细血管流向静脉。另一方面要根据血管的特点和位置关系,毛细血管细而分支多,血流速度慢,在其前方的是小动脉,后方的是小静脉。
答案
(1)A是小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小静脉;(2)粗
细
分支多;细
分支多
粗;单行
慢。
例3、右图为心脏及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心脏收缩,血液由甲→a,丙→d
心脏收缩,血液由丙→d,乙→c
心脏收缩,血液由d→丙,a→甲
D.
心脏收缩,血液由c→乙,b→丁
解析
图中甲、丙为心房,乙、丁为心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a、d为静脉,b、c为动脉。由于心脏中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保证了心脏中的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即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心脏收缩,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血液流回心脏。心房收缩(或心室舒张),血液由丙→丁,甲→乙;心房舒张,血液由d→丙,a→甲;心室收缩,血液由丁→b,乙→c;
所以,答案C的叙述是正确的。
答案
C
点评
本题虽是一道选择题,但涉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知识点较多,如心脏各腔及所连血管的名称、心脏中瓣膜的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等都需要牢固掌握、融会贯通才能解答正确。
例4、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
;(2)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
。
解析
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中缺少的成分,是现代医学的新趋势。(1)大面积烧伤患者大量失水,由血浆中水分来补充;(2)贫血患者由病因看是缺乏了红细胞,应输入红细胞;(3)血流不止者是凝血功能上的问题,输入血小板来解决。本题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输血,关注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同时也是对血液成分及功能加深认识。
答案
(1)输入大量血浆;
(2)输入红细胞;
(3)输入血小板。
点评:本题是把血液各个成分的功能结合了输血的实际来加以考查,需要掌握好功能后才能顺利解题。
四、复习检测: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D
)
A.红细胞和血小板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小板
D.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
)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
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C
)
A胆汁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是
(
A
)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5、某人感冒发烧,体内有炎症,血液中数目增多的是(
C
)
A.血红蛋白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6、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7、贫血是指
(
D
)
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C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9、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B
)
A肺
B心脏
C肝脏
D主动脉
10、下列哪些习惯易引发心血管病(
B
)
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B.经常食用高脂肪的食物
C.不吸烟、不喝酒
D.膳食平衡
11、有关动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动脉血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
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C.动脉血是含养料丰富的血液
D.动脉血是对人体有益的血液,而静脉血是对人体有害的血液
12、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B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13、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D)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4、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C
)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15、下列血管中,流着动脉血的是(
A
)
A.肺静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
16、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D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17、在一次车祸中有四名伤
( http: / / www.21cnjy.com )员需要紧急输血,他们的血型分别是A、B、AB、O型,下列哪一种血型的血液可以用于给这四名伤员少量输血(
D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18、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C
)
A贫血
B血液凝固
C红细胞凝集
D发炎
19、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抽取红骨髓来做血液疾病的诊断,这是因为(
B
)
A.骨髓内密布血管
B.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C.骨髓有滞留在骨内的血液
D.血液中的病菌常进入骨髓内
20、右图为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D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B所示细胞相比,
细胞中有
细胞核
,故该细胞是
白
细胞。
⑵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
对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
C
所示的结构。
⑶肾小囊腔中的液体成分与图中A相比,不含有
蛋白质
。
提高训练:
21、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或严重的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输给(
C
)
A.鲜血和红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鲜血和白细胞
22、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以什么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A
)
A.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
B.在血浆中运输
C.靠白细胞运输
D.靠血小板运输
23、当动脉瓣关闭时,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
A
)
A心房
心室
B心房
心室
动脉
C心室
心房
D心室
动脉
24、左心室的心壁比右心室的心壁厚的原因是(
C
)
A左心室比右心室输出的血量多
B主动脉口比肺动脉口小
C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
D右心室比左心室大
25、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
C
)次/分
A.55
B.60
C.75
D.85
26、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
B
)
A.脉搏
B.血压
C.心率
D.心动周期
27、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B
)
A只经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28、右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鱼尾鳍血管及血液流动现象的一个示意图(箭头示血液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1是
静脉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血液方向是由
3
到
1
。
(2)图中标号2是
动脉
,判断的依据是血液
方向是由
2
到
3
。
(3)图中标号3是
毛细血管
,其内的
血细胞是
单行
通过的。
