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名句默写。(6分)
(1)长风万里送秋雁,
。蓬莱文章建安骨,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3)如画的残阳,常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有借“斜晖”诉衷肠,如“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节] [频]洲”;有以“夕阳”衬游子,如“
,
”。(用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句子填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摒弃(bìng)
晋察冀(yì)
以身殉(xùn)职
狭隘(ài)
B.鄙(bǐ)薄
嫉(jì)妒
强聒(guō)不舍
热忱(chén)
C.骈(pián)进
迥(jiǒng)异
赫赫(hè)战功
调素琴(tiáo)
D.胸襟(jīn)
芥蒂(tì)
清心降(xiáng)火
德馨(xīn)
3.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下面横线上。(3分)
(1)她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她一直心无旁鹜地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改为
(2)在这个案件中,司法者的威信与良知遭到了亵读,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了侵犯。
改为
(3)国内柴油批发价均价出现下跌的同时,也让柴油市场的“油荒”初现缓解迹相。
改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语文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默默奉献,拈轻怕重,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尊敬和称赞。
B.有志向的创作者在亲近观众的同时也引领观众,甚至创造观众,这是所有艺术家的不二法门。
C.有的人把刷牙当做一项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不愿为刷牙多挤出一点时间。
D.当有压力的时候,我们不妨豁达一些,不要斤斤计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应突出个人基本道德的培养。
B.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轿车产销量均比上月下降了0.2倍。
C.面对人口压力,我国正在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
D.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
B.王兴同学近期在校报《学园风采》《文史天地》栏目中发表的两篇文章引起了师生热议。
C.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开幕!”
D.全国道德模范以及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司机等无数最美人物,共同展示着时代新风和道德建设的硕果。
二、综合实践(6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1)~(2)题。
《华西都市报》报道,5月2日上午,网友“RIKASHIN可心”通过微博曝光游客不文明行为,从他上传的5张图片可以看出,“路培国一游”字样分别于2012年10月1日、2015年4月30日出现在武侯祠博物馆的石碑、石兽和石刻上。
(1)针对国人外出旅游到处刻字的现象,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引导国人文明游览,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3分)
(2)针对下列图片中女子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请你观察之后,任选一幅图片,对其中的女子进行劝说,你会怎样说呢?(3分)
图1:一女子正准备捞取观赏池中的金鱼
图2:一女子正蹲在石凳上
三、阅读与理解(4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谈笑有鸿儒(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三五之夜。
A.无丝竹之乱耳
B.何陋之有
C.无案牍之劳形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3.文中认为判断“陋”与“不陋”的标准是什么?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2分)
(三)阅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选段,完成14~17题。(9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节选)
周国平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14.选文第二段中,作者强调“心中充满感动”,结合原文,说说令作者感动的原因是什么。(2分)
15.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精辟的论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论据。选段中作者列举了两个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请你再举出一个事例来。(2分)
16.有的同学说选文中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17.请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人应该怎样才能做到灵魂的“高贵”。(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2分)
善于欣赏别人
陈世旭
①日常生活中,我觉得还是少一点苛求、多一点欣赏的好。
②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他人那里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其内心深处都有被重视、被肯定、被尊敬、被欣赏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实现时,潜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漫漫人生路,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帆风顺。A别人的欣赏和鼓励有时候是一剂良药。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温馨,还能充分地激发人的潜能,去获取更大的成功。
