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与朱元思书》——山水小品——吴均——南朝
B.《五柳先生传》——人物传记——陶渊明——东晋
C.《赤壁》——七言绝句——杜牧——唐朝
D.《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书序——宋濂——明朝
2.下列每组加点字的注音中各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更正于后面的括号里。(4分)
①缥(piǎo)碧
鸢飞戾(lì)天
黔(qián)娄
骈(bìng)死(
)
②叱咄(chú) 负箧曳屣(xǐ) 容臭(xiù)
烨(yè)然(
)
③轩邈(miǎo)
泠(lěng)泠作响
短褐(hè)
晏(yàn)如(
)
④食(sì)马者
相(xiāng)马
绮(qǐ)户
嘤(yīng)嘤(
)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分)
A.通其意
它的
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B.负势竞上
凭借着地势
好鸟相鸣
互相和鸣
C.零丁
孤单的样子
每有会意
体会、领会
D.造饮辄尽
造酒
衔觞赋诗
酒杯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
通
,
②窥谷忘反
通
,
③才美不外见
通
,
④尽其材
通
,
5.解释下列多义词。(4分)
①之
A.或置酒而招之(
)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②许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B.先生不知何许也(
)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默写古诗文。(5分,每题各1分,每题中错一字则该题不得分)
①鸢飞戾天者,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④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二、综合性学习(7分)
8.北国白雪皑皑,南疆鱼米飘香,西部沙漠浩瀚,东海白浪滔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每一片草地,每一朵浪花,都是那样美丽,都是如此神奇,令我们陶醉,让我们流连。让我们搜集相关信息,参与下面的几项活动。
(1)指点江山——地理知识竞答。(2分)
我们常说“三山五岳”,“三山”指的是
、
、
,“五岳”指的是东岳
、西岳
、南岳
、北岳
、中岳
。
(2)妙对对联——识记旅游胜地名联。
请根据已有文字填空。(2分)
①武汉归元寺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
。
②山海关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
。
(3)学当导游——写一段导游词。
如果你是富春江景区的导游,请拟写一段导游词。(3分)
三、阅读与理解(41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请你通过诗中的各种意象来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分)
10.颈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你从这一联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③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
①晋平公:晋国国君。师旷:盲乐师,名旷。②炳烛:点燃蜡烛。③日出之阳:日出时的阳光。④昧行:昏昧地行动。全句的意思是: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
11.找出【甲】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2分)
通假字
本
字
12.请用“/”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日
①计日以还(
)
②如日中之光(
)
(2)之
①录毕,走送之。(
)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③炳烛之明。(
)
14.给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翻译这个句子。(3分)
少
而
好
学
如
日
出
之
阳
壮
而
好
学
如
日
中
之
光
老
而
好
学
如
炳
烛
之
明。
15.两文在揭示求学的道理时所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各说明了怎样的求学道理?师旷采用这种方法来说理有什么作用?(3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6~19题。(12分)
雷州半岛雷滚滚
黄康生
千年雷雨,万里雷鸣。千百年来,雷一直没有离开过雷州半岛的春夏秋冬。
雷州半岛的雷来得比较早。惊蛰未到,春雷就从大陆最南端滚来。“磁、磁、磁”,春雷像条条浑身带火的赤练蛇在云端疾走,翻滚。“咔嚓嚓——”“赤练蛇”夹着白光,凌空炸响。枝丫状的闪电划破天空,炸开乌云,炸裂风谷。闪电的蓝光急遽驰过,咔嚓的巨雷随之轰响,暴雨随即倾泻而下,那雨越下越大,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一片。东西洋田上,螺岗岭边,灯楼角旁,都飞溅起白茫茫的水花。坑凹的红地,寂静的山坡也蓬然松开,欣然染绿。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雷滚过,万物复苏,天地气象为之一新。春蚕在破茧,紫燕在A
(①呢喃;②鸣叫),小溪在B
(①欢叫;②歌唱)。踏着清新的春色,农人戴上草帽,荷上锄头走向田野;小孩光着腚子,夹着渔网跳进江河;山羊涌出圈门,撒蹄奔向山坡;野鸽扑腾翅膀,缀着绯红,飞向菠萝园;松鼠翘起尾巴,披上“貂裘”,箭一般窜进甘蔗林。难怪有人说,春雨、春野、山羊、野鸽、松鼠、农人的纯自然组合,是对春雷的最好注解。
雷州半岛的夏雷来得比较猛。一进入夏季,水桶粗的巨大雷电就频频在半岛上空炸响。(1)“轰、轰、轰”,夏雷像雄浑不羁的野马在天空嘶叫,狂奔,翻飞。
半岛的夏天说变就变,夏雷说来就来。天空刚刚还是烈日炎炎,转眼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随风动,风随雷走。霎时,天空燃起青色的火焰,聚起了紫色的雷海。雷海中,一道道粗大的雷电时而窜出,时而隐匿。天云放电,夏雷张牙舞爪,向天咆哮,(2)一时窜成树枝状,一时滚成圆球形,一时烙成长蛇状。风中有雷,雷中有风,雷电与狂风剧烈碰撞,形成强大的地空闪流。“咔嚓咔嚓……轰……”夏雷突然挥出锯齿形的闪电,撕破昏暗的天,闪亮黑色的地。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夏雷以摧枯拉朽、震撼寰宇般的磅礴气势直刺大地。那可怕而又猛烈的霹雳巨响,震天动地,震慑心魄。整座城市似乎都被包裹在雷电之中。闪电愈来愈猛,雷愈打愈烈,风愈刮愈狂,霎时,天地间雷电铺天盖地,像是万千雷霆在炸响,又像是无尽的山脉在崩裂。满城尽是排山倒海的雷!
