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 第14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下 第14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6 17:18:08

文档简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齿”、“枚”、“载”等13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刀”、“尔”、等12个生字。积累词语。2·1·c·n·j·y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邮票图片
谈话交流:这是什么?(邮票)它有什么用途?( 邮票是国家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这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观察这些邮票是什么样的?(中间有图案,四周有锯齿形的边。)21教育网
师引入: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
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齐读课题,认识生字“齿”,组词:牙齿 齿轮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打孔机是怎么来的?
2.生字认知
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chǐ méi dāo cái lún dūn jiǔ biàn sī yán jiū zhènɡ rénɡ
齿 枚 刀 裁 伦 敦 喝 便 撕 研 究 政 仍
认读词语:把这些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齿孔 一枚 小刀 裁开 伦敦 喝酒
方便 撕开 研究 邮政 仍然
3.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刀 尔 求 仍 使 便 莹 票 整 式 而 且”,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临摹书写。21cnjy.com
师指导:“式”字里面“工”字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仍、使、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感知内容
再读课文,思考:打孔机是怎么来的?指名说一说,完成填空:
是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先生)受到一个(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人启发而研制成功的。
三、精读领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填空: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学习多音字“得”de 跑得快 děi 得住 dé 得到
出示两枚不同的邮票,问:这两枚邮票有什么不同之处?(最早的邮票四周没有齿孔,现在的邮票有。)
师过渡:那么这些邮票的齿孔是怎么发明的呢?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2.分组学习2—4自然段
(1)故事中都有谁?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
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
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你觉得这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板书:爱动脑 爱思考)21·cn·jy·com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你猜阿切尔在想什么?(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阿切尔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课件出示插图,学生观察阿切尔此时的表情和动作,完成填空:
  他一手(扶着椅子),一手(端着酒杯),(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位先生,在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www.21-cn-jy.com
师过渡:经过了阿切尔的反复实践和研究,邮票打孔机在1854年1月被发明出来了,离故事发生足足6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阿切尔都克服了,而且他的发明得到了英国邮政部门和全国各地的认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立即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立刻 马上)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这种机器很有实用价值)21·世纪*教育网
(3)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空机。从仍然一词你知道了什么?(这项发明特别了不起。)
(4)10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 请你用敬佩的语气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www-2-1-cnjy-com
3.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预设一: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预设二:妈妈给我的钥匙我经常丢,要是有指纹识别的锁头就不用带钥匙了。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阿切尔的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2-1-c-n-j-y
五、课堂练习
读读填填:
先生 电扇
一位 一台
(老师) (机器)
邮票 小刀
一张 一把
(笑脸) (尺子)
六、作业布置
1.和家人讲一讲课文中的故事。
2.了解更多有关邮票的知识,并主动去收集一些邮票。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利用生活实际,突破重难点。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教学环节,初步课文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且同桌合作纠正字音。在理解课文时,老师提出中心问题,抓住文章的重点,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图文结合,让学生明了科学发明并不遥不可及,只要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会有所创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下册十四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
激趣导入
这是什么?
邮票
它有什么用途?
是国家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这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
观察这些邮票是什么样的?
中间有图案
四周有锯齿形的边
邮票齿孔的故事
chǐ
齿( )( )
牙齿
齿轮
初读感知
自 读 要 求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打孔机是怎么来的?
胀 籽 蒲 咩 粪 榆 坎 蛊
胀破 籽儿 蒲公英 咩咩 牛粪 榆树 心坎 蛊惑
chǐ
齿
méi

dūn

lún

biàn
便
dāo

cái

jiǔ

识字游戏


yán

jiū

zhènɡ

rénɡ

喝酒
伦敦
齿孔
一枚
小刀
裁开
研究
方便
撕开
认读词语
邮政
仍然









“式”字里面“工”字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书写生字

使
“仍、使、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便
书写生字
感知内容
再读课文,思考:打孔机是怎么来的?
完成填空:
是英国发明家( )受到一个( )的人启发而研制成功的。
阿切尔先生
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
精读领悟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填空:
( )年,( )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 ),许多枚邮票( ),使用的时候,得用( )裁开。
1840
英国
没有齿孔
连在一起
小刀

de 跑得快
děi 得住
dé 得到
学习多音字
这两枚邮票有什么不同之处?
邮票四周没有齿孔
邮票四周有齿孔
分组学习2—4自然段
故事中都有谁?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用别针刺孔撕
开邮票的先生
发明家阿切尔
先生,您带小刀了吗?
对不起,我也没带。
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你觉得这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爱动脑 爱思考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你猜阿切尔在想什么?
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阿切尔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观察阿切尔此时的表情和动作,完成填空:
他一手( ),一手( ),( )地看着那位先生,在想
( )
扶着椅子
端着酒杯
目不转睛
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经过了阿切尔的反复实践和研究,邮票打孔机在1854年1月被发明出来了,离故事发生足足6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阿切尔都克服了,而且他的发明得到了英国邮政部门和全国各地的认可。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立即”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立刻 马上
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有实用价值
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空机。
从“仍然”一词你知道了什么?
这项发明特别了不起。
请你用敬佩的语气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妈妈给我的钥匙我经常丢,要是有指纹识别的锁头就不用带钥匙了。
课堂总结
孩子们,阿切尔的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课堂练习
读读填填:
先生 电扇
一位 一台
( ) ( )
邮票 小刀
一张 一把
( ) ( )
老师
机器
笑脸
尺子
作业布置
1.和家人讲一讲课文中的故事。
2.了解更多有关邮票的知识,并主动去收集一些邮票。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