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5 17:27:31

文档简介

第15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在世界领先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21cnjy.com
(2)了解“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涉及的领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我国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成就;“863”计划。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当蘑菇云在我国西部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从太空传来清晰宏亮的《东方红》乐音的时候,当“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后成功着陆的时候,谁不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摘取一颗又一颗科学技术的明珠而骄傲呢 谁不为做一个中国人而倍感自豪呢 21·cn·jy·com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教师:1、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大国的核垄断
教师:2、说一说:我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的时间、地点、意义?
学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教师:3、议一议:原子弹研制爆炸成功的目的及意义?
学生: 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保卫国家安全。
教师:4、谁能说说我国导弹的情况?
学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核弹头在预
定地点上空爆炸。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教师:5、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时间、意义?
学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标志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2·1·c·n·j·y
教师:6、从邓小平的话中,可以看出两弹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标志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教师:7、你能简单说说我国在空间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学生:(1)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21·世纪*教育网
(2)1975年11月,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卫星
(3)1981年,成功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
二、籼型杂交水稻
教师:1、说一说袁隆平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学生: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意义:使水稻单位亩产增产20%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www-2-1-cnjy-com
教师:2、从袁隆平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呢?学生:
学生: ①对科学的热爱;②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③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④科学研究应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www.21-cn-jy.com
三、“863计划”
教师:1、说一说“863计划”提出的时间、提出者、涉及领域、意义?
学生:(1)时间:1986年3月
(2)提出者: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
(3)涉及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
意义:863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大批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了有一批高科技人才。2-1-c-n-j-y
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师:1、说一说信息技术发展情况
学生:(1)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技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它的发展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渗透到经济国防教育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3),1986年我国开始网络建设,1994年接通国际互联网,2000年信息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004年我国研制成功曙光4000高性能计算机21*cnjy*com
教师:2、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意义或影响 ?
学生:推动着各行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改变着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教师: 3、说一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学生:原子能方面: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先后并网发电成功。火箭航天方面: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生物工程方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电子计算机方面:银河l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亿次; 2002年,联想集团推出每秒运算能力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教师:4、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谈谈体会和认识。
学生: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到医院就诊,可以通过拍x片,做B超CT等迅速准确的诊断病情;算数时可以用计算机;要和亲人朋友交流时,可以上因特网QQ聊天,可以发电子邮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培养科技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师:5、议一议: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学生:(1)新中国成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 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 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教师:6、你知道我国在原子能的利用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吗
学生:氢弹的研制成功,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
课堂小结
本课简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接近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的生产力正在经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本课重点掌握的是科学技术的成就。【来源:21cnj*y.co*m】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距第一颗原子弹
成功爆炸相隔不到( ).
A.两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2.我国跻 身于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是在( ).
A.1970年; B.1969年; C.1972年; D.1999年.
3.被誉为“两弹元勋”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分别
是( ).
A.袁隆平、邓稼先;B.邓稼先、袁隆平;
C.王进喜、袁隆平;D.王淦昌、袁隆平.
4、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
A、科教兴国计划 B、863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尤里卡计划
5、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末D、21世纪初
6、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
少年占:(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9次提及“中国梦”,提到了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某校初三同学进行了一次“国——强国之梦”的探究活动,建国后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核武梦圆”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请说出这个“梦圆”对应的里程碑事件。21教育网
答案
1-6.BABBCC
7、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15课科学技术的成就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2-1-c-n-j-y
2.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农业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王大珩 D.钱学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兴则民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早在1986年,为了跟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水平,我国就制定并实施了“863计划”,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我国又将哪项技术列为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
A.航天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信息技术 D.自动化技术21*cnjy*com
4.下列近代科技搭配正确的是(  )
A.詹天佑-主持修建了唐胥铁路
B.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盐法”
C.袁隆平-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D.王大珩-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议
5.2016年4月24日,我们迎来第一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的设定和图中内容相关,下列有关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
C.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6.“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是(  )
A.原子能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互联网技术
7.“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毛瑟枪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杂交水稻 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8.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其中必然出现的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邓世昌 D.詹天佑2·1·c·n·j·y
9.今年的4月24日,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航天日.46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 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 1 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www.21-cn-jy.com
10.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空间技术的事件是(  )
A.“东方红1号”的成功发射 B.“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
C.“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 D.“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
①“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出处:21教育名师】
12.下列成就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袁隆平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国家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1cnjy.com
13.“高歌一曲东方红,看我中华上太空.亿兆光年开跬步,万千里系觅长虹.”诗歌“中华上太空”发生于(  )
A.1955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70年21教育网
14.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1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16.(9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9次提及“中国梦”,提到了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某校初三同学进行了一次“中国——强国之梦”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www-2-1-cnjy-com
【技术之变】
(1)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气象”的是什么运动 (1分)
(2)建国后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核武梦圆”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请说出这个“梦圆”对应的里程碑事件。(1分)21*cnjy*com
【思想之变】
(3)20世纪初,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将什么思想作为精神武器,推动了革命进一步发展 (1分)21·cn·jy·com
(4)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请说出这条革命道路中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而带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道路”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3分)【版权所有:21教育】
【政策之变】
(5)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至今,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此后在农村又实行了什么政策 (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活动反思】
(6)“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不断的变革和创新,请依据上述材料,说说每一次成功的变革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1分)21·世纪*教育网
17.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即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即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21cnj*y.co*m】
(1)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党的哪次会议?(3分)
(2)请你结合所学、所见、所闻,介绍一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变化。(可以选取一个角度,如宏观角度:民主法制、经济、祖国统一、国防和外交、科技和教育、社会生活等任一方面;如微观角度:家庭的衣食住行等任一方面,介绍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150字以上,12分)
第15课答案
1.C 2.B 3.B 4.C 5.B 6.B 7.C 8.B 9.A 10.A 11.B 12.A 13.D 14.C 15.C
16. (1)洋务运动
(2)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3)马克思主义思想
(4)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理论
(5)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依据国情,依据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17. (1)十一届三中全会(3分);
(2)选取角度(2分)
描述变化(自由发挥均可,150字以上,注意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讲述,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等,文字描述较好史料充分7—10分,基本表述4—6分,能动笔1—3分,此处满分10分)
18. ⑴、1964年.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⑵、航天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开端。
⑶、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杨利伟。
⑷、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攀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第15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中华书局版 八下
导入
当蘑菇云在我国西部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从太空传来清晰宏亮的《东方红》乐音的时候,当“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后成功着陆的时候,谁不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摘取一颗又一颗科学技术的明珠而骄傲呢 谁不为做一个中国人而倍感自豪呢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1、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大国的核垄断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
罗布泊爆炸成功。
原子弹爆炸
时间:
2、说一说:我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的时间、地点、?
3、议一议:原子弹研制爆炸成功的目的及意义?
(1) 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保卫国家安全。
(2) 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3) 维护世界和平。
1966年10月,
装有核弹头的中
近程地地导弹发
射,核弹头在预
定地点上空爆炸。
装有核弹头的导弹
时间:
4、谁能说说我国导弹、氢弹的情况?
第一颗氢弹爆炸
时间: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时间:
意义:
标志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5、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时间、意义?
邓稼先
  邓稼先,安徽人。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1950年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6、从邓小平的话中,可以看出两弹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标志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7、你能简单说说我国在空间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1)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2)1975年11月,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卫星
(3)1981年,成功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
8、说一说:第一艘神舟载人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射的时间、名称、意义?
时间
2003年10月