③因此,欣赏别人乃是对别人的尊重和鼓励。
④其实,欣赏与被欣赏是互动的。B一位西班牙学者说:“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人各有所长,也明白成事不易。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⑤一个人总难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这其中也许有别人的原因,但恐怕更多的是自己的原因。只能看到别人的不足,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听到别人成功就不自在,看到别人发达就不痛快;别人活得比他滋润,他心里膨胀的只是嫉妒,以至极力贬低甚至不惜造谣中伤,这其实很蠢,只能为正直善良的人所疏远。这种偏狭最终只会导致自己的性格产生缺陷,使自己陷于孤立和封闭。
⑥人活着其实都不容易。有的人好运连连,别人有的他有,别人没有的他也有。但背后的多少艰辛操劳、难以言喻的苦衷,有几人知道?明星如月,有闪光的一面,也有暗淡的一面,程度不同而已。真正的智者必具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欣赏别人的成功,更欣赏别人苦斗的足迹。在承认别人灿烂的同时,变自卑为自信,变不满为努力,变孤傲为谦逊,变憋屈为振奋,变失意为动力,变简单为练达……尽管最终脚下没有猩红地毯,头上没有耀眼光环,但至少活得自信而不猥琐。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看事,会给自己的生活多添一分乐趣,可以尽可能地忘记种种不快,活得轻松。
⑦也许还该进一步说,仅仅善于欣赏别人并不够,还要善于接受他人的缺憾和不足。有人追求品位,有人安于低俗,有人深沉多思,有人头脑简单,有人学养深厚,有人浅薄无知,芸芸众生,不可能千人一面,谁也没有权力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而蔑视别人的存在。何况我们常见的许多开口闭口不离文化的名流们所谓的“品位”“深沉”“学养”,其实是掩饰其庸俗和不学无术的假象。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作者认为日常生活中“多一点欣赏的好”的理由有哪些?(4分)
20.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一句作答)(3分)
我选
句,采用了
论证方法。作用:
。
21.试赏析第⑤段“这其中也许有别人的原因”一句中“也许”一词的准确性。(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0分)
那个温暖的雪夜
何昌伟
寒风飞雪中,背着简单的行囊,我从车站走下车,一股冷流迎面扑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浑身瑟缩起来。一看时钟已是凌晨3点,街道上灯光暗淡,行人稀少,就连打开门做生意的小食店也打烊了,刚下车的人被早在这里等待接应的亲人接走。车站候车厅里灯火通明,除了一个来回走动的巡警和蜷缩在客椅上打瞌睡寥寥无几的旅客外,宽敞的大厅寂静无声,显得很冷清。我挑了一个位置,打开行李包取出一件厚重的衣服披在身上,准备睡上一会等天亮再赶车回家。
这一场大雪,湘南地段结冰很厚,道路封锁,车辆停滞,很多归乡的游子回家似乎成了一个大问题。接连数日,虽然广州的天气阴转晴空,但买票乘车还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我很庆幸搭上了班车回道县过春节。这时候,一位巡警走过来朝我打招呼:“兄弟,你是从广东回来过春节的吧,你们这趟车怎么晚点这么久?”
他戴一顶大盖帽,披一件军大衣,手持警棍,英俊帅气的脸上显示出一个警察特有的气质和机智。尽管站里人不多,他的眼睛还是不停地扫向四周,注视着这里的动静,时不时有归来进站的汽车。
“看你的样子是感冒了,在广东打工适应了温暖的天气,遇上这冰天雪地有些不适应吧?不如去我的值班室暖和一下,天一亮,我去叫你。”巡警走过来朝我打招呼。
“是的,路上还有余冰未融,车像蜗牛爬行一般开得很慢,比原来多用了四个小时。”我回应着又咳嗽起来,目光停留在这巡警的身上。
我随他去了值班室。值班室很狭小,里面有一张办公桌,一张靠椅,一个热水壶,一个茶杯,一本工作值勤记录册,一盆燃烧的炭火。他帮我打来一脸盆热水让我洗脸烫脚,从抽屉里取出几粒感冒药让我吞下,往火里增加了木炭,让我好好休息,然后,他关上门又出去巡视了。或许是受了风寒,倦意袭来,我一合眼呼噜睡着了。
天亮了,风住了,雪停了,我被车站里的广播声叫醒,我发觉身上多盖了一件厚实的军大衣,这一定是那巡警趁我睡熟后给盖上的,我竟然一点察觉都没有。那盆炭火燃烧得依然很旺,值班室里温暖如春。我站起来做了一个深呼吸,伸了一个懒腰,感觉浑身轻松舒服多了。走出值班室,我的目光寻遍了整个大厅没见那个巡警。
“兄弟,你是在找值班的小何吧,他和我交班回家睡觉了,他走前让我别惊动你休息,你趁早去对面搭回家的班车吧。”另一个巡警走来告诉我。
“大哥,能告诉我他的名字吗?改天,我得来感谢他。”我急切地询问。
“不用客气,这都是小事,就算你当面问他,也不会告诉你的,像这样的小事他做了不计其数。你还是早点回家,赶车要紧。”警察微笑着向我示意。
天空又开始飘起了飞雪,吹来了凛冽的北风。窗外,那飘扬的白雪如银蛇舞蹈,眼前是一片粉妆玉砌、天寒地冻的世界。我想起那位好心的巡警,一股暖流在心中涌起,仿佛春天悄然而至,充满温馨惬意。陌生人的温暖,是寒冬里一团燃烧的烈焰。
22.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3.文章第一段在内容、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24.请概括这个年轻巡警的性格特征。(2分)
25.“那位好心的巡警”仅仅是为“我”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为什么“我”觉得“一股暖流在心中涌起,仿佛春天悄然而至”?(2分)
26.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的“温暖”体现在哪里。(2分)
四、写作(50分)
27.中国有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一直以来,人们对这句话及其包含的人生态度,颇多非议,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以“我看‘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1)对此可以酣高楼
中间小谢又清发
(2)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C(A项“冀”应读“jì”;B项“嫉”应读“jí”;D项“蒂”应读“dì”,“降”应读“jiàng”)
3.(1)“心无旁鹜”的“鹜”改为“骛”;(2)“亵读”的“读”改为“渎”;(3)“迹相”的“相”改为“象”。
4.A(“拈轻怕重”的意思是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与句意不符)
