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毛泽东诗词二首》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毛泽东诗词二首》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6 20:11:45

文档简介

《毛泽东诗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生字,流利的朗读诗词,背诵诗词。
2.理解诗意,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让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借助搜集的资料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感受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课下搜集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长征之难,使学生进入那一段悲壮的历史时空。
2.通过阅读资料,借助工具书,经过反复朗读,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及想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的交流来理解体会诗词的意思和情感。
2.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纪录片。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3.歌曲《长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畅所欲言,教师调控,补充。
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压榨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1课去感受领袖的风采。
板书:21《毛泽东诗词二首》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忆秦娥·娄山关》
1.初读全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词大意。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实例,借助工具书弄清每句诗的大意,教师不要逐句的讲解,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说。
(3)注意个别词语:“霜晨月”、“马蹄声碎”、“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在小组中的交流。
2.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1)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大家知道这首诗写了红军顽强勇猛的豪迈气概,那些地方体现了红军的环境恶劣和地势的严峻?
那么请大家再读课文,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
(3)汇报自学:学生共同理解词意,老师可适时指导,强调重点部分:
①“西风烈,长空燕叫霜晨月”,“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点明了红军进军的时间、气候、环境”。西风、长空、雁群、霜晨、冷月,五个名词衬托出一种凄冷的气氛,不仅让人感觉到战事的严峻。“马蹄声碎”说明走在崎岖不平山道的红军马匹之多和红军行军之急,“喇叭声咽”是说在西风的呼啸声中,迂回曲折的道路上红军的军号声时断时续。时隐时现,写出红军行军时的紧迫的纪律的严明。
②上半阙的情感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下半阙写红军傍晚跨越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它的基调是乐观豪情的,令人振奋。
③你怎么理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从头越”?综合要点:一个“铁”字充分体现雄关的坚不可摧,“越”字形象的表现了红军翻越时的雄姿,表达红军再次跃过娄山关的胜利豪情。
④有的同学认为“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它还包含了诗人的某种感情,你认为是什么呢?
3.播放长征歌曲,以唱代诵
播放歌曲,给学生创设氛围,让学生再次回忆那感人的年代。
让学生通过特有的氛围牵动记忆表象,点燃思维的火花,诱发联想。
4.再读课文,感受意境
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毛泽东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放声朗读吧,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先自由练读,指名读全诗,配乐朗读。
(二)学习《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它是毛泽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志在长征胜利结束时所写,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弛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1.初读全诗,自学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全文主要写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借助注释理解,也可以小组解决,出示词语:
长征

逶迤
乌蒙
磅礴
铁索
岷山
(2)展示学习情况
指名读文,学生互评,理解个别词语。读音注意“礴”,练习薄的“薄”加上石字旁,读“bó”,”磅礴”的“礴”。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在读文中巩固了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1)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知道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那么请大家再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知道了难和不怕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
3.教师预设
(1)从远征和万水千山看出长征路途的遥远,从不怕和只等闲看出红军战士蔑视困难。
①理解二万五千里的长度,出示长征路线图
②这么遥远的路途,红军战士却说不难,很平常,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学生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
③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指名有感情朗读。
(2)从“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感受到了长征路途之险之难。
①出示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
②讨论: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读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3)从金沙水拍云崖暖,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渡桥横铁索寒感受到红军在长征中经过了无数次战斗,牺牲了无数战士,长征不仅苦,而且难。播放相关影片,并读出第五、六句诗。
(4)从最后两句中感受到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图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情感。
4.同学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只等闲。你们愿意听一听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吗?播放歌曲,歌曲配有一些长征画面,听了这首歌,看了这些画面,请你闭目回味回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要急切地表达?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让学生通过特有的氛围牵动记忆表象,点燃思维的火花,诱发联想。
5.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放声朗读吧,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先自由练读,指名读全诗,配乐朗读。
三、总结结论
《忆秦娥·娄山关》写于娄山关激战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全文描写了红军越过娄山关,并向遵义进军的情景,反映出红军顽强勇猛的豪迈气魄和无坚不摧、无攻不可的战斗雄姿。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所写的,全诗生动的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虽只有短短五十六个字,却用红军跋涉的脚步把千山万水串在一起;这首诗记录的时空内涵虽只有一年的跨度,却有着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沉重和遥远。
四、课堂练习  
1.《忆秦娥·娄山关》上阙从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继续背诵。   
3.读读收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六、板书设计
              21忆秦娥·娄山关




