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阅读题型特点与命题规律
三年高考题型分布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16年高考卷
2015年高考卷
2014年高考卷
北京
天津
上海
北京卷
上海卷
大纲卷
北京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在母语的屋檐下
湖殇
说起梅花
雪天
张抗抗
听雨
废墟之美
重点语句
√
√
√
√
√
√
√
情感主旨
√
√
√
√
√
结构思路
√
√
√
√
赏析形象
√
√
√
√
√
探究解读
√
√
√
√
√
纵观三年来的高考,
散文试题选用的材料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思想内容深邃,表现手法和语言富有特色的文章;从写作年代来说,大部分是当代作家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共鸣,语言规范,构思新颖,结构严谨,手法多样。
散文阅读的考查,形式上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还是侧重于主观题的考查,也就是主观表述能力的考查,而主观表述能力侧重于对文章组织和结构的考查、对艺术手法中描写的考查以及对主要语句的考查。
2017年的高考题,全国卷从原来的四道题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到三道题,分值由原来的25分降为14分,这样考查的范围相对来说会小,但是综合性很可能会增大。因为试题总量增加,估计难度不会加大。
题型特点
作为高考常考的散文,它的命题题型都有哪些特点呢?
散文语言能够展示丰富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必要手段。准确把握语言是读懂散文的关键,也是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基础,分析语言特色更是检验考生文学修养的有效方法。课标卷非常注重对语言作用的考查,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整体角度考查语言内涵和作用,二是从局部考查语言表达技巧和特色。
思想感情是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命题的热点首先是思想感情的分析概括,其次是对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进行评价探究。
形散而神聚作为散文的主要特征,是散文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查时,以考察结构为重。命题的重心一类是按线索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一类是分析文章标题、开头句段、中间句段或结尾句段在全文中作用的。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记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出题点多为分析概括形象的特点。
命题规律
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深入理解语言,是读懂散文的关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欣赏散文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散文命题时,大多以此为出发点,设置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试题。
常见题型:
1、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妙处。
2、某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某句话的寓意。
二、把握散文的情感主旨。
文学即人学,叙事或抒情的散文最终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了为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因而在阅读散文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作品思想感情----主人公思想或情感变化和文章主旨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有A到B的思想变化过程。
2、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文中内容,表达了谁的什么情感
三、结构思路。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常见题型:
①某段话或某句话的作用。
②标题的作用
③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四、作品形象。形象的鉴赏离不开对情感和主旨的把握。所以出题时一般三者合而为一。
常见题型:
概括某人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某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高考必考题型展示
典例1【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个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紧箍儿”。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紧箍咒”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有删改)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8.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儿”“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6分)
【答案】
17.第一层(第1段):提出全文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成人不自在。第二层(第23段):揭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自由。第三层(第45段):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第四层(第6段):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18.“如来佛的掌心”象征着孙悟空无法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的社会规范;“紧箍儿”象征着孙悟空心甘情愿接受的社会规范;“八十一难”象征着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的障碍。
19.人生的成长是发挥个人能力、收心敛性的过程;人生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完成使命;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到成为”“揭示”成人不自在。第二段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阐述孙悟空在花果山是“自在”的但又不“自在”,会老死,为追求绝对“自在”,走出花果山,“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打破了“社会”规范;第三段说的是由此受到的惩罚,翻不出“如来佛的掌心”;第四段写孙悟空自己戴上了“紧箍儿”,接受社会规范,目的是真正的长大成人;第五写他西天取经中付出和收获,终成“斗战胜佛”;最后一段写“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结合文章题目,可以看出,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观点;二三段是一部分,论述的是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四五段是一部分,踏上社会就得接受规范,要想“自在”就得不断“修心”;最后一段收束全文: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典例2
【2017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文,回答22——27题。(23分)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
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
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计较时间的迟早
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选文有改动)
【链接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2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①昙花(
)
②雍容(
)
③锲而不舍(
)
23.在下面括号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6分)
高兴极了
—>(
)—>(
)—>(
)
24.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5.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4分)
26.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分)
27.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3分)
【答案】
22.(3分)①(
tán
)②(
yōng)③(qiè)
23.(6分)有点心急
心情淡然
欢喜欲狂(每空2分,意对即可)
24.(3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25.(4分)第⑧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各1分);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2分)
26.(4分)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2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2分)(结构上答出“首尾照应”也可得2分)
27.(3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解析】
22.
试题分析:注意读准,尤其注意注意统读字。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统读字”,如此题中的“昙”“锲”。
23.
试题分析:注意是心情变化:心急、淡然、欢喜欲狂。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4.
试题分析:首先答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效果: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6.
试题分析:从内容上: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从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考点定位】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7.
试题分析:注意从昙花的特征引发思考: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结:
2016年北京、上海、天津、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给出的都是散文阅读。其中北京卷考查的内容包括语言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的理解及表达技巧和结构思路。上海卷考查了语言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和结构思路。天津卷主要考查的是作品的语言、结构思路、对作品意蕴的探究。这些题型都是学生备考中的常规题型。
2017年高考对散文的考查,选文、考查点、能力要求等都保持相对稳定,题型应该有所变化。
1.选文情理兼容。近三年命题大都以中外现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为素材,独立成篇,字数约1000。
2.考查重点突出,形式灵活。试题侧重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个性化阅读以及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特别注重对作品语言、主旨的把握和结构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