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热点题型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全突破(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4 热点题型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全突破(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6 17: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点题型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近三年高考题型一览表
年份
篇目
试题
参考答案
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
《古渡头》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
《鞋》
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②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③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观点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③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2015年全国Ⅰ
《马兰花》
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2015年全国Ⅱ
《塾师老汪》
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相似之处: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不同之处: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2016年全国甲
《战争》
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比鲜明,强化了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2016年全国乙
《锄》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2016年全国丙
《玻璃》
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赔偿是担心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规律总结
小说的探究方向(点)主要是:人物、情节、环境及艺术特点。“探究”其实并不神秘,都指向小说这些常规的东西。
“多角度”与“有层次”主要指以下两方面:
1.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及艺术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论探究点指向哪个方向(或:情节、人物等),都可以在这几个角度、层面内展开。在情节、人物等诸要素内,任何一个角度又可展现为一个个更小的角度。如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高潮是主要的,结局是关键。人物中又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重要人物、线索人物等。这便是“多角度”“深层次”展开。
2.哲学、审美、民族文化背景和心理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文精神关怀。探究题不仅要懂得“技”(如何探究),更要有“识”。这个“识”就是文本背后存在的深刻的“理”,哲学、审美等方面的理。做探究题要懂得这样的“理”,要有这方面的“识”。
高考必考题型展示
典例1
(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体现了六安爷心里的无奈和悲哀。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现代科技对农村产生的冲击,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典例2
(2014
湖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指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洋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城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了,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过去,说:“一个赶马的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么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挽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地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
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会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4.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②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③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④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述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
【解析】任何作品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篇小说采用这种快节奏的写法除了要从三要素角度分析之外,还要考虑表达风格的特色(作品本身)和读者效果。
方法总结(重点)
第一:阅读有道——入情入境,前后勾连
做探究题对应的阅读既要作整体性把握,更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相关文字作深入性研读,防止表层化的粗浅阅读。其关键在于要展开想象和联想,入情入境地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精细地揣摩人物细腻的心理,真切地感受人物跳动的脉搏,洞悉人物的喜怒哀乐。只有读活了在特定情境中人物的鲜活形象,才能充分发掘作品的深刻意蕴。
有时候,尽管展开想象和联想研读了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的叙述与描写文字,入情入境地揣摩了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但依然不能充分发掘出作品的深刻意蕴。原因在于,仅仅研读某一处文字,还不足以把握人物的全貌。这就需要前后勾连地研读文本,要善于从事件发展的全程中、各个不同的侧面中去把握人物形象的立体特征、多面性格;需要纵横联系分析人物,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握人物的行为方式与思想倾向,动态地辩证地分析人物的复杂情感与多重性格。
阅读入情入境,前后勾连,为做探究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答题有径——找出角度,深入思考
面对具体题目还是不知道“角度”与“层次”在哪里。那么,如何去找出“多角度”与“深层次”呢?
1.从题干中找出
有不少探究题,题干已给出了探究的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要紧紧扣住给定的角度探究即可。如2016年全国乙卷第11题第(4)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其中“理解六安爷”“理解小说主旨”就是两个给定的角度。
2.从小说的文体特征中找出
小说是以写人为主的综合艺术,其中情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人物、主题是小说的四要素,这四要素几乎是小说探究题都要涉及的四个角度,所不同的是因题目不同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如果能谙熟此道,就能在做题中获益很大。(当然,还有“艺术技巧”角度)
3.从小说的答题规律中找出
探究题做多了,就能发现一些实用的探究角度与层面。
(1)大中切小。善于在大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再切分出几个小角度,探究的角度切口越小,探究的方向越是明确,内容越容易把握,意蕴越容易发掘。如“人物”角度,可切分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两个小角度,在主要人物这个小角度中再切分成性格的不同侧面等更小角度。记住:探究多角度,角度分大小。
(2)虚实结合。所谓“实”,就是小说实际呈现的内容主旨;所谓“虚”,就是把实际呈现出的内容抽象化、符号化,进入到背后深藏着的意蕴。
(3)双重视角。一是文中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与文外作者两个视角。不少探究题,尤其是句子意蕴探究,这两个人物角度几乎必不可少。二是文内与文外现实两个视角,探究题有时要从社会现实角度切入。
触类旁通
(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数学家的爱情
李伶伶
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
②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79.80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0元和80元能画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开业的咖啡厅在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两个人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部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很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
⑩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
2.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赢得爱情的原因:精于数学计算,为人耿直,乐于助人。
失去爱情的原因:性格偏执,与人交往中缺少理解和沟通。
(2)启示:①处理问题要坚持原则与变通并重,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和沟通。②原则就是原则,这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名师点拨
明类型分层次组织答案
1.对于那些多角度探究题,答案至少有三点。
这三点分别是三个角度、层面,各角度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交叉,角度不要太大或太小,每个要点(角度、层面)都由“依据(对文本分析)+结论”组成。对于那些“深点”探究题(即可以就一点或一个方面探究),答案一般由“观点+理由”组成,重点在阐述“理由”上,“理由”可以在文本内多角度展开,也可以“内引外联”;“理由”部分要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2.常见的探究角度和层面
(1)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角度:①作品的内容层次;②人物;③情节;④环境;⑤背景。
(2)标题类意蕴或作用
角度(层面):标题本身,标题与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联(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就某一角度可以再深入探究,如人物形象角度可分主要人物形象和次要人物形象两个角度。
(3)情节类——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或作用
角度(层面):①情节本身的作用;②表现人物;③表达主题;④表现环境;⑤读者效果。
(4)环境类——探究环境描写作用或人与环境间的关系
角度:①环境自身;②人物;③主题;④人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主观能动性)。
(5)人物形象类——探究人物性格的精神成因和典型意义
角度(层面):①环境氛围;②人物自身性格心理;③情节情境;④时代与现实。
(6)艺术构思类——探究艺术处理的原因或效果
角度(层面):①主题;②人物;③情节;④艺术手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