迈步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长征
             
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岷山千里雪《毛泽东诗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词的意思,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下搜集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长征之难,使学生进入那一段悲壮的历史时空。
2.通过阅读资料,借助工具书,经过反复朗读,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及想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的交流来理解体会诗词的意思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长征精神”,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要以朗读为主要手段,理解诗词的意思。
2.体会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
2.学生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
(1)师:同学们,第21课我们要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两首诗词。你们了解毛泽东主席吗?
(2)同学们交流课下搜集的材料。教师参与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了解写作背景
有条件的可以提前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长征的纪录片、故事片,演唱长征歌曲,以增强学生对长征的了解。
(1)师:这两首诗词,都是描写长征的,你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长征吗?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师生交流,教师还要系统地把长征简单地讲述一下,为下面两首诗词的教学打下基础。
(2)据最新可靠资料,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之战的经过是这样的:“红军二渡赤水,24
日攻占桐梓,25
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敌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3000
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由此可见,娄山关之战包括了25
日夺取娄山关和26
日坚守娄山关两个战斗阶段。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迸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为词牌名,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忆秦娥·娄山关》
1.初读诗词,整体感知诗词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词,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出示词语:
娄山关


马蹄

喇叭
苍山
残阳
(3)指名读词,教师及时发现读错的字间或读错节奏,教师指导后,再请多个学生阅读。以使学生把这首词读准确。
(4)读完这首词,你有什么感受?师生交流,捕捉学生对词的感受能力。
2.品读诗词,理解意思,体会情感。
(1)中心话题: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联系你对长征的了解,借助你的工具书,理解每句词的意思,想一想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3.教学预设:
(1)上阕的意思是:凛冽的北风一阵
( http: / / www.21cnjy.com )阵吹来,呼呼地响,吹动着红军战士那单薄的衣裳。在这样满是白霜的早晨,战士们紧张、急速地向娄山关进发。战马行进在险峻的山路上,发出杂沓凌乱的声音。凄清的军号声在山间回荡,时断时续,与天空大雁的叫声相为应答。
师:此时此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说出,当时的时间是拂晓时刻,还能看到天边的残月。气候是非常冷,还刮着西北风。环境是险峻的山路,非常危险。
师:此时此刻,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风声,马蹄声,行军的脚步声,那多快,那么急,还听到了军号的声音。
师:你是如何理解“碎”“咽”的?
“碎”“咽”二字,曲折传神,贴切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非身历其境者不能写出。地势凹凸不平,民谣称为“地无三尺平”,再加上崎岖的山间石径上结了一层寒霜,马儿不能放步奔跑,必然马蹄杂沓,步伐零乱,而当时红军也没有多少马匹,走起来零零碎碎的,在山谷中更有细碎杂沓的感觉。“咽”,本指声音硬塞而低沉,这里形容在凛烈的西风中传来的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断续相闻,犹如呜咽,显得十分悲壮深沉。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上阕。
师:现在,你的心情如何?感受非常紧张,心里很抑郁。
师:上阕的写景,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托无声。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展现了美丽而带几分悲壮的如画境界。虽然没有一字说到人,听不到一点人语声,但写了人的活动,写了人所听见的声响,既显得句句有人在,又创造了一种肃穆的行军气氛。的确让我们有一种阴沉抑郁的感觉。毛泽乐曾自注此词曰:“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上阕词中有两个“霜晨月”,这是词调本身所要求的复迭。
(2)下阕的意思是:不要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关坚如钢铁,我们英雄的红军又一次将它跨越。登上娄山关关口,放眼远眺,起伏的山峦向远处铺展开去,犹如大海的波浪,壮阔无比;如血的残阳挂在西方,将万里河山浸染得更加壮丽。
师:下阕写的是过了娄山关的所见所感。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在感慨什么呢?
生:作者看到了山,看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残阳。师:那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残阳?生:连绵起伏的山像大海一样,残阳像血一样,把山河染红了。师: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生:比喻。师:这两个比喻十分奇特,又非常生动贴切,且富有象征意味。它体现出了要付出多少的流血牺牲,才胜利越来娄山,也巧妙的暗示了娄山关的战斗激烈。那,娄山关之战又是如何的激烈,你们能想像到吗?生:娄山关之战特别激烈,从“真如铁”就能看到了,娄山关像钢铁一样坚固,红军过娄山关一定不容易。但是,娄山关在红军眼里并不算什么,它是抵挡不了英勇的红军的。一个“越”字,也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激烈的场面。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红军的英勇和对困难的藐视。师:从哪看出来的?生:“漫道”,漫道就是不要说的意思。师:那作者在感慨什么呢?作者在感慨战征的激烈,在感慨红军的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又在感慨革命前途的无限光明。
