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高考作文
热点二
素材的多角度解读与恰当运用
作文需要素材。作文素材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切相关,因此积累作文素材是同学们的长期工作。但积累了的作文素材一般不能在作文中直接运用 当然,名句格言之类除外 ,那么如何将素材变成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撑观点,表达情感的材料,则需要掌握解读素材的艺术和恰当使用素材的技巧。
【热点展示】
突破点一 学会一法,分解角度
“苏轼”年年有,年年出“高手”。这是一位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在讲选材时说到的一句经典名言。前一句说学生作文的选材单一,后一句巧妙一转,谈年年高考优秀作文中都有“苏轼”的现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一则材料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下面的一则素材: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公司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撤回原因是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该集团还暗示,这些论文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大范围的同行评审“造假”正在污染学术出版圈。此外,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斯普林格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国作者。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撤稿事件给我国学术界的声誉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BMC科研诚信部副主任帕特尔表示,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来自中国的论文总数量本来就比较多,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外公司与期刊撤销中国作者论文,谁之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伪造”“抄袭”行为是导火索,“造假”风气污染学术圈,更有辱中国人的形象,同时论文评价标准与评审发表都需要作出规范。因此,这一素材可以作如下运用:
角度一:说心态。
出现论文“伪造”行为,是因为有人妄图走捷径求名得利的心态。
净化心灵,摆正心态。论文腐败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风气,还将传染蔓延,形成更大的腐败。试想,医学论文造假,医术从哪里得到保证?论文造假,手术会不会同样造假?研究成果造假,药品药效会不会造假?由此再联想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论文腐败,老外比较厚道,安慰我们“这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又提醒我们“这是冰山一角”,还警示我们,把论文撤销。我们光顾着说人家就是“较真”,却忘了对自己“较真”,净化自己心灵的污垢,须知,“人人作假”则“人人皆入地狱”。生活在一片虚假之中,人与人尔虞我诈、急功近利,信仰大厦倒塌,精神无所寄托,何以谈人生的意义?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净化心灵,摆正心态,才能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角度二:论诚信。
为学要讲诚信,论文“造假”,违背了诚信之根本,这是精神上的癌症。
在中国,由于人们对抄袭的态度一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相对“宽容”的,所以才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谚语存在。但现在是一个诚信社会,因此,根治学术造假现象已经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时候了,不能再让论文剽窃肆意践踏学术的纯洁性。一方面要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把学术研究单独分离出来,与利益和职级升迁划清界限,防止学术研究的变质;另一方面学者自身要提高个人修养,诚实为人,扎实为学,端正心态,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学术上越走越远。
角度三:谈形象。
我们应该塑造国家形象,向世界发出声音,赢得别国的尊重,这是一种大国国民必须具有的情怀和意识,更是使命与责任。
维护国民形象,学术无国界。BMC科研诚信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副主任帕特尔说这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那我们就能以阿Q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和王胡比谁身上的虱子多,与别的国家比造假数量,可以因此松一口气了吗?世界各地的宣传标语,基本上都用中文标示“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大声喧哗”,这是莫大的讽刺,中国人的公德形象和中国制造一样“出口”到世界。世界那么大,但是我们的形象非常差,难道不是另一种国民的悲哀吗?中国梦是一种美好的梦想,但不能止于梦想,毁于行动。如果制造虚假繁荣,只会是黄粱一梦、南柯一梦。所以,我们要积极塑造国民形象,从自身做起,把爱国和爱自己的形象结合起来。
角度四:话制度。
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制度维护。制度法律严明,社会公平正义,则人人追求公平正义。
据相关新闻报道,学术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假体现在评审环节,评审环节操纵在“第三方机构”手中,这些机构利用权力真空、利益漏洞为自己牟取暴利,正如马克思《资本论》中写的“有百分之百的利益,就铤而走险”。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国外对学术论文造假的惩戒非常严重。因此国内也应该加强立法立规切断利益链,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也必然能遏制造假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制度的约束,规范论文的评审与发表环节,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要严格考评;还要对之前造假的论文严查,不存侥幸心理。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运用制度的力量对权力进行监督,才能彻底治理“造假雾霾”。
突破点二 妙用四招,点亮素材
我们知道,
写作文必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材料,但并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写进一篇作文里,也不是把材料写进作文里就可以得高分。那么,使用哪些材料和如何使用材料,就成了一门作文的艺术。
1.巧用对比,凸显褒贬态度
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应用素材的方法。把性质上相反的两种素材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能有效地说服读者,使作者的观点鲜明突出。例如: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膝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颂。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高考优秀作文《谈气节》)
这段文字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对比法。通过正反两方素材的对比,论证更加周密,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对比运用素材时,要注意几个问题: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
2.善用排比,彰显材料丰富
在高考作文中,排比用例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线,它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语言的优美性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成为赢取高分的重要因素。那么,何为排比用例呢?顾名思义,就是议论文写作中以铺叙、排比的形式来叙述事例、事理的一种方法。它既能使笔墨经济、语言干脆、气势磅礴,又能使素材丰富、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例如: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懂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机帆船航海第一人翟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可他们却共谙一个相同的人生真理: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辛的,唯有守住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出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的硕果。(福建卷高考优秀作文《守住寂寞,拒绝浮躁》)