5.D(A项语序不当,应将“培育”与“践行”互换位置;B项下降不能用倍数;C项成分残缺,应在“人口老龄化”后加上“行动”)
6.B(将两个书名号均改为引号)
7.(1)示例:①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②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2)示例:图一:阿姨,你好!这池中的小金鱼确实可爱,也许你太喜欢它们了,所以想从中捞取一些,但这样做一是太危险,二是这池中的金鱼是让你欣赏的,是不能捞取的。我想,还是让小金鱼自由快乐地生活吧,不要打捞它们。图二:阿姨,你好!你也许忘了,这石凳是供人坐的,可是你现在却改坐为蹲,你是舒服了,石凳会不同意的。你还是坐在上面吧,那样石凳会竭诚为你服务的。
8.C (改为“以霜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9.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10.(1)出名(2)指示代词,此,这(3)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大儒,博学的人
11.D(A、C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D.和例句都为“结构助词,的”)
12.(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13.文中判断“陋”与“不陋”的标准不是房子本身,而是居住在房子里的人的道德是否高尚。(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略)
14.为这位少女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全神贯注地读书,保持着纯正心灵的追求而感动。
15.示例:如“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
16.不能。该段从反面论述了人在年轻时容易被诱惑以致灵魂日益萎缩空虚,从而论证了论点。并表达作者的期望。这样论证结构很完整。
17.示例:有思想;有丰富的精神财富;有一种纯正的追求;有自己的内心世界。
18.善于欣赏别人或生活中要多一点欣赏。
19.①欣赏别人乃是对别人的尊重和鼓励。②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③欣赏别人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④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看事,会给自己的生活多添一分乐趣,可以尽可能地忘记种种不快,活得轻松。
20.A句采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欣赏和鼓励别人的重大作用——能给人以抚慰、温馨,还能充分地激发人的潜能;化抽象的道理为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B句采用道理论证。引用学者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欣赏与被欣赏是互动的,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增强了说服力。
21.“也许”表示估计、推测的意思,论述了人总难与别人相处,可能有别人的原因。语气委婉不绝对,使表达更为严密,更为全面。
22.雪夜,受了风寒的“我”在车站等车,一个年轻巡警主动给“我”提供驱寒、暖身之处,令“我”感动不已。
23.内容上:环境描写,交代大雪纷飞的天气带给“我”的影响,烘托“我”生病时凄清孤独的心情,为下文巡警的帮助做铺垫。结构上:引出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4.尽职敬业,帮助他人,富有爱心,做善事不求回报。
25.(1)他在“我”最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打动了“我”的心;(2)他的善举感染了“我”,让“我”明白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要出手帮助他人。
26.(1)那个巡警为“我”提供暖身之处;(2)那个巡警微小的善举,在寒意渐浓的季节温暖人心。
27.例文引路:
我看“这山望着那山高”
◎米
敏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尽皆知的一个熟语,常被用来比喻得陇望蜀、见异思迁的处世态度,一直为人所摒弃。但从新时代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我们会发现它正反映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有其可取的一面。
有人说,人生就好比是登山。这种说法虽不新颖了,但比喻却十分恰当。在登山过程中,停滞于山脚下就望而却步的人是不多的,但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表现在经过一番努力,有了一定收获之后的人生态度:有的故步自封,安于一隅;有的锐意进取,不断地以终点为起跑线,看到了“那山”更高。假如他故步自封,他就无所收获;唯其锐意进取,才能够不断完善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就,从而铸就生命的另一片辉煌。
我们都不会忘记,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1960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过五关斩六将,登上冠军领奖台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已是世界冠军了,平生壮志已酬。”错也!正是这种“小富则安”的思想,使他不能像庄则栋那样蝉联三届世界冠军,创造更多奇迹。而居里夫人在得到诺贝尔奖后,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很多人劝她“该休息了”。然而,居里夫人认为:“我一生的幸福就是不断地奋斗!”正是不甘满足的心态的激发,才有了钚元素的发现,才有了她对全人类又一次伟大的贡献。梁凤仪,这个香港商界女强人,当年因引进菲佣而声名鹊起,后不安于商场的成功,创作了大量小说。做到这一步已很不容易,然而她仍不满足,后来她又亲自导演将作品搬上银幕。今天,当我们看着《归航》、《昨夜长风》这些电视剧时,是否听到了她的“我永不满足”的呐喊呢?
由此可见,“这山望着那山高”受到的贬损其实是传统因循守旧思想的体现。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应当改变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公正态度,在登上“这山”的山顶后,不妨迈步登上“那山”更高的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