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 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 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3-19 09:4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1,水火箭在发射时,不停地用打气筒往火箭中打气,通过一个自行车的气阀门,让空气进得去出不来,逐渐增大“动力舱”中的气压,待到气压增强到一定程度后,火箭中的“高压水”就会冲开密封塞,高速喷射而出……刹那间,“唰”的一声,水花四溅,一道强大的水柱将火箭猛烈地推到了天上,如果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如果所受的力突然消失,则火箭将(

A.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向下运动
C.立刻静止在空中
D.慢慢上升,逐渐静止
2.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3.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2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图3中的(  )
4.如图4所示,小阳和小超一起坐在爬犁上在水平冰面上匀速直线滑行,小阳怕撞上前面的人,急忙跳下爬犁用50N水平向后的力去拉爬犁做减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小超在竖直方向上仍受平衡力的作用
B.小阳跳下后,爬犁对地面的压力减小了
C.由于小超速度减慢了,所以她的惯性减小了
D.小阳跳下后,爬犁所受的摩擦力减小了
5.如图5所示,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携带月球
车将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为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降落
B.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
C.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反推减速
D.临近月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
6.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图6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将水从桶中泼出
B.汽车驾驶员系上安全带
C.骑车上坡前奋力蹬车
D.洗手后用力甩干
7.夏季的强台风给沿海城市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使树木不被台风连根拔起,用拉索固定树木,如图7所示,哪种方法能使拉索对树木的拉力与风力平衡?(

8.如图8所示,对于汤姆做多项运动解释合理的是(

A.快速拉出桌布茶具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留在桌面
B.图中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经过努力没提起哑铃说明哑铃所受的拉力小于或等于重力
D.划船是船桨对水的作用力大于水对船桨的作用力
9.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10.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v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v将球平行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二、填空题
11.如图9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路线继续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12.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相对
是静止的;此时突然刹车,但汽车仍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13.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4.《论衡》一书中的《状留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车行于陆,其满而重者行迟(慢),空而轻者行疾(快)”,这段话说明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物体的
越大,其运动状态的改变就越困难,这实际上是在描述
的性质。
15.甲同学用80N的力推着重为120N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受到的阻力为
;乙同学用100N的力推着该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对乙的作用力
;若发现前面有障碍物,乙同学用200N的力,拉着小车减速运动,则小车所受的合力为

16.李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将一个小瓶挂在氢气球下,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如图10(a)所示,瓶与水的总重为1牛,松手后,小瓶静止;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水的质量,如图10(b)和(c)所示。松手后,小瓶分别向下、向上运动。他还用DIS设备测出小瓶每次受到的拉力大小都为1牛。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a)可知:

(2)由图(b)和(c)可知:

17.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当物体下落的速度达到收尾速度后,其所受空气阻力
物体本身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如图11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
N。
三、作图与简答题
19.如图12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动。请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木块滑动的方向,并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20.绊马索是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工具,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当关羽人马行至罗汉峪中的一个三岔路口时,吴兵在此设下埋伏,赤兔马被吴兵的绊马索绊倒,关羽束手就擒(图13)。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绊马索绊倒人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
21.如图14是用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说明:甲图中是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乙图中是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木块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1)同学们讨论认为甲图的实验设计优于乙图的实验设计。其主要原因是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以下是选用甲图的实验部分步骤:
①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②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22.如图15所示所示是小明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滑块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观察记录滑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大小。下表是小明组的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
,滑块运动的距离就越

(2)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到零,则滑块将会
(选填“停止”或“一直”)运动下去;或者说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物体将处于
状态;同理,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物体将处于
状态。
(3)英国物理学家
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对物理学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
的单位。
(4)现实生活中,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但也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上述的物理定律
(选填“矛盾”或“不矛盾”)。如图16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可以沿直线匀速下降,原因是

23.(8分)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17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
,应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F1/N
F2/N
F1和F2的夹角
合力F/N
1
4
5
θ1
8.7
2
4
5
θ2
8.3
3
4
5
θ3
7.8
备注:θ1<θ2<θ3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五、综合能力题
2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还跟别的因素有关吗?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
阅读上文,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快慢除了与物体_______大小有关外,还与物体的________大小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歼击机在战斗前为什么要抛掉副油箱?
(3)请举出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质量的一个例子。
(4)在本文第二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的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中所控制的量是:两车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和两车的_____________改变相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B
7.D
8.C
9.D
10.B
二、填空题
11.b
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12.质量
惯性
13.等于
10
15.质量
惯性
16.80N
100N
180N
17.(1)当物体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2)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8.等于
19.0
10
三、作图与简答题
21.如图所示
22.人和马原来处于运动状态,马碰到绊马索后静止,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跌倒。
四、实验探究题
23.(1)D
(2)①不能
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②用剪刀将纸片剪成两块
(2)在木板上钉上铁钉,再把棋子摆放在铁钉间的木板面上,沿斜面自上而下冲水,发现棋子不容易被冲下斜面
24.(1)小
大(远)
(2)一直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3)牛顿

(4)不矛盾
跳伞
运动员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5.(1)
相同
仍然伸长到C
(2)
不等于
减小
五、综合能力题
26.(1)受力
质量(2)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质量,使自身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柴油机的飞轮做得质量很大,待其转动起来后,由于其惯性大,就不容易停下来;纸张很容易被风吹走,在上面压一些重物如茶杯,就不容易被吹走了
(4)作用力大小(牵引力)
运动状态(速度)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A
B
C
D
A
B
C
D
图7
图8
图9
F=1牛
F=1牛
F=1牛
(a)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图10
图11
图12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25-1
(a)铺有毛巾的平面
(b)铺有棉布的平面
(c)玻璃板平面
接触面
滑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
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S
/
cm
毛巾

9
棉布
较大
21
玻璃

39
图16
图1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