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四单元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阴晦(huì)
嗤笑(chī)
惘然(wǎng)
潮汛(xùn)
B.恣睢(suī)
折本(zhé)
濡湿(rú)
拂动(fú)
C.憨厚(hān)
讪笑(shàn)
鹿砦(zhài)
磕绊(kē)
D.执拗(niù)
舷窗(xián)
挑衅(xìn)
狡黠(xiá)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瘸腿
歧视
跺脚
露出马脚
B.哽咽
羞涩
撂下
声嘶力竭
C.嘟哝
裸露
抿嘴
张惶失措
D.踌躇
木讷
颧骨
煞有介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小到大,只要犯一点儿错误,妈妈就朝他大呼小叫,声色俱厉地指责他,甚至歇斯底里地摔东西。
B.是多年的勤于学习、注重积累和刻苦钻研,使得吴建英总能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C.相对于那些不过博取一时眼球而不假思索的大话、空话、套话,莫言、冯小刚等委员的郑重其事更值得推崇。
D.“洛阳牡丹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开幕那天,游人鳞次栉比。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国学经典存储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记忆和灵魂,也深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未来和希望。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奇怪的是,从此以后,爸爸妈妈真的都叫他“奥伊达”了。
B.“你叫什么名字?小淘气。”一位空姐问。奥伊达看看她,没有说话。
C.他一肩背枪,一肩挂了一杆秤;左手挎了一篮鸡蛋,右手提了一口大锅。
D.“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地想。
6.将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云雾太浓,也会严重地影响交通安全,特别是在机场上和航道上,更迫切需要消除雾的危害。
②云雾既然能给游览胜地增添优美的景色,为什么还要进行驱散云雾的研究呢?
③庐山的云雾不仅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而且庐山也是科学事情者研究云雾的好场所。
④比如城市的工厂区也往往多雾,在没有风的天气里,城市里的雾常常经久地弥漫在空中,使工厂排出的废气由于雾的阻碍,散布在低层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⑤庐山是个自然形成的大雾室,气象科学研究部门在这里建立了云雾观测站,研究成云降雨的规律,还进行了驱雾催化实验。
⑥这是因为在平原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雾却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A.⑤②③④①⑥
B.②⑥④①③⑤
C.③⑤②⑥④①
D.①③⑤②④⑥
7.请参加“崇尚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材料探究】
材料一: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看到的是我国不容乐观的国民阅读情况。根据4月20日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0.21本,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而韩国人均年阅读量是11本,法国人为20本,日本人为40本。据新华社资料,我国全国书店销售的书籍中,80%是各种各样的教材资料。这意味着,距离“书香社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材料二:电视节目尽量做“娱人角色”。要“娱人”,得靠明星。于是,公众天天陪着“男神”“女神”玩。慢慢地,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就跟“明星”拉平,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也都跟演艺挂钩,都要“出彩”、做“达人”,张口闭口“小男人”“女汉子”“很爷们”“忒奇葩”“好嗨”“酱紫”。如此,我们的后代倒是“多才多艺”了,都会翻跟头打把式了,但科学家、思想家,就挺难指望了。
(1)这两份材料分别揭示了我国国民精神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3分)
【活动讨论】
铜锣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节活动,学校准备模仿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形式,给各类有特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对此,同学们进行了讨论:
刘明宇:这个做法好啊,以后大家都可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就有机会在文化节上露脸了。
赵书安:这不好吧,文化节要突出文化的内涵,要让全体同学都能够参与才对呀。
(2)如果你参与这次讨论,会发表什么意见呢?说说你的看法。(2分)
【发出倡议】
请根据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同学们提议向社会各界发出“崇尚有品位的精神生活”的倡议。
(3)请你补充一条倡议内容。(2分)
倡议书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为此,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构建起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社会活动。
(二)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奥伊达的理想(节选)
奥伊达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人和人之间要平等,歧视别人或者享受特权都是不公正的。奥伊达很喜欢这种道理。
有一天,爸爸妈妈带奥伊达去看电影。进电影院的时候,奥伊达突然发现爸爸妈妈手里都有票,就他没有拿票。奥伊达觉得大人们又在歧视小孩,马上满脸严肃地向爸爸抗议:“我也要票!”