很多人都说,雷州半岛的雷最多、最险、最铿锵、最激昂,也最震撼。响雷兆丰年,在雷声中长大的半岛儿女对雷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雷最能滤清大气混浊,最能洗涤山河污秽。
16.请在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A处:
B处:
17.雷州半岛的雷有什么特点?春夏两季的雷又各有怎样的季节特点?(3分)
18.文章第三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3分)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
(2)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0~23题。(9分)
江南的腔调
绿萍
去江南,我大多选择三四月间。彼时,草长莺飞,暖风熏熏,温润宜人。自西一路奔腾的水,到了江南,瞬间撇去波澜壮阔的刚直秉性和奔腾豪迈的气节,大小的河道与湖泊把它抚慰得烟波浩渺且绵柔深长。抬眼可望水的身影从从容容地穿行在广袤田畴和长街短巷之间,或横街扫过,或穿墙直入,或邻街并行,水流和每一处街巷都那么自然地贴合在一起。
船自是水乡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出门第一步是踏岸,归家最后一步还是踏岸。江南最有味儿的乌篷船当属绍兴。石桥旁,几条船一溜排开,黑亮瘦长的船身,船舱覆着半圆形的黑色竹篷,翘起的船头和船尾像弯弯的新月。进了船,船身轻轻一晃,天色霎时黯淡下来,对面的面孔依稀都是旧时光里长衫青褂的模样。
想必,永和九年上巳节,前来赴约修契的风流名士抵临兰亭,似应晨光熹微时乘船从鉴湖口出发,满心欢悦,伴山阴道一路而来,那船也应是乌篷船了。农历三月,正值风清日丽、芳草萋萋,茂林修竹映着先生的宽袍峨冠,先生愈加潇洒倜傥、气宇轩昂。一群性情名流裸足兰溪,进行一场古老而庄严的仪式:以香草蘸水拂洒周身,祈佑驱灾除病。而后曲水流觞、对酒和诗,酣畅淋漓之际,先生泼墨挥毫,留下千古名篇《兰亭序》。序文干净简洁,是极好的;字我却不懂,只看铁钩银划,如侠士舞剑、狂士当歌。
东晋时局动荡、飘摇不定,偏居江南的流风习俗中却自有旷达飘逸的魏晋腔调。那两百年前苏州城中的沈三白寓居萧爽楼的日子真如石上清泉月下松窗那样闲适舒畅。除了身边有芸娘这样善解人意、志趣相投的红颜知己,最喜的还是一干脾性相投之友。聚会上的“四忌”“四取”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忌谈官宦升迁、忌公廨时事、忌八股时文、忌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唯“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可取也。
政治在风流洒脱的江南士子眼中不过是一道符号,他们不处庙堂之高,也没有饕餮盛宴,如梁上燕子,自去自来,性情所至便是纵酒狂歌、抚琴长啸,比起那些在朱门阔院里道貌岸然、正襟危坐的君子们,自在率性得多。没有沉闷迂腐的满腹经纶,摒弃三纲五常的之乎者也。胸腔里的一声仰天长叹,未必是斗转星移间的壮怀激烈,却会是心底最温柔的一低头。
江南的腔调,叫人沉醉。
20.本文主要以历史上两位江南名士为例来表现江南腔调。除了沈三白外,另一位是
。(2分)
21.从文中可以看出江南名士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22.第一段描写江南三四月份景象,表现出这个时节江南怎样的特点?(2分)
2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3分)
四、写作(50分)
24.你一定有过许多同桌、朋友吧,他(她)也许离开了你,远在天涯;他(她)也许就在你身边……但不管是远还是近,都要有心灵的沟通,而书信是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请你给他(她)写一封不少于500字的信。可回忆你们之间的往事,表达深厚的友谊;可交流思想,表达对某种现象、问题的看法;也可以讲述你们之间的分歧,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
一、1.D(应为赠序)
2.①骈
pián
②咄
duō
③泠líng
④相xiàng
3.D(造:往、到)
4.①转
啭
鸟叫声
②反
返
返回
③见
现
显现、表现
④材
才
才能
5.①A.他,指五柳先生。B.的。②A.左右、上下。B.处所。
6.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③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7.①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②不汲汲于富贵
③千里共婵娟
④千里马常有
⑤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8.(1)安徽黄山
江西庐山
浙江雁荡山
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2)①笑天下可笑之人
②长长长消 (3)示例:游客们注意了,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富春江景区。富春江因山青水碧而闻名遐迩,早在古代,吴均便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叹。是啊,瞧那水,清澈缥碧,泠泠作响,水底还有那灵活游动的鱼儿,它们享受这舒适的家园,向人们诉说着富春江的美。再瞧那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置身于此,还以为来到了仙境哩!