这段文字选取苏轼、翟墨以及李桂林、陆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芬夫妇等人的素材中的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句表述出来,属典型的排比用例,很有说服力。另外,在叙述时,将诗词佳句、名言警句叠加进去,这种类型论据的最大作用就是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索”,这是屈原主宰自我的人生格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刘禹锡主宰自我的励志名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李白主宰自我的浩然长歌。人生路上,只要能主宰自我,终究会破茧成蝶,成就生命的辉煌。(高考优秀作文《主宰自我》)
这段文字用屈原、刘禹锡、李白等人的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句进行铺排,贴切自然,富有文采,显示了广阔的知识面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有力论证了“主宰自我”这一观点。
在使用排比用例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叙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精炼准确,高度概括,一针见血,每个例子一般用一句话概述。二是例子要古今中外结合,避免片面化、平面化,力求立体丰富。三是排比叙例后要增补与论点有关的内容,要揭示例子之间的共性,切忌空洞,要回扣观点。
3.借助修辞,增加议论力量
素材的运用,如果只是平铺直叙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记叙,或者枯燥无力地议论,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的。素材运用要感染读者,就要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特殊加工和精心包装,达到点石成金、彰显语言魅力的效果。如下面的一则素材:
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王小谟用“坚守”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他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整整两个多月!有了这样的坚守和坚持,中国预警机事业才有了长足发展。在王院士的精心筹划下,10多年间,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了预警机装备的跨越式、体系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
这则素材内容十分感人,但材料只是平铺直叙,用在作文中的论证效果并不好,如果改成下面的表述方式,将会有更好的表达效果:
“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当面对怀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坚信”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整整两个多月!正是这种坚信,为自主研制预警机注入了不竭动力;也正是这种坚持,点燃了自主预警机研制的星星之火;也正是这种坚守,国产预警机谱系的多彩蓝图才得以绘就!有这样的坚信、坚持和坚守,中国预警机事业能不长足发展?能不走出一条具有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
修改后,这段文字开头即引用诗歌创设情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造“坚守”氛围,感动读者;中间排比句议论点睛,巩固情感;末尾反问,再次强调,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语段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彰显了语言魅力,让所用素材熠熠生辉。
4.妙用句式,显现语言魅力
按结构分,句子有单句和复句;按功能分,有陈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祈使句、疑问句等。此外,还有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等。妙用句式,就是要根据作文素材的主题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句式,使语句优美厚实,语段和谐流畅,尽显语言韵味。如下面这段文字:
和谐,是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理性之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沙滩纯净美丽,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街道干净漂亮,当我们听到总理李光耀说——“新加坡只有阳光就够了”,你的心中想到了什么?那肯定是最简单的两个字:和谐。为何他们对自然这样的尊重?为何碧绿的草地萦绕在人们的身边?为何“不许随地吐痰”成为了普通人的自觉行动?只有对自然尊重,才会有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在这则材料中,用了三个“当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排比句式;在分析事例时,用了三个“为何……”,增强了反问的语气;在点题升华时,用了“只有……,才……”条件复句来强化语段的观点。这样打造的特色句式,具有了“亮人眼眸”的视觉冲击力。
让素材更加鲜活亮丽,方法不一而足,但核心只有一个:避免呆板枯燥,尽显语言魅力,更好地阐述全文的中心,这样就能让文章鲜活起来。
高考必考题型展示
典例1
(2015广东高考试卷)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欣赏】
尽赏自然,尽得清欢
广东考生
苏轼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赏春光,流连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何必局促一室之内?品味自然的滋味,亲近自然,投身明丽山水,如画风光尽享生命清欢。
怡情自然之乐,遍赏山水,自古已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渊源。东晋谢公隐于东山而不仕,会稽秀丽山水中,留下他潇然背影,如同凝成一支笛曲,悠然回响于林间。宋代雅士林逋亦曾言:“山水与我情相宜也。”文人墨客总有牵挂心中的山水情怀,山水为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鸣与深长情谊。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从中获得的是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灵的洗礼与灵魂的丰盈。王摩诘隐居终南,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与清风明月共修炼,与花草虫鸟悟菩提。他在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中,品味出生命的浩瀚博大,获得人生的彻悟,再无烦恼困顿,灵魂纯粹而明净。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无法渗透,实则身处其中,便
能获益无穷。喜马拉雅山下的不丹王国,一块藏传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们深信自然有灵,皆与自然和睦而居,在这里只有纯净的山水滋养人心,人们接受明媚阳
光最无私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安宁的笑容。自然,其实触手可及,每个人都能够对话自然,感悟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平静安宁,灵魂自然受到洗礼,这正是自然最美好
的馈赠。
投身于自然,用心去感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心去触摸,身处其中,这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
“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之降视若盛世,按时静赏。原来,当那晨光穿过天幕,仿佛朦胧如蛋壳白的天空,是一天中最新鲜
纯净的时刻。静坐窗前,那是自然对生命的致礼。正如王开玲曾说:“做精神明亮的人。”亲近自然,每一缕晨光的意义,代表着自然的张力与生机。感悟品味,生命接收自然的赠予,岂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明亮乐观的精神美学?
现代社会的纷扰喧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更应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与疲惫,诗意地栖居。王国维曾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世俗浮华,摆脱生活的烦恼与疲惫,投身自然,寻觅生命最纯粹的本色,最本真的格调,尽享尘世清欢。
春风飞扬,春意浩荡,又是一年春光明媚,岁月在春色中苏醒。愿亲近大自然,遍赏春光烂漫,生命芳香弥漫,清欢相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方法总结】
1.锤炼意蕴的要求
①形象鲜明;②语言含蓄;③内涵丰富;④激发联想。
2.打造文句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触类旁通】
(2016·浙江省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点拨】
一个好语段的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
2.锤炼语段的方法
(1)安排好语段结构层次,表意才能鲜明。
(2)综合运用多种句式,说理才能透彻。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善用修辞,增强活力和表现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