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完成(1)~(3)题。(6分)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 )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 )……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反,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jǔjué( )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chóuchàng( )中升华出憬( )悟,乃至于酿( )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采。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jǔjué( )
chóuchàng( )
(2)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2分)
侥( )幸
驾驭( )
憬( )悟
酿( )出
(3)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 它。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 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3)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或黑色的土壤,我都将 地热情地生活。
A.
品尝
随意
顽强
B.
品味
随便
坚强
C.
品味
随意
顽强
D.
体会
随便
坚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名不见经传的24岁的刘天佑力挽狂澜,成了夺取金牌的英雄,打出了最高分598环的成绩。
B.暑假里,小明打算去一家图书馆打工,既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又能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真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C.今天,我们要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继承先祖的文明,矢志不渝,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
D.香港电影之父邵逸夫去世了,但他的那些永垂不朽的经典影片,仍然牵动着人们的灵魂。
4.下面一段话的句子顺序被打乱了,重新排列后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④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⑤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⑦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A.③⑦④②⑤⑥①
B.③①⑦④⑥⑤②
C.③②④①⑦⑥⑤
D.③⑦②①④⑥⑤
5.下面的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2分)
A.“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B.我的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在风中旋转着沉落……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D.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
6.文学常识填空。(6分,每空1分)
(1)《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宋濂,字 ,号 , (朝代)文学家。
(2)《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 写的一首诗,其中的诗句“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了他《自嘲》中的一句“ ,
。”
二、综合实践(6分)
7.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请你完成(1)~(3)题。
(1)为了这次研讨会,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分)
(2)日前,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从内容看,“十条规定”的要求非常严格,其中包括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低年级不统一考试、全面取消百分制等。此规定一出,立即在市民当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争议最大的要数“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和“规范考试”这两条。不少家长认为,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不留家庭作业的话,仅仅靠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那些汉字、加减乘除、英文单词,课后不记忆的话,担心学生掌握不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发表你的意见。(2分)
(3)研讨会上,老师阅读了一则材料,要同学们简谈自己的看法。(2分)
材料:12月23日,互动百科联合中国文化促进会、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移动手机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搜狐新闻客户端共同发布了2013互联网十大热词及年度汉字。“中国梦”“土豪”“雾霾”“中国大妈”“单独二孩”“斯诺登”“比特币”“嫦娥三号”“房姐”“大黄鸭”入选2013年互联网十大热词,“法”成为2013年年度汉字。
听了这则材料之后,请从2013互联网十大热词中任选一个,简说它的含义。
选词: ,含义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9.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写出诗句的含义。(4分)
画面:
含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
B.礼愈至(周到,周全)
C.日煮粥一釜(白天)
D.馈以佳肴(赠送)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断齑数茎啖之(代腌菜或酱菜)
D.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归告其父(他,指范仲淹)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1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2分)
选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不超过8个字)
共同点
甲
宋濂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2)
乙
范仲淹
(1)
14.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三)阅读《散步》选段,完成15~17题。(9分)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选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6.选段末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3分)
17.下面是2014年央视春晚上的一首歌《时间去哪儿了》的一段歌词。结合选文,简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3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四)现代文阅读。(17分)
扬起的巴掌(9分)
尤 今
①这是发生在我童年的一件小事。我的爸爸或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小事对我的一生有着莫大的影响。
②那年我九岁。一天,我坐在靠门边的桌前写大字。门铃响了,爸爸去开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③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又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爸爸极力克制却仍然无法压抑的喊叫声。
④门外的爸爸,眉、眼、鼻、唇痛得扭成一团,好像连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他把十根手指怪异地缠来扭去。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爸爸即刻愤怒地扬起了手,想扇我一个耳光,但是,不知怎么,他的手掌还没有打到我的脸上,便突然放下了,我仅仅感受到一阵风而已。
⑤邻居以责怪的口气对我说:“你太不小心了!你爸爸刚才手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用力关门……”
⑥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⑦我偷偷瞅爸爸——他铁青着脸,搓着手指,没有看我。
⑧十指连心,爸爸此刻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我所关心的、所害怕的,是爸爸到底会不会再扬手打我。
⑨当天晚上,爸爸的五根手指肿得很大,妈妈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爸爸对妈妈说:“我实在痛得很,原想狠狠打他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门框处的,错在我,凭什么打他?”
⑩爸爸的几句话,给了我受用毕生的启示。谢谢您,爸爸!
(选自《读者·校园版》)
18.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2分)
19.第③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猛地”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21.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爸爸的几句话,给了我受用毕生的启示。”下面对“启示”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遇事要冷静分析,不能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作决断。
B.多从自身找原因,做个负责任的人。
C.做事要细心,粗心是要惹祸的。
D.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梦想永远在路上(8分)
朱 晖
①1933年,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黑人贫民窟。二战期间,芝加哥经济萧条,黑帮林立,街上每天都有斗殴和抢劫事件发生。他厌恶这一切,经常会对着天空中往返穿梭的飞机发呆。他想知道,这些飞机飞向何处?外面会有更美好的世界吗?