三、(一)9.作者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等意象表现出内心的凄苦之情,又以“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表现出乐观豁达的情怀。
10.①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②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能写出一条即可)
(二)11.通假字:支
本字:肢
通假字:被
本字:披
12.(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3.(1)①日子
②白天
(2)①代词,指所借的书
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助词,的
14.加标点: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翻译: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四射);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明媚而艳丽);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也会放出一缕光明)。
15.师旷采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求学的道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作者用自身求学的经历来揭示求学道理。前者说明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后者说明了求学要勤奋、刻苦的道理。师旷采用比喻的方法说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三)16.A处:①
B处:②
17.雷州半岛的雷的特点:雷最多、最险、最铿锵、最激昂,也最震撼。春天的雷的特点:来得比较早。夏天的雷的特点:来得比较猛。
18.描写春雷过后充满生机的景象,突出表现了春雷的作用,突出了中心。
19.(1)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夏雷的猛烈。(2)运用排比修辞,表现出夏雷的瞬息万变和万千姿态。
(四)20.王羲之
21.不问政治,风流洒脱,旷达飘逸,自在率性。
22.草长莺飞,暖风熏熏,温润宜人,水波浩渺。
23.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描绘出乌篷船的形状。
24.附参考作文:
小燕子:
你在他乡还好吗?很想念你啊!
每当想你时,那一幕幕往事便浮现在我眼前。
“大家好,我很高兴来到这个班……”当那如同清泉流淌的清脆声音从讲台上滑入耳际时,我正百无聊赖玩着笔,揉揉惺忪的眼,一抬头便看见了你:笑眼弯弯,穿着碎花白裙,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我心中感慨,这该是怎样清秀的一个女孩?如同璞玉,如同百合花。我一移眼,就轻易看见了窗外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簇拥着,仿佛有一缕缕芳香穿过透明的阳光,钻入我的鼻孔。啊,暮春的金黄。这便是那个暮春的下午,与后来的同桌——你,初次的相遇。
如此耀眼的你,坐在如此平凡的我的身旁。你是你,学习成绩优异,学得轻松,学习起来游刃有余。而我是我,相貌平平,成绩已让我羞愧得难以启齿。你被大群女生围着,谈笑着,眉眼间满是笑意。此时,我的目光像一只小型手电筒射出的一束光,小心翼翼地奢望着,探察着。直到有一天,你伸长了手,作遮阳状盖在我头顶的上方,然后轻拍一下我的肩膀,清清凉凉的声音响在我耳畔。
“皱着眉发呆会很累哟,你笑起来会好看些。”你眼带真诚,散发着一种香气,经过阳光的渲染,你的眼眸更加美丽。顿了顿,你又带点小小的得意,说:“让人把手放在你头顶上的话,你就不会长高了哦。”
我惊诧地望着你,想起自己缩着的身子,于是便像一只小刺猬一样伸长身体。“咯”的一声,小鸟好像都在偷笑我俩那一美好的瞬间。
我俩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有了你的认真讲解,我不再烦心;有了你独特的记忆方法,我不再忧心忡忡。使我生活绚烂的人,便是你。
你温暖的香气,萦绕在我心间,抚平我青春的伤口,如同金黄的花海,绚丽了枯黑的土地。
如今,我也和你一样,成为穿碎花白裙的女孩,眉眼带笑。你现在已不再在我身旁,可看着暮春的田野,我想到,那个花一般的女孩,一直会住在我心里。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祝你在他乡一切都好,永远做一只快乐无比的小燕子!
你曾经的同桌好友:樊小花
2015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