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3 热点题型二 分析作品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全突破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3 热点题型二 分析作品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全突破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6 17:3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鉴赏
热点题型二
分析作品表达技巧
近三年高考题型一览表
年份
篇目
试题
参考答案
考生现场答案
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
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诗的前两句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后两句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2015年全国Ⅰ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 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016年全国甲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 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规律总结】
题型分类
鉴赏语言类
鉴赏手法类
命题特点总结
1.选材特点:鉴赏古代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言,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括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指出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分析诗歌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2.命题形式:常见的题型有炼字题、炼句题、分析语言风格题三类,炼字题考查频率较高。设问方式主要有“请简要赏析某个字的妙处”“请指出某句或某联巧在哪里”“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等。如2015年高考广东省卷、山东省卷、重庆市卷等都考查了炼字,全国新课标卷Ⅱ、四川省卷等考查了炼句。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考查了诗句比较,浙江省卷考查了炼句,天津市卷考查了炼字。
1.选材特点:鉴赏表达技巧一直是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针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设题,要求考生辨识诗歌所用的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如2015年高考北京市卷要求辨析以声写声的手法、天津市卷要求说明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等。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考查了用典,全国新课标卷Ⅱ考查了铺垫。2.命题形式:表达方式类题中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等)和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的考查较为常见,修辞手法类题一般考查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等,表现手法类题中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动静结合等的考查最为常见,结构技巧分析类题一般考查卒章显志、照应过渡、抑扬等。例如:2016年浙江省卷(叙事特色)、山东省卷(两种修辞手法)、北京市卷(声色兼备)。
命题共性分析
赏析诗歌是从赏析诗句开始的,通常以某一两个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或词语为单位。如果是句子,主要是写景句或抒情句,重在赏析诗词的写景艺术或抒情艺术。切入角度主要有内容角度和艺术角度(表达技巧)。
近三年诗歌中的表达技巧题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前多是主观题,而且题目问题点模糊,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道是答修辞表达方式还是写作手法。好多术语既是修辞手法又是表现手法。
得分点一
判断准确、全面
(一)判断艺术手法如何做到准确
艺术手法的赏析首要的是对所用手法的准确判断,此一步不准,满盘皆输。而如何准确判断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1.准确判断要立足于“网”——平时所构建的艺术手法的知识网络。
要构建的这个庞大、复杂的艺术手法的知识网络应该在一轮复习时建立起来,到了二轮复习,必须不断强化它、补充它、完善它。它是准确判断的基础。
2.准确判断要立足于“读”。
所谓“读”,就是要读懂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尤其要读懂所给诗句的意思,并要联系所给诗句的上下文,只要懂了,就离准确判断不远了。艺术手法赏析表面上是“技巧”“手法”问题,实质上是“读”的问题。
3.准确判断要立足于“关系”。
艺术手法的学问某种意义上讲是“关系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借景抒情是景与情的关系,对比是此与彼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用典是古与今的关系,等等。就是说,我们在判断时要善于抓住诗中材料的不同关系,明白了上下、左右、表里的不同关系,就抓住了判断的关键。
4.准确判断要立足于“审”。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题审清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弄清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才能答得准。如题目问的是修辞手法,就不能答“借景抒情”之类的表现手法;问的是景物描写特点,就不能答景物的特点;问的是颔联,就不能答颈联。
5.准确判断要立足于“分”。
所谓“分”,就是区分易混的艺术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当诗中的情与景一致时,即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一般答“借景抒情”;当相反时则要答“反衬”或者“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当难以区分某小类时,就用大类回答,如明喻、暗喻、借喻,可统一答成“比喻”,正衬、反衬可统一答成“衬托”,拟人、拟物可统一答成“比拟”。另外一些常考而又难区分的手法要认真辨析,如借代与借喻,对比与反衬,烘托与渲染等。
(二)判断艺术手法如何做到全面
1.看清题目要求的数量。
(1)“哪种”与“哪些”:“哪种”只能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哪些”可多答。(2)“主要”与“次要”:“主要”只能答一种,至多两种,且着眼于诗的整体。如问“一联”的手法,不可只看其中一句,而应把两句联起来看。
2.暗考型题目必须要多角度答题。所谓“暗考”,就是题干中有“赏析”“如何”等字眼。
3.形成多角度切入答题的良好习惯。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手法题很少要求只答出一种,因此,要注意保持多角度切入答题的意识与习惯。如果是局部文字(如某句、某联、某片)赏析,则要先“修辞”后“表现”,即先从修辞手法角度考虑,后从表现手法角度考虑;如果是全诗赏析,则要先“表现”后“修辞”。手法很多时要“多中取主”,先写最主要、最明显的手法。总之,答题要严密思考,多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角度。
得分点二
分析到位
艺术手法赏析题,固然在于判断运用了哪些技巧,更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这是得分的关键。如何分析呢?