29、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番号代表的结构名称。2
左心房
4
左心室
6
上腔静脉
7
主动脉
(2)在心脏的1.2.3.4四个腔中,充满动脉血
的心腔有
2、4
,血管有
7、9
;
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有
1、3
,血管有
5、6、8
。
(3)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从心室流向
动脉
,而不能倒流,原因是[10、13]
房室瓣
和[11、12]
动脉瓣
能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2.了解肾脏、汗腺的结构
3.理解尿是怎样形成的及汗液形成的过程
4.了解皮肤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与功能
5.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内容
6.理解人体排泄的意义
重点:尿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一、知识点归纳
1.排泄与排遗: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包括排尿、排汗、
呼吸排出CO2
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
3.尿的形成过程:
4、排尿的意义
排尿不仅排出体内
,也调节体内
和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比较
红细胞
葡萄糖
蛋白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二、复习检测
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c
)。
A.出汗
B.排尿
C.排便
D.呼出二氧化碳
2、尿液中的尿素来自于哪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 B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3、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 B
)。
A.小肠
B.肾脏
C.大肠
D.输尿管
4、肾单位是由( C
)组成的。
A.肾小球和肾小囊
B.肾小球和肾小管
C.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D.皮质和髓质
5、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C
)。
A.入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流的是静脉血
B.入球小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出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
C.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
D.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流的都是静脉血
6、原尿和尿液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B
)。
A.肾小球和肾小管
B.肾小囊腔和肾小管
C.肾小管和肾静脉
D.出球小动脉和肾静脉
7、一昼夜间,肾小球的原尿滤出量是150升,而在同样的时间内,尿的排出量只有1.5升,这主要是由于哪种成分被重吸收 ( C
)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
C.水分
D.蛋白质
8、下列对排尿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B
)。
A.排出废物
B.维持体温恒定
C.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D.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9、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 D
)。
A.肾小球的滤过
B.肾小管的重吸收
C.肾盂贮存尿液
D.膀胱贮存尿液
10、某病人的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B
)。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11、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B
)。
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B.水、尿素和无机盐
C.水、无机盐和蛋白质
D.水、尿素和蛋白质
1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中的大分子物质浓度( A
)。
A.高
B.低
C.相同
D.无法确定
13、血液透析是为肾失去功能的人进行排泄活动的一种治疗方式,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 A
)。
A.肾小球滤过作用
B.肾小管重吸收
C.肾单位形成尿
D.汗腺排汗
14、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这个病人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C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
15、人体内,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B
)。
A.肾小管
B.输尿管
C.尿道
D.出球小动脉
16、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不一定会经过的部位是(D
)。
A.心脏
B.肺静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17、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C
)。
A.氧气增加
B.养料增加
C.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减少
18、某人划破了手指导致出血,伤口至少深至皮肤的( D
)。
A.表皮
B.生发层
C.角质层
D.真皮
19、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中都含有(B
)。
A.水、无机盐、尿酸
B.水、无机盐、尿素
C.水、无机盐、葡萄糖
D.水、无机盐
20、常晒太阳,皮肤会逐渐变黑,这是因为( B
)。
A.黑色素细胞增生
B.黑色素增多
C.表皮的角质层加厚
D.真皮内血管增多
三、归纳总结
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减少了,__________增多了;当血液流经肺部后,血液中__________减少了,____________增多了;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血液中_________减少了,___________增多了;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减少了,___________增多了。
答案:氧气、养料,二氧化碳、氧气,氧气、二氧化碳,尿素氧气、二氧化碳。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导学案
一、考点归纳:
1、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如下: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有多种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脊髓:能作出反应,也是脑与脑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髓的功能: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位(12)对
传导神经冲动(兴奋)
脊神经(31)对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①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细胞体
其中有细胞核
突
起:
突起末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突起有的很长,有的很短。
③神经纤维,神经未梢和神经
神经纤维: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指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各处;
神
经:神经纤维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④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这种能将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易错点:神经元,神经,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等名词,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学习难点。