“儿子,一米以下的小孩是不需要买票的。”爸爸笑嘻嘻他说。
“凭什么不需要买票?”奥伊达昂起头怒气冲天地问爸爸妈妈。
“这是你们小孩的特权,奥伊达。”妈妈吻吻他的脸颊说。
“我不要特权,我要票!”奥伊达顿时感到这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公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买票,反对这种不公平。于是,他更加大声地嚷嚷着要买票。
爸爸火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电影票有什么好玩的,非要买!”
奥伊达根本不理会这些。他认定自己是在争取公平待遇,坚持不懈地站在那里喊着要票。
妈妈哄他,爸爸唬他,都没有用。奥伊达死死抱住电影院门口的一根柱子,不肯挪步。
爸爸妈妈都无奈地看着对方。这次,他们真的觉得儿子太不像话了。连旁边的人都认为奥伊达在无理取闹,用责备的眼光望望这个一丁点儿大的小男孩。谁也不明白,小不点这么折腾着要买电影票是干什么。
后来,爸爸见奥伊达实在不肯听他们的话,只好对妈妈说:“我去看看售票厅有没有票了,我们俩的票可都是提前预订的。”
“也只好这样了,”妈妈叹口气说,“都怪我们把他宠坏了。”
总算幸运,爸爸很快买了一张票回来了。他把票塞到奥伊达手中:“这下满意了吧?宝贝儿子!”
奥伊达欢天喜地地接过票,然后举着票,神情严肃地走进放映厅。整个晚上,奥伊达都在为自己的壮举感到自豪;当然,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
8.
奥伊达坚持要买电影票这一情节,反映了他怎样的精神?(3分)
9.
奥伊达如愿以偿地拿到电影票后,心情怎样?(3分)
10.选文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1.
奥伊达的爸爸刚开始坚决反对给儿子买票,后来还是遵从了孩子的意愿,对于爸爸的这种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
徐立新
“当,当,当……”堂屋里的闹钟响了12下,父亲翻身起床,借着窗外的朦胧月光,摸索着穿上衣服。
之后,他蹑手蹑脚地摸进漆黑的厨房里,站在黑漆漆的灶台前,将白天已洗净的红薯,一个个地码进两口大锅里,再加冷水,盖锅盖。
接着,灶台下两口串通的锅洞,被父亲塞进几大把麦秆,“嗤……”他划燃一根火柴,然后将它扔进麦秆里。“通”的一声,灶洞里瞬间明亮了起来,火光一下映红了整个灶台,以及父亲那满是沟壑的脸庞。
父亲要将两大锅的红薯烀熟,然后赶在天亮前,挑到20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以一点点地赚取我新学期的学费。
七月的夜晚,闷热难耐,坐在两口火光闪闪的灶洞前,更是无比酷热。汗水在父亲的“沟壑”里流淌开来,但他顾不得去擦,他要双手并用,左右开弓,同时照顾两口灶洞,以确保它们不会熄灭。
不知何时,我被一股浓浓的熟红薯香味给唤醒了,我知道该要起床了,因为今早,我要陪着父亲赶一回路。
灶台前,烀熟的红薯已被父亲捡进两个水桶里,在它们的最上面还盖上一件棉衣,以防热气跑掉。
“二娃,上路了。”父亲将一只手电递到我手上,然后弯下腰,憋足气,慢慢地挑起两只水桶。
乡下的凌晨很黑,山路更是崎岖不平,我打着手电跟在父亲后面,替他照路。一百多斤的担子将年迈的父亲压得没有余力和我说话,我们父子俩寡言得如同那长长的、寂静的夜路。
走完一半路时,需要摆渡过一条河,“有人要过河。”父亲连喊了好几遍,但除了引来狗的一遍遍狂吠外,无人回应——摆渡的人正在甜甜的睡梦里,根本不愿醒来搭理父亲。
时间耽搁不得,父亲决定自己将船摆渡过去,他解开船缆绳,让我用劲拉住,然后挑着担子就往船头上。他忘了自己是山里人,一不识水性,二不会划船。
果然,由于步子迈得太猛,船头忽地朝水里沉扎下去,我一松劲,缆绳随即脱手,船身剧烈地摇摆了起来,致使尚未站稳的父亲,带着一只水桶同时朝河里掉去。
但在落水前,父亲猛地用力将那只水桶推到船上,而后才“扑通”一声落进深深的水中。他在水里使劲地挣扎,极力想浮上来,但又不能。我被吓得大哭,感觉父亲随时就要沉下去,被淹死,我将再也没父亲了。
但随后我突然清醒了过来——我得救他呀。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漂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地喊道。
谢天谢地,父亲抓住了,而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居然将父亲拉了回来。
上岸后,父亲拿过手电,检查了一下船上水桶里的红薯,“还好,没摔烂。”他长出了一口气。