1.分析技巧运用
这一步分析就是说明是如何运用这种技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比喻,指出喻体与本体;是对比,指出用什么与什么对比;是反衬,指出是什么反衬什么,等等。这种分析方法叫“二分法”。
2.分析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主要有三方面:写景、造境、达情。具体到诗歌中的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内容、主旨、情感角度。这是从句子内容出发,兼顾它在全诗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这是效果分析首要考虑的。
(2)表达技巧角度。一般而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能拓宽诗境,表达更为深广等。
(3)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如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
3.分析忌笼统、空泛
“分析”并不能与“角度”“效果”相并列,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分析”是具体的答题方法,即要能对角度、效果展开分析。“赏析”,“赏”是指“角度”“效果”,“析”是指“分析”,就是把你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否结合文本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是评判赏析是否上乘的重要标准。
高考必考题型展示
类型1
鉴赏手法类
常考题型
常见设问
准确审题
答题要点
修辞手法
1.这首诗(词)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词)句分析其表达作用。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3.诗(词)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1.题干中一般有“修辞”二字。2.题干中一般有“诗句”“某句”“一句”等字眼,修辞是针对语句而言的。
1.明技巧:明确指出诗(词)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重点关注比喻、拟人、借代和夸张)2.释运用:结合诗(词)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3.析作用: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刻画、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的作用)
表达方式(重在描写与抒情)
1.某诗(词)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某诗(词)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试作简要分析。
1.题干中有“表达方式”字样。2.题干中有“描写(描绘)”“抒情”字样。3.题干中有“写景抒情”字样。高考命题人一般在“描写方式方法”和“抒情方法”等方面设题。
1.明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2.释运用:结合诗(词)句阐释该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3.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在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表现手法
1.这首诗(词)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试分析“×××××”诗(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3.这首诗(词)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1.就整首诗(词)而言,常考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反衬、象征等。2.题干中一般有“表现手法”“表现方式”等字眼。
1.明技巧:明确指出诗(词)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重点关注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2.释运用:结合诗(词)句说明诗(词)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3.析作用: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如对形象刻画、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结构章法
1.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2.这首诗(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4.这首诗(词)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
1.题干中一般有“结构”“布局”“线索”等字样。2.题干中一般有“某句”(在结构上处于特殊位置)“运用”“技巧”等字样。
1.明技巧: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铺垫、照应、以景作结、先抑后扬、卒章显志)2.释运用: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3.析作用: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典例1
【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答案】
(1)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
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
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
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方法总结】
1.读懂是前提,结合全诗及具体诗句读懂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及情感。之后再分析技巧。
2.明确以下重点内容:诗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3.进行修辞还原。客观题尤其如此。比照诗句看是否恰切。
实用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手法,修辞手法),如×××,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类型
2
鉴赏语言类
常考题型
常见设问
准确审题
答题要点
炼字、炼句
1.诗(词)中的某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诗(词)中的“诗(词)眼”或“关键字(句)”是哪一个?为什么?
1.题干中有明确的“××”字或“××”句字样。2.题干中有“诗(词)眼”或“关键”字样。
1.明观点:你认为哪个字(词)好。(直接鉴赏某字的此步省略)2.释义明法:解释该字(词)的准确含义,并展开联想把它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若运用了某种手法,须点出运用的手法。3.说作用:点出该字(词)在形象刻画、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1.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2.请谈谈这首诗(词)的语言风格。3.有人说这首诗(词)有某特点,请从语言角度分析。
题干中有“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等字样。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2.列例证: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析效果:指出这一特色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典例2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
题干问的是:“诗的颈联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可见本题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诗歌的语言历来“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要多角度加以剖析,应从形式到内容、由表及里地阐述。此题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认为作“健”“明”好,则联系诗句,分三步解答即可。第一步,解释含义,“臂健”“眼明”指臂膀健硕、眼睛明亮;第二步,将其放在语境里理解,“尚嫌”“犹识”强调尽管岁月流逝,但身体强健,仍识得战阵;第三步,体会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认为“弱”“昏”两字较好的作答也可分为以上三步:“弱”“昏”指体弱眼花,表达了作者虽承认自己年老体衰,但依旧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组织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方法总结】
答题模板
类型一:炼字题、诗眼题
×字用得最好(×字是本诗的诗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释此字在文中的含义),它运用了……的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景、物、人)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
类型二:炼句题
……(解释此诗句在文中的含义),这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出一幅……的画面(联系诗句分析),运用了……的表现手法,烘托(营造)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
【触类旁通】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解析]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方向。
“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是目的,“作了哪些铺垫”是手法,“简要分析”是要求。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清角度。
既然是对曹霸高超画技的铺垫,自应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四句中寻求答案,尤其要抓住其中的描写语言。第二句从一般画工的角度反衬,说明其他画工画马不成功,第四句从玉花骢的神韵角度来反衬,说明真马的神采不易捕捉。
第三步:确定格式,组织答案。
先明确角度,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个要点,采用“结论+分析”的形式,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
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
( http: / / www.21cnjy.com )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名师点拨】
掌握表现手法,运用鉴赏术语。
辨明题干问法。题干一般以“这首诗运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种表现手法?”来直接提问,其变体是“诗人是如何来抒发自己感情的,效果如何?”答题时注意问题的侧重点,明确答题对象,范围。
切实进行诗歌语言训练,内结合具体诗句,外联系类似结构和相似语言点加以分析技巧。
4.2017结尾冲刺把复习简单化,要突出重点。
表达技巧多考描写和抒情。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人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就描写对象而言,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就描写方式而言,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高考试题中常见的测试内容有侧面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摹声摹色、点面结合、渲染与白描、细节描写、欲扬故抑等。
抒情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感情在作品中的抒发,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高考试题中常见的测试内容有直抒胸臆。借物抒枯(托物言志)、借呆抒情、借事抒情、借人抒情、借古抒情、信景交融等。
另外,还要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等。
古典诗词鉴赏中,应主要掌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