②他问父亲:“我为什么不能飞?”父亲说:“你没有翅膀。”他很沮丧,父亲又说,“孩子,只要有梦想,你也能飞。”
③一切的改变缘于一架钢琴。一天,他和小伙伴闯进了一家军械库玩。鬼使神差般,他走进一间小屋,黑暗中一架立式钢琴将他的视线牵引了过去。他走过去,缓缓坐下,手指轻轻触摸那些琴键。那一刻,他热血沸腾,“我的心从此寻找到了一生的方向,那就是音乐。”那年,他1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歌手。
④二战后,他随父亲搬到西雅图市,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旅。由于小号吹得非常出色,他逐步赢得了和爵士乐高手同台演出的机会,继而又实现了另一个突破——全美巡演。那年,他20岁,他的梦想是唱响整个欧美。
⑤当美国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壮志时,他继续“迁徙”,来到了世界艺术之都——巴黎。除了演出,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作曲、配乐样样都令他兴趣盎然。那年,他3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全能的音乐家。
⑥再次回到美国,他开始进军好莱坞,并且迅速成长为好莱坞大腕们争抢的配乐大师,先后八次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40岁那年,他的梦想是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大师。
⑦或许是过多地透支了健康,41岁那年,他得了动脉瘤。医生建议他做开颅手术,手术成功率很低,但要活下来,必须冒险去做。所幸,他挺过了这一关;不幸的是,由于手术后颅骨镶嵌了钢夹,他再也不能登台演奏了。人们都以为,他会一蹶不振,但他没有,反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一项新的工作中。他为一名黑人男孩制作专辑,结果唱片畅销全球,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唱片。那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天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他邀请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紫色》,大胆起用了一位毫不知名的黑人女演员。这个女孩叫奥普拉·温弗瑞,后来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50岁那年,他的梦想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⑧此后,他在演艺圈的影响力无人能比。他曾汇聚全球百名当红歌星,演绎歌曲《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被称为20世纪最有意义的歌曲,共筹得5亿美元善款,全部用于非洲赈灾基金。从这首歌开始,他坚持身体力行,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慈善事业上。60岁时,他的梦想是慈善。
⑨2008年,他与季羡林、何振梁、李安等各界人士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顾问,先后多次来到北京,忙碌了好一阵子。奥运会结束后,记者问他,北京奥运会哪一点令你印象最为深刻?他脱口而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也代表了他现在的梦想。此时,他已年过70。
⑩他叫昆西·琼斯,被誉为西方现代音乐的教父。有人问他,你早已功成名就,为何从不停下脚步?他说,因为我的梦想永远在路上。
2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叙述琼斯和他父亲的对话?(2分)
2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人们都以为,他会一蹶不振,但他没有,反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一项新的工作中。
(2)他曾汇聚全球百名当红歌星,演绎歌曲《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被称为20世纪最有意义的歌曲,共筹得5亿美元善款,全部用于非洲赈灾基金。
24.整体感知课文,你认为琼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2分)
25.你认为文章的题目“梦想永远在路上”的含义是什么?请从现实生活中再找出一两个拥有梦想而成才的例子,加以说明。(不少于50字)(2分)
四、写作(50分)
26.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阔……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一个人,一朵花,一棵树,一只动物,一个故事,一首歌……或许都会让我们心泛涟漪,产生独特的感悟。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咀嚼
惆怅(2)jiǎo
yù
jǐng
niàng(3)反-返
采-彩
2.C
3.B
(属望文生义,应为“一举两得”)
4.D
5.D
6.(1)景濂
潜溪
明初(2)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1)确定话题,收集资料,拟好发言稿或发言提纲等。(2)示例:此规定还是为了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当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们轻松、快乐地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要做到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就要求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有能力掌控课堂练习量。(3)示例:①“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②“土豪”原指有财有势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现泛指现实社会中富而不贵的群体。
8.低沉
高昂
9.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含义:预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0.
C
(每天)
11.D
(“归告其父”中“其”,指“留守的儿子”)
12.(1)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还是有所获。(2)我现在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
13.(1)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2)家贫苦读
14.言之成理即可。(1)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与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2)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的,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人家的一份好意。
15.景物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的生活。
16.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承担着重大的使命。
17.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对父母的起居、衣食、劳作都要悉心考虑,周到安排,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安度晚年;对父母讲话应有尊称,口气要温和亲切;与父母长期分离应写信或打电话,问候父母的起居和身体状况;要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随时褒扬父母对自己的恩赐等。
18.“我”小时候不小心关门,夹伤了爸爸的手指。爸爸很痛很生气,但终于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而是认为自己不该把手放在门上能夹到的地方,原谅了“我”,这让“我”从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19.不能去掉。用“猛地”一词来形容“推”,突出了“推”的强度和力度之大,与下文父亲的手指受伤严重相呼应,为后面的故事发展进行铺垫。
20.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受伤后极度痛苦的情状,与下文父亲舍不得打“我”形成鲜明对比。
21.
C
22.通过叙述琼斯小时候和父亲的对话,说明琼斯自小就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孩子。而正是他父亲的一句“孩子,只要有梦想,你也能飞”,使得他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坚持下来。
23.(1)“反而”一词,表现了琼斯在遭受人生的巨大不幸之后,出人意料的坚强与乐观。(2)“全部”一词,说明了琼斯对公益事业是真正出于内心的,是没有任何自私自利之心的。
24.开放性题目。示例:琼斯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梦想并不断追求梦想、超越自己的音乐家。从他的身上,我懂得了人应该拥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超越梦想。
25.开放性题目。“梦想永远在路上”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拥有梦想,并为之而努力,当实现梦想之后会产生新的梦想,不断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举例:海伦·凯勒因拥有渴望光明的梦想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盲女作家,并且不断奋斗着。贝多芬因有追求音乐的梦想而演奏出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等,并且在音乐道路上一直不停地奋斗着。
26.略。
【参考译文】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并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但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惊讶地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是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地再吃下这些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