师:其实,“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诗人心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这样一层意思。“而今”和以往相比,大不相同。革命前进的征途上艰难险阻重重,以前错误的领导虽然使革命和红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但只要确立一条正确的革命路线,就是从头做起,重头再来,也一定能取得胜利。
师: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下阕。
(二)《七律·长征》   
1.让我们接着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感受他那博大豪迈的胸襟,走近长征,感受那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2.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毛主席回顾长征走过的路程,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而且还亲自向红军战士朗读了这首诗。
3.教师范读,介绍文体,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1)介绍文体。同学们,读这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是感觉和我们以前学的诗词都不一样?这首诗的体裁是七律。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间,把握节奏。
(3)读这首诗,你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4.品读诗词,理解意思,体会情感。
教学预设:
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诗中蕴涵了一种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慨。“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把困难看作是平常的小事,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这一句是全篇的纲领。以静写动,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但这些都不被红军放在眼里。多么英勇的气概呀。
第二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的大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畏的英勇气慨。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的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极大的反差之间,显示的是红军的伟大。“腾”与“走”则运用了拟人化的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使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总:红军就靠着自己的双脚,行走在这跨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省、峰峦起伏的五岭上,越过了这巍峨高大、山势陡峭的乌蒙山,走出了13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多少的艰难险阻,在我们红军的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第三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从这句话感受到了红军的不畏艰险的英勇气概。
师:这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在这句话中有一对反意词。“暖”“寒”,你们是怎样理解的。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面?
师:1935年5月有,红军主力在毛主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领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要到达金沙江畔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远远望去,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飞溅起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轰的巨响。正是:金沙江水浪滔滔,两岸峭壁插云霄,巨浪翻滚几丈高,船行水上一叶漂。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封锁各处海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你们说,面对汹涌的江水,狡滑的敌人,红军要渡金沙江怎么办?红军是怎么巧渡金沙江的呢?但是红军战士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在听老师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们心情里怎么样?这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现在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云崖暖心里暖。
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大渡河是天险,敌人满以为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但是天险也被红军逾越了,那毛主席为什么又说“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
“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师:诗中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一“拍”一“横”以动写静,极具气势。此时,你们是否也真切地体会到长征中红军不畏艰险的英勇气概了呢?
第四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惊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言开。
师:你能想像此时此刻是怎样的场景吗?红军的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
总:如果说翻五岭,走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翻过雪山带给敌人的又是什么呢?
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能不让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胜利的喜悦吧。
三、总结结论
作者用凝练的诗词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让我们再到诗中去感受吧。学生自由地、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
四、课堂练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娥(wǒ
é)
娄(lóu
lǒu)
啼(dí
tí)
咽(yān
yè)
2.解释词句的意思。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3.辨字组词。
娥(
)
娄(
)
蹄(
)
咽(
)
峨(
)
搂(
)
帝(
)
因(
)
4.读诗句,谈感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诗词。
2.阅读有关长征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21《忆秦娥·娄山关》
上阕:西风


马蹄
喇叭
下阕:雄关漫道
苍山
残阳
《七律·长征》
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
三军过后尽开颜
乌蒙磅礴
大渡桥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