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1)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它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反射分成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简单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复杂反射:是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在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的。
(2)反射弧:
①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任何一种反射都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损坏,反射动作都不能完成。
②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由传入神经的神经末梢组成。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传到特定的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冲动信息后,立刻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迅速将来自中枢的冲动传到神经末梢。
效应器——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的神经传出的冲动,相应的肌肉或腺体做出反应。
③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反射是神经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的功能,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而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结构,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或者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不完整,则反射不能发生。
易错点:①应激性:常理解为反射。②反射弧的结构:易把感受器和效应器混淆。传入神经上有一个神经节,传出神经上没有,有神经节的这端是感受器。
3、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1)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
①眼球基本结构
眼球壁
外层
角膜:可以透过光线
巩膜:可以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中层
虹膜:中间有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瞳孔脉络膜
内层:即视网膜,可以感受光的刺激
晶状体:可以折射光线
玻璃体
②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膜
→
瞳孔
→
晶状体(发生折射)→
玻璃体
→
视网膜(形成物像)→
视觉神经
→
大脑(产生视觉)。
③近视及其预防
概念:晶状体的调节过重,晶状体过度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膜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近视眼的预防:配戴近视眼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近视眼的预防: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2)耳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
耳的基本结构
外耳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
中耳
鼓膜听小骨鼓室
传递声波
内耳
半规管前庭耳蜗:感受声音信息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
外耳道
→
鼓膜(产生振动)→
听小骨
→
耳蜗(感受声音信息)→
听觉神经
→
大脑(产生听觉)。
易错点:视觉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往往认为眼和耳。
4、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内分泌腺:
①内分泌腺的特点: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是激素,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外,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②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肾上腺、胰岛、性腺和胸腺等,它的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2)激素:
①概念是由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②作用: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③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和异常症。
激素
内分泌腺
功能
异常症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
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
巨人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泌过多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
幼年时分泌不足
呆小症
饮食缺碘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不足
糖尿病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激素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即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
区别:①在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如果是激素参与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为激素调节。
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称神经调节。
联系:①二者都能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
②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激素调节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之一。
③二者是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易错点:①呆小症与侏儒症的症因:易混;②大脖子病:常理理解成激素失调症。
【案例导学】
【例1】图1表示人的神经系统组成的模式图
(1)神经元的结构包括①
,②
。
(2)神经元是神经的
和
的基本单位。
(3)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层
构成的。其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一条
。
【分析】神经元作为神经系统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结构是重要的基础知识。神经、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突起等名称容易混淆,要理解它们的关系,才能明白其不同的意义。
【答案】(1)细胞体
突起(2)结构
功能
(3)鞘
神经末梢
神经
【巩固练习1】(2007.贵州)图2为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的[①]是
,[②]是神经元的
。
(2)[③]是
,它外面包着一层
,组成
,[④]是
。
(3)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末端与各个神经元的
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是人体内
传递和处理的系统。
【答案】(1)细胞核
树突
(2)轴突、髓鞘、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3)突起、突起、信息
【例2】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B、只要反射弧完整,现反射活动
C、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分析】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统对体内外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但是反射弧完整,没有适宜的刺激也不能产生反射活动。
【答案】C
【巩固练习2】当手偶然被针刺到时,会产生的现象是(
)
A、因感到痛而缩手
B、缩手和痛同时进行
C、缩手和痛同时进行
D、只感到痛
【答案】D
【例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视神经的作用是(
)
A、接受视网膜上神经冲动,形成视觉
B、接受视网膜上物像,形成视觉
C、接受视网膜上物像,产生冲动,传给形成视觉中枢
