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6 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6 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3-17 17:3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例3.(P99.)
教学目标: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
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瓶矿泉水,三个透明的量杯,其中一个装满牛奶。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都喝过牛奶吧,瞧,乐乐也喜欢喝牛奶。
教师呈现乐乐和牛奶的多媒体图片。
教师:乐乐在喝牛奶的时候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出示问题: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点凉,就兑满热水。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探究新知
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教师: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整理:
第一次:一杯纯牛奶,喝了杯。
第二次:兑满热水,又喝了杯。
问题: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一共喝了多少杯水?
(设计图意: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通过阅读与理解,呈现对已知条件和问题进一步梳理和内化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表述,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第深入理解题目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规范表述,将生活中的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问题。)
探索交流,分析与解答。
演一演。
教师:谁能将题目中的意思,用老师提供的教具来“演一演”。
(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三个透明的量杯,其中1号装满牛奶,2、3号杯为空杯。)
(1)
(2)(3)
一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提示: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两次喝掉的分别放入2号和3号杯中。
第一步:将1号杯中的半杯纯牛奶导入2号杯。
第二步:将1号杯注入水,注满为止。
教师适时提问:这时1号杯里装的是什么?
第三步:将1号杯中的半杯液体导入3号杯.
画一画。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这个过程你可以怎样记录下来?先独立操作,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说一说。
下面谁能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向大家来交流一下。
预设方法一:
第二次喝的
学生解释方法,并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是否需要补充。
预设方法二:
学生解释方法,并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是否需要补充。
预设方法三:
第一次:
第二次:
学生解释方法,并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是否需要补充。
(4)写一写。
教师:通过刚才的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现在你知道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请你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杯的一半是______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______杯,
水是_______杯。
一共喝的纯牛奶:_______
水:__________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在组内交流中学生能够利用画图、语言表征等方式,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全班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画图、文字标注的方式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帮手。)
回顾与反思。
检验。
教师:我们做的对吗?可以怎样来检验呢?请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汇报:我用“喝掉的+剩下的是否等于原来的”来检验。
一共喝的:纯牛奶是杯,水是杯。
剩下的:纯牛奶是
杯,水也是杯。
杯子中一共倒入的纯牛奶是1杯,水是杯。
因为,纯牛奶:+=1(杯)
水:
+=(杯)
所以,我认为这样解答是正确的,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
反思。
教师:回顾整个题目的解决过程,同学们想一想,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第二次喝掉纯牛奶是多少杯,通过画图、操作我们发现第二次喝掉的是杯的,也就是杯。
教师:那这个“
杯的,也就是杯”,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利用了什么知识?(利用了分数的意义)
小结。
通过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还有什么疑问?你是采取了怎样的方法来思考的?
巩固练习
画一画,算一算
李大伯有一条绳子,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这时剩下的绳子是原来长度的几分之几?
解答:
1--=
课堂总结
在今天的这节课上,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的?你有什么好方法?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对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及检验的方法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