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教师寄语: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 ---海伦 凯勒预 习 案【知识链接】背景链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出生。现当代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诗人,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被人称为“诗坛硬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文章内容结构 (段落划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是我的小学课本。第二部分(第2段),交代父亲带回来很多书。第三部分(第3—9段),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第四部分(第10—14)交代和我的第一本书有关的人和事。文章主旨: 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通过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写作特点: 1、质朴的语言,深沉的情感。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写出了那艰苦的岁月弥足珍贵的父子情、朋友情、与狗的默契和感情。2、朴素的语言,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作者从生活中悟道人不能忘本,苦难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一笔人生的财富。课前学习:自主研读(熟读课文、词义辨析、文句摘抄)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翻来fù( )去 掺( )和 脊( )背 枉( )读 yōu( )默 马鬃( ) 酷( )似 磨蹭( ) qī( )惨 aò( )秘(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温厚: 知书识礼: 酷似: (3)改正下面的错别字粗制烂造 翻来复去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藏污纳沟 2、对课文的初步理解(1)“我”第一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这一本书的难忘之情?找出请写在下面。 3、对课文题目“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第一本书”仅指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B、“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C、“我的第一本书”指父亲给“我”上的第一课。D、“我的第一本书”指“我”和乔元贞的友谊。4、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则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长签字:_____合 作 探 究 案【合作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释疑(一)整体感知 1、作者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哪些人? 事件: 主要人物: 2、文题“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3、这“第一本书”中,你能看出饱含着哪些情意?(小组交流,互为补充、归类)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二)文本探究 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书”中的苦与乐。 2.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父亲?“我”是怎样的孩子?你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 3、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提示: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三)语言赏析 品味下列重要语句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 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一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检 测 案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奥秘(mì) 调教(tiáo) 沙哑(yǎ) 枉读(wǎng)B.脊背(jī) 酷似(kù) 塾师(shú) 红薯(shǔ)C.掺和(cān) 温厚(wēn) 讨厌(yàn) 训斥(chì)D.幽默(mò) 凄惨(cǎn) 欣慰(wèn) 出版(bǎn)2.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小沈阳幽默的表演,满屋子的人哄堂大笑起来。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C.老师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要知书识礼,全面发展。D.在家,我会勤勤恳恳地帮助妈妈做家务;在学校,我会规规矩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3. (原创题)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B.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C.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D.那位朋友再来我这里时,一定请他看看这篇小文,我将对他说:“现在你该理解我的心情了吧”! 4.(2016,临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B.第六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C.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D.5月21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一)课内精段阅读 阅读课文3-9段,回答下列问题1.为何“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问清“半本书”的原委后,为何“深深叹着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亲又为何要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联系全文,这对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的是那半本书?你的理解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3、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点: 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学习难点: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我的第一本书》参考答案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翻来fù(覆)去 掺(chān)和 脊(jǐ)背 枉(wǎng)读 yōu(幽)默
马鬃(zōng)酷(kù)似 磨蹭(cèng) qī(凄)惨 aò(奥)秘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3)滥 覆 襟 惶 疑 垢
2、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1)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书。
(2) 学法指导:紧扣“难忘”二字,标画重点语句。
“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幽默,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21教育网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3、B、“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4、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则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合 作 探 究 案
1、 【交流点拨】事件:分书、修书、送书、转学、人与狗的默契。
主要人物:我、父亲、乔元贞、二黄毛
2、 【交流点拨】“我的第一本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A、父子之情;父亲温和、善良、负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于助人。
B、同学、朋友之情;送书给乔元贞;老师不责罚“我”。
C、人与狗的情趣。
4、 【交流点拨】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我的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21cnjy.com
(二)文本探究
1. 【交流点拨】 “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的贫困,学习条件的恶劣,小伙伴的辍学;“乐”:祖母的幽默,父亲的仁慈,老师的宽厚,大狗、小狗的陪伴,对大自然的感应。
2. 【交流点拨】父亲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位温和、善良、慈爱、有同情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知书达理的旧社会小知识分子。 “我”是一个懂事、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孩子。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提示: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父子之情:父亲发现那本“凄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本”只是叹气,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可见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温和、善良的人,是一个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对孩子负责的好父亲。21·cn·jy·com
友情的珍贵:元贞的家太穷,买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在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同学之间淳厚的友情显得弥足珍贵,温暖人心。
人与狗的乐:是我早已调教好的,只要主人下令,大狗便汪汪叫几声,来一个人狗合演“双簧戏”,给恶劣的生活处境带来一丝乐趣。 www.21-cn-jy.com
(三)语言赏析 品味下列重要语句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 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 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这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2·1·c·n·j·y
【交流点拨】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本”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更指同学的友情、父亲的深情、童年的乐趣,人性中的善良、淳朴。(人生的第一课,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检 测 案
1.A【解析】B项中“脊”应读“jǐ”;C项中“掺”应读“chān”;D项中“慰”应读“wèi”。
2.A【解析】“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与句中“满屋子的人”重复。
3.C
4.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支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理解”互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应在“旅游事业”后面添加“发展步伐”。D项结构混乱,应删掉“看到”或者“让”。
(一)课内精段阅读
1.父亲听说第三名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所以对我这个第二名的成绩产生怀疑,因此板起面孔要考考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这深深的叹气,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3.这表明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也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友谊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乔海:“自小是好朋友”,所以尊重孩子友情是“两个半本”变成“两本书”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4.说明乔元贞从此失学了,一个聪明好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孩子,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我们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5.不仅仅指那半本书,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和同学的友谊。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