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充”、“膝”、“联”等14个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词,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插图一
说一说图中的内容。(下雨了,小朋友们打着雨伞、穿着雨衣去上学,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2.师引入:是啊,穿着漂亮的雨衣在雨中玩耍嬉戏真的很开心,但是雨水总是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21·cn·jy·com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认识生字“充”,给“充”组词:充足 充当 充分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字认知
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chōng xī lián xuán shǔ yǒng náng
充 膝 联 旋 暑 泳 囊
jiǎn mó tāi chà zhān hēi bàng
剪 膜 胎 差 粘 嘿 棒
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组新字。耳 + 关=(联) 木 + 奉=(棒) 日 + 者=(暑)
换偏旁,变新字。漆 -- (膝) 抬 -- (胎) 箭 -- (剪)
认读词语:把会认的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充气 膝盖 联欢会 旋转 暑假 游泳 气囊
剪刀 薄膜 车胎 粘住 嘿嘿 棍棒
(4)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课文讲的是小林通过(细心观察)、(勤于动脑)发明(充气雨衣)的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精读领悟
1.默读课文,出示默读要求:
(1)默读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
(2)边读边思考:小林是怎样发民充气雨衣的?
2.探究交流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小林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插图,指名说一说。
时间:放学的时候。地点:路上。困难: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www.21-cn-jy.com
(2)遇到这个困难后,小林是怎么做的?结合第2、3自然段说一说。(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衣流到裤腿上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林勤于动脑)2·1·c·n·j·y
(3)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提问:在小林的眼中,“花伞”变成了什么?(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出示两幅图片。
新式的雨衣是怎样做成的呢?(当天晚上用粗铁丝弯成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就做成了。)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小林细心观察、勤于动脑动手。)
穿上新式雨衣小林还遇到了什么困难?(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把这句话换各种说法:这样的雨衣不能叠起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在去游泳的过程中,小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塑料救生圈吹了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把这句话花一种说法: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就能叠起来了。21·世纪*教育网
怎样能把铁丝圈变成能够充气的塑料环?小林跑着去干什么?(制作能够充气的塑料环)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3.总结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雨水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爱发现)
第一次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第二次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第三次想: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第四次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小林爱思考)
4.读了课文,你觉得小林是个怎样的孩子?(细心观察 爱动脑筋)
5.拓展延伸
小林真了不起!那么我们也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好吗?
预设一:老师用的粉笔伤手,我给老师做个粉笔套。
预设二:用的笔经常掉到地上,我做个小笔筒。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和小林一样也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发明家。 21cnjy.com
五、课堂练习
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2.伊琳娜(发现)将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没出来。
徐徐 渐渐
1.“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雨衣。
2.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雨伞。
六、作业布置
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大家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普通雨衣—新式雨衣—充气雨衣
细心发现 勤于动脑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片激励学生动脑的科普故事,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学习课文,主要让学生围绕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进行思考,让他们自主读文,找出相关句子进行交流。在教学最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小林真了不起!那么我们也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好吗?”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联系到身边的事物,思考生活中哪些东西改进一下就能让我们是用起来更方便。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下册十六课
充 气 雨 衣
激趣导入
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下雨了,小朋友们打着雨伞、穿着雨衣去上学,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是啊,穿着漂亮的雨衣在雨中玩耍嬉戏真的很开心,但是雨水总是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充气雨衣
chōng
组词:
充足 充当 充分
自
读
要
求
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
2
1
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感知
chōng
充
mó
膜
yǒng
泳
náng
囊
xī
膝
zhān
粘
xuán
旋
chà
差
hēi
嘿
bàng
棒
shǔ
暑
tāi
胎
jiǎn
剪
lián
联
识字游戏
换偏旁,变新字。
漆 -- ( )
抬 -- ( )
箭 -- ( )
猜字游戏
加一加,组新字。
耳 + 关=( )
木 + 奉=( )
日 + 者=( )
联
棒
暑
膝
胎
剪
旋转
膝盖
充气
薄膜
剪刀
气囊
游泳
暑假
认读词语
联欢会
车胎
粘住
嘿嘿
棍棒
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课文讲的是小林通过( )、( )发明( )的事。
细心观察
勤于动脑
充气雨衣
精读领悟
默读要求:
1.默读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
2.边读边思考:小林是怎样发明充气雨衣的?
时间:
地点:
困难:
探究交流
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小林遇到了什么困难?
放学的时候。
路上。
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遇到这个困难后,小林是怎么做的?结合第2、3自然段说一说。
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衣流到裤腿上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林勤于动脑
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变成了什么?
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新式的雨衣是怎样做成的呢?
晚上用粗铁丝弯成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就做成了。
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小林细心观察、勤于动脑动手。
穿上新式雨衣小林还遇到了什么困难?
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把这句话换各种说法:
这样的雨衣不能叠起来。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
在去游泳的过程中,小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塑料救生圈吹了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就能叠起来了。
怎样能把铁丝圈变成能够充气的塑料环?小林跑着去干什么?
制作能够充气的塑料环。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总结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雨水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小林爱发现
第一次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第二次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第三次想: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第四次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小林爱思考
读了课文,你觉得小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细心观察
爱动脑筋
拓展延伸
小林真了不起!那么我们也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好吗?
老师用的粉笔伤手,我给老师做个粉笔套。
用的笔经常掉到地上,我做个小笔筒。
课堂总结
孩子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和小林一样也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发明家。
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小林( )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2.伊琳娜( )将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没出来。
徐徐 渐渐
1.“花伞”( )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雨衣。
2.五颜六色的裙子( )张开,就像一把把雨伞。
课堂练习
发明
发现
渐渐
徐徐
作业布置
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大家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普通雨衣—新式雨衣—充气雨衣
细心发现 勤于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