而后,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终于合力将船划到了对岸。
此时的父亲已浑身湿透,但他顾不得这些了,“快点走,要不就赶不上开市了”。
接下来,父亲简直是一路小跑,等到了集市上,天刚亮。交了摊位费后,我们便开卖了,“刚出锅,热乎乎的熟红薯,一元钱一斤啰。”父亲高兴地吆喝开,完全忘了湿透的衣服、冰冷的身体。
好在,那天生意很好,红薯很快便卖完了。离开摊位后,我们花了几角钱,买了两碗稀饭,就着那些被人挑得“体无完肤”的剩红薯吃下。吃完后,我便跟着父亲开始朝回赶。
晨光终于出来了,很快,它晒干了父亲的衣服,可我发现,它也晒弯了父亲的背。
(选自《安徽青年报》2015年6月19日)
12.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填空。(4分)
为了给“我”攒学费,父亲半夜起来煮红薯→
→
→天刚亮,“我”和父亲到达集市,很快卖完了红薯。
13.“7月的夜晚,闷热难耐,坐在两口火光闪闪的灶洞前,更是无比酷热”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
14.请简要赏析下面句子。(4分)
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漂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地喊道。
15.谈谈你对“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心灵的天花板
王举芳
这是一间窄小的屋子,光线昏暗,墙壁上贴着泛黄的旧报纸,让人感觉压抑。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还没有找到工作,只好找一个房租最便宜的,暂且寄身。
房东临走的时候说:这是一间可以住两人的房子,因为床是双层的,会随时安排别的房客进来住。他无奈地摇摇头,心里说:这么小的房子还住两个人?还有放脚的地方吗?
他选择住在上铺,因为躺在下铺总能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简单整理好行李,简单吃过晚饭,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天花板很低,伸出手臂就能摸到。天花板有的地方黑黑的,有的地方暗黄色,看着脏脏的,让他想起自家低矮的草房,也是这样布满了岁月的尘埃。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旅途的颠簸和疲累让他很快进入了梦乡。
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时,窗外已是天光大亮。开门,是房东,还有一个大男孩,看上去比他年轻几岁的样子。
他和男孩共同住在了这间窝居里。
他对男孩说:“这间屋子这么小,房东还租给我们两个人,真是钻到钱眼里了。”男孩笑笑:“生意人嘛,可以理解。”
男孩是才毕业的大学生,也是来自农村,也是暂时没有找到工作。
每天早晨,他们从小屋出发,奔向不同的方向去找工作。晚上吃过饭,没有电视可看,他就爬上上铺,对着低低的天花板发呆或是唉声叹气。
一个星期后,男孩找到了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他更加郁闷了。可是自己没有高学历,而且身体还承受不了重体力的活,从家里带来的钱也快花光了,该何去何从呢?他感觉一片茫然。
那天男孩下班回来,买了一些酒菜,说向老板预支了一些钱,在他没有找到工作之前,不用担心生活问题,找到工作了回请就是。吃过饭,男孩对他说:“今晚我睡上铺可以吗?”他答应了。
第二天起床,男孩去上班,他爬上上铺,收拾行李,他准备回家了,他觉得自己好没用,不能以己之力回报父母也就罢了,现在还要拖累毫不相干的室友,他于心何忍呢?
就要离开了,心里竟有留恋和不舍。躺下来,望向天花板的那一刻,他惊呆了:脏兮兮的天花板不见了!蓝天白云旁,几只鸟儿在嬉戏;青山绿水间,几座房舍若隐若现。多么美的一幅风景画啊!躺在铺上,再也不感觉压抑,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变得高远、空阔,优美的风景让他觉得心情豁然开朗。
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决定继续出去找工作。而结果,还是一样让他失望落寞。晚上,男孩对他说:“虽然我们不能拥有一整片天空去驰骋翱翔,但总有一片天花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天花板是怎样的风景,就要看自己的心境了。心怀清明,自有风光万里。我觉得你应该……?”