意义
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这是我国航天与国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名称:神舟五号
二、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意义:使水稻单位亩产增产20%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说一说袁隆平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011年9月,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2012年4月22日上午,袁隆平院士超级稻1000公斤攻关在霍山县下符桥镇沈家畈村开播。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2、从袁隆平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①对科学的热爱;②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③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④科学研究应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
从袁隆平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1)时间:1986年3月
(2)提出者: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
(3)涉及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
三、863计划
1、说一说“863计划”提出的时间、提出者、涉及领域、意义?
壁面清洗机器人
意义:863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大批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了有一批高科技人才。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能物理学家。
 杨嘉墀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863计划的成果
超导磁悬浮列车
四、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发展情况
(1)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技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它的发展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渗透到经济国防教育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3),1986年我国开始网络建设,1994年接通国际互联网,2000年信息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004年我国研制成功曙光4000高性能计算机
1、说一说信息技术发展情况
上网聊天
2、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意义或影响 ?
推动着各行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改变着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举例
 原子能方面: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先后并网发电成功。火箭航天方面: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生物工程方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电子计算机方面:银河l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亿次; 2002年,联想集团推出每秒运算能力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3、说一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4、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谈谈体会和认识。
影响—— 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到医院就诊,可以通过拍x片,做B超CT等迅速准确的诊断病情;算数时可以用计算机;要和亲人朋友交流时,可以上因特网QQ聊天,可以发电子邮件。。。。。。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培养科技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议一议: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 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 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氢弹的研制成功,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
6、你知道我国在原子能的利用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吗
核电站一览
浙江秦山、深圳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已建)、岭东核电站(2006年开工)、阳江核电站(2006年开工)、台山核电站(2010年开工)
板书设计
科学技术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863计划”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1.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距第一颗原子弹
成功爆炸相隔不到( ).
A.两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2.我国跻 身于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是在( ).
A.1970年; B.1969年; C.1972年; D.1999年.
3.被誉为“两弹元勋”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分别
是( ).
A.袁隆平、邓稼先;B.邓稼先、袁隆平;
C.王进喜、袁隆平;D.王淦昌、袁隆平.
B.
A.
B.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4、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
A、科教兴国计划 B、863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尤里卡计划
5、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D、21世纪初
6、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
少年占:(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B
C
C
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9次提及“中国梦”,提到了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某校初三同学进行了一次“国——强国之梦”的探究活动,建国后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核武梦圆”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请说出这个“梦圆”对应的里程碑事件。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