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4 热点题型三 思想感情题-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全突破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4 热点题型三 思想感情题-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全突破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6 17:3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鉴赏
热点题型三
思想感情题
近三年高考题型一览表
年份
篇目
试题
参考答案
考生现场答案
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2015年全国Ⅱ
残春旅舍韩 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16年全国乙
金陵望汉江李 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高考真题的题干特点:(1)要分析情感的范围明确,如“灯前”“后两联”。很少笼统地问整首诗的情感。
(2)问题中情感用词多变,如“感情”“思想感情”“情感基调”。
(3)情感都明确需要“简要分析”,需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特点:
①情感概括具体严谨规范,一般由“产生情感缘由+总说情感+具体诗句分析”构成。
②答案往往包含多种情感,分析比较全面深刻。
③结合诗句的分析往往比较具体,多是翻译诗句,结合抒情技巧指出对应情感。
④有时即使题干不要求简要分析,但在答题时也需要写出分析。
【规律总结】
诗歌阅读中的情感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分析思想情感:即理解诗歌所体现的生活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2.评价观点态度:即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等。
命题形式为主观题,分值一般为5~6分。
高考必考题型展示
类型一
评价观点态度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感情,传达作者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观点态度。评价观点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作者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4)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2.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
(1)情感类别,如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如杨柳—离别、菊花—高洁、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3.把握作品的趣味情调。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思想感情是与作者的生活时代、阶级立场、道德操守、个人经历分不开的,因此作品的格调就有高雅与庸俗、振奋与颓唐、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4.分析诗句的含蓄义,分析出作者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态度。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观点态度。对这样的作品,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5.分析评价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具体剖析。
典例1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
同之处。(6分)
(2)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
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解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情感这一知识点。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
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
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了,
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本题注解“①曹翰
(923-992),宋初名将”作者曹翰是宋朝初年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他的诗不以雕章琢句取胜,留给人深
刻印象的是那种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分析时抓住诗歌中“三十年前”“臂健”“眼明”“昨夜”“羞睹”
“旧战袍”带有的感彩。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方法总结】
1.整体感知、把握是根本前提
许多情感概括题只是选择一两句或一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某片,是局部的。对局部的词、句、联、片的理解,必须把它放在整片、整首中去理解,绝不可孤立地看这个词、句、联、片。
2.打破思维定势,精读、细读所给文字
不要见到“独”就想到“孤单寂寞”,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到“酒”就是借酒浇愁,这样的套板反应、思维定势要不得,必须从语言中来,必须深入到更细腻的语言肌理和层次之中。
3.紧抓住“情语”
(1)品显性情语。所谓“显性情语”,是指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显显示情感的语言,如“愁”“怨”“恨”“忧”“凄”“苦”“喜”“乐”“泪”“闲”“怜”“怅”等词语,这些大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表情达意功能相当明显。
(2)品隐性情语。所谓“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的词语。它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一类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一类是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
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的,命题者往往选择那些情感多样的语言片段来考查。答题时不要只知一点,而要仔细揣摩,看看字面,探探字里。瞻前顾后,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情感。
类型二
分析思想感情
分析思想感情6角度
1.抓住诗题
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杜甫的《旅夜书怀》,诗题表明了诗人抒发的是漂泊途中的凄苦之情。
2.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发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由“故园情”一语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抓住诗歌类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现“乐情”,“哀景”则表现“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5.抓住典型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历代诗人相沿成习,形成了表情达意的“套路”。如写送别和离愁所借之物:柳(杨柳、折柳)、梅(梅花、残梅、折梅)、草(芳草、青草)、残月、烟波、长亭、短亭、关山、玉山等;常借之事:登楼、登高、凭栏、捣衣等。再如写羁旅、愁绪之物:寒蝉、西风、夕阳、残照、斜阳、猿啸、子规(杜鹃、杜宇、蜀鸟)、鹧鸪、雁、笛、管等。此外还有所谓“伤春悲秋”“望月怀远”“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悲凉凄清”等说法。
6.抓住注释
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人给你的暗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绍写作背景,有时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有时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有时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有时也能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典例2
(2015·山东省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组织答案]
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答题模板
解答情感分析题,有两种模式:
1.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再对诗(词)句进行具体分析。所谓“分析”,就是结合诗(词)句指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2.具体+概括:先对诗(词)句进行具体分析,再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
【触类旁通】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
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
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拨】
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具体答题时,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主要包括概括作品的主旨和简析作品的意义(政治、思想、人生),对作品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要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
长亭送别
借古讽今
具体就题目说来:
(1)所给的语言片段越大,情感往往就越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一联有两句,就有两层乃至三层情感;上片或下片,写了几句话,往往就有几层。这时,要会对所给的语言片段进行切分、“断层”。除“字”“词”外,其余的句、联、片、篇均能理清层次,有几个层次往往对应着几个情感层次。
(2)托物言志的句子(联或片)、用典抒情的句子(联或片)往往是双层的:前者既关“物”情又关“志”情,后者既有典中情又有典外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