原来男孩看他郁郁寡欢的样子,听着他故意压低的叹息声,决定帮他抖擞起精神来。于是买了颜料,与他换铺睡,趁他睡着,悄悄开了灯,在天花板上画下了一幅景色秀丽的山水画。
他带着满身阳光、满脸笑意出门,发觉每个人都在对他微笑。喧嚣的市声也成了动听的音乐,风吹树叶沙沙响,是多么优美的歌声。第一次,他发现这陌生的城市竟如此温暖而美好。他在一家饭店找到了一份帮厨的工作,开第一个月的工资时,他请男孩去自己工作的饭店,亲自做了拿手的菜招待他。
多年后,那座矮小的房子早已换成了气派的高楼。他已在城市娶妻安家,天花板洁净明亮。但他永远忘不了那画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小小的天花板,那是他今生心灵最明媚的晴空。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7.“我觉得你应该……”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18.请简要赏析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19.文中的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读完本文,你有怎样的感受?(4分)
三、写作(50分)
21.按要求作文。
题目:我与
的亲密接触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B
(“折”应读“shé”)
2.C
(“惶”应为“皇”)
3.D(“鳞次栉比”形容建筑物密集,不能用来形容人多。
4.A
(去掉“包括”或者去掉“由……组成”。)
5.B(倒装问,问号放在句末。应为“你叫什么名字,小淘气?”)
6.C
7.示例:(1)我们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偏低,书店销售书籍是以各种教材资料为主,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对青少年缺少正确的人生引导。(2)我们要展示学生的风采,但不是选秀,要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这样才能对今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引导作用。(3)示例:电视节目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积极健康的引领作用。
8.
执着追求、平等独立的精神。
9.
欢天喜地,神情严肃,感到自豪。
10.
在结构和内容上领起下文的情节,下文的内容都是围绕奥伊达对平等的追求来写的。
11.
言之成理即可。示例:爸爸这样做,表现了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对理想的选择。
12.凌晨,“我”和父亲摸黑赶路去卖红薯;途中遇河无人摆渡,父亲船头失足落水,“我”奋力营救。
13.自然环境描写,生动地描写出灶间酷热的情形,表现了父亲的辛劳和父爱的伟大。
14.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急于救父亲的心理。
15.望着晒着晨光的父亲的背,“我”读懂了父亲的艰辛。生活的重压压弯了父亲的背,“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意思对即可)
16.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17.示例:带着一份明媚的心情出去找工作,因为谁也不愿意与一个愁眉不展的人共事。(意思对即可)
18.运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出他心情的愉快。
19.男孩是一个乐于助人、积极乐观的人。
20.示例:我们不能左右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当遇到困境时,我们要学会微笑面对。
21.
【参考范文】
我与阳光的亲密接触
一考生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和阳光接触,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我只是一棵身材矮小、普普通通的小草,我任人践踏、无怨无悔,只希望和阳光亲密接触。
当我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我生活在地下,没有雨水的浇灌,也没有阳光的照耀,这里没有温暖,只是一个黑暗的世界,所以,我要努力地生长,钻出地面,感受温暖的世界。
这里很干旱,大地裂了缝,我很难钻出地面,干旱的土地阻碍了我。可我并没有丧失信心,我努力、我坚持、我要钻出来,享受阳光的温暖。坚强的毅力支撑着我。我使劲往外钻,但还是没有达到目的。快要放弃时,我想到了现在的生活,一个没有阳光,没有雨露的世界,让我如何活下去呢?里面很黑,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我真的厌倦了这种生活,但如果想摆脱这种生活,只有努力生长,钻出地面,才能享受另一个世界给你的快乐。想到这,我坚持住了,没有放弃。因为我真的不想在这里生活下去了。这里,简直就是地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错的,经过我的努力,我成功了,我好高兴,我欢呼起来了。我真的与阳光亲密接触了。哇!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每种植物都在与阳光亲密接触,都在沐浴阳光。我看见了光明,享受了阳光的照耀,得到了温暖。
谢谢你阳光,是你,给了我前进的方向,给了我温暖,把世界照亮,让我的世界里不再有黑暗。我与你的亲密接触,会让我的生活更美好,有你的世界,我的生活更精彩,我不会失去你,我会健康地生长,快乐地生活,把你我的亲密接触化作我成长的动力。因为你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会享受你的沐浴,我会感受到我的世界的精彩,有你的照耀更幸福。
阳光,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幸福。与阳光亲密接触的时光,我的生活更有价值,我的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