D、传导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视觉中枢
【分析】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层的视觉中枢,不是在视神经上,视神经是传入神经,作用是把神经冲动传导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答案】D
【巩固练习3】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视网膜、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以层、视网膜
【答案】B
【例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激素的概念的是(
)
A、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通过导管上腺体排出的
C、对身体有特殊作用
D、含量极少,作用却很大
【分析】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其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而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所以选项B是不符合激素的概念。
【答案】B
【巩固练习4】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与激素的分泌无直接关系
(
)
A、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C、巨人症患者身体特别高大
D、近视眼配戴凹透镜,可以看清远处物体
【答案】D
【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神经元的组成是(
)
A、细胞体和神经
B、细胞体和轴突
C、细胞体和树突
D、细胞体和突起
2、人类的神经系统中,与说话、读写和阅读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
)
A、脑干
B、大脑皮层
C、小脑
D、脊髓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神经元
B、反射弧
C、神经中枢
D、脊髓和脑
4、下列反射反射活动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望梅止渴
B、鹦鹉学舌
C、谈虎色变
D、葵花朵朵向太阳
5、下列反射活动中,不是人类特有的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听说妈妈买了酸杏,小玲流出了口水
C、看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明流下了眼泪
D、聋哑儿童用手语“演唱”歌曲,观众感动流泪
6、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能感受声波信息的是(
)
A、听小骨
B、半规管
C、耳蜗
D、听觉中枢
7、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
B、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
D、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8、瞳孔位于(
)
A、角膜
B、虹膜
C、巩膜
D、脉络膜
9、人眼的“黑眼球”和“白眼球”实际上上依次指的是(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虹膜和巩膜
D、巩膜和虹膜
10、人在幼儿时期缺少哪种激素会引起侏儒症?(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1、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相应加深加快,心跳也随之加强加快。这种人体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主要依赖于(
)
A、呼吸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二、综合题
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它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
的反应。
13、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仅次于视觉信息的是听觉信息。人耳结构中能收集声波的是
,听觉感觉器是
。
14、某运动员摔伤腰部,但下肢没有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1)丧失运动功能的原因是其大脑中的
所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
。
(2)运动员大小便失禁原因是脊髓中的
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3)本事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15、使用激素治疗人类疾病的例子较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因为胰岛素对于维持
浓度具有重要作用,而治疗年幼的侏儒症患者使用的激素是
。
16、图4-15为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依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出图中①~⑤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请用图中的数字箭头表示受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3)如果破坏④,刺激⑤,①是否发生反应?
(4)如果破坏⑤,刺激④,①是否发生反应?
(5)如果破坏③,刺激④,①是否发生反应?
(6)如果破坏②,刺激⑤,①是否发生反应?
(7)如果患者的下肢只有感觉而不能运动,可能是反射弧中的哪一结构受损所致的?
17、下图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人看到话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
上。
(2)若此图表示人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在耳结构中的
内。
(3)若此图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
(4)此题中(1)、(2)提到的反射属
反射,(3)提到的反射是属
反射。
答
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D
5、A
6、C
7、D
8、B
9、C
10、C
11、D
二、综合题:
12、反射;规律
13、耳廓
耳蜗
14、(1)躯体运动中枢
通过脊髓中的神经纤维传到下肢的骨骼肌
(2)排尿和排便中枢
(3)反射和传导
15、血糖;生长激素
16、(1)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感受器
(2)⑤→④→③→②→①
(3)不发生
(4)发生
(5)发生
(6)不发生
(7)传出神经受损伤所致
17、(1)视网膜
(2)耳蜗
(3)脊髓
(4)复杂
简单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复习导学案
1、环境面临的危机:
酸雨
、
臭氧层
破坏、
温室效应
增强、水
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
2、PH<
5.6
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破坏力大,被称为
空中死神
。产生原因:大量燃烧含硫的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等含有的酸性气体,遇水形成
硫酸
或
硝酸
而成。
2、臭氧层具有
吸收紫外线
的能力,而过多的紫外线会对人类的
皮肤
和
眼睛
产生伤害
臭氧层破坏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含有
氟利昂
的冰箱和空调,以及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含氮废气
3、温室效应的引起和
CO2
的增多有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
气候变暖、
自然灾害增多、
物种灭绝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CO2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
等。
4、水污染
①原因:由于向水中排放大量的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造成了水体的
富营养化
,湖河水形成“水华”现象,海洋形成“赤潮”现象。
②解决办法:清理、治理污染企业,建造污水处理厂,少用含磷洗涤剂,少用农药和化肥等。
5、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
汞
的鱼虾造成的,痛痛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含
镉
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有毒物质是通过
食物链
由水土中进入人体的,并通过
生物富集
原理在人体内达到最高的浓度。
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反应
图1
图2
④
⑤
①
②
③
神经中枢
感受器
效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