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函数的图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3)能对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归纳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建模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建立综合考虑的思维模式。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关系,研究运动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在上节课的学习当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画函数的图象,现在,大家根据这个问题一起来复习一下步骤吧。2·1·c·n·j·y
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
(2)能求出这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吗?
(3)能画出函数的图象吗?
【过渡】对于这些问题,我想大家都能够很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的回答出来,从刚刚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比如解析式法,还有我们所画的图象及表格,都可以用来表示函数。那么这不同的方法都有哪些优缺点,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函数的表示方法
【过渡】根据刚刚及之前的例子,大家能总结一下有几种表示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点吗?
三种,分别是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
分别举例说明三种方法的优点。
列表法:具体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解析式法:准确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图象法:直观地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过渡】在一个问题中,我们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例4.
讲解课本例4。
【过渡】从刚刚的例题中,我们能够看出,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由函数解析式可以得到这个函数的列表及图象;
(2)由函数的图象可以得到其解析式及函数的对应值表格;
(3)由函数的表格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
【过渡】通过刚刚的例题,大家能总结出三种方法又各自有什么缺点呢?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21cnjy.com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过渡】熟练掌握这三种表示方法,对于我们今后函数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知识巩固】1、.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21·世纪*教育网
物体质量x/千克 0 1 2 3 4 5 …
弹簧长度y/厘米 10 10.5 11 11.5 12 12.5 …
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
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
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
2、“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图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2)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典题精讲】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 ( http: / / www.21cnjy.com )BCD的边上有一个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D移动一周后,回到A点。设点A移动的路程为x,△PAC的面积为y,求函数y的解析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解:①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
即0<x≤2时,y= APBC=x;
②当点P在线段BC上移动,
即2<x<4时,y= CPAB = (4-x)×2 =4﹣x;
③当点P在线段CD上移动,
即4<x≤6时,y= PCAD= (x-4)×2 = =x﹣4;
④当点P在线段DA上移动,
即6<x<8时=0,y= AP CD= (x﹣6)×2=x-6.
【达标检测】1、某蓄水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断面示意图如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注满水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h和放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是( A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下列表格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它表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时,下落高度y与弹跳高度x的关系,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函数关系式为( B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y 50 80 100 150
x 30 45 55 80
A. y=x2 B. y=2x-10
C. y=x+25 D. y= x+5
3、下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编制的: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入学儿童人数 2930 2720 2520 2330 2140
(1)随着年份的变化,因变量入学儿童的人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答: 逐年下降 ;
(2)你认为入学儿童的人数会变成零吗?答: 会 。
4、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21教育网
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 2 5 7 10 12 13 14 17 20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3)从表格中可知,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解:(1)反映了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和对概念接受能力y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为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当x在2分钟至13分钟的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21·cn·jy·com
当x在13分钟至20分钟的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4)当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为49.9。
【板书设计】
1、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前一课时的补充,与前一课时紧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联系。因此,在开始之前,采用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函数的图象的基本知识,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例题讲解过程中,穿插不同表示方法的比较,最后由学生总结,加深印象。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函数的图象》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
B. 图象不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C.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赵先生手中有一张记录他从出生到24岁期间的身高情况表(见如表):
年龄x/岁 0 3 6 9 12 15 18 21 24
身高h/cm 48 100 130 140 150 158 165 170 17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赵先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先快后慢
B.赵先生的身高在21岁以后基本不长了
C.赵先生的身高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7.1cm
D.赵先生的身高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5.1cm
3.如图是我国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时,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4.2013年8月16日,广东省遭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风“尤特”袭击,大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某河受暴雨袭击,一天的水位记录如表,观察表中数据,水位上升最快的时段是( )www.21-cn-jy.com
时间/时 0 4 8 12 16 20 24
水位/米 2 2.5 3 4 5 6 8
A.8~12时 B.12~16时 C.16~20时 D.20~24时
5.星期天,小明和小兵租用一艘皮划艇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嘉陵江游玩,他们先从上游顺流划行1小时,再停留0.5小时采集植物标本,然后加速划行0.5小时到下游,最后乘坐公交车1小时回到出发地,那么小明和小兵距离出发点的距离y随时间x变化的大致图象是( )2·1·c·n·j·y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6.某城市自来水收费实行阶梯水价,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用户5月份交水费45元,则所用水为 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月用水量 不超过12方部分 超过12方不超过18方部分 超过18方部分
收费标准(元/方) 2 2.5 3
7.小华粉刷他的卧室共花去10小时,他记录的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数如下:
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完成的百分数 5 25 35 50 50 65 70 80 95 100
(1)5小时他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数是 ;
(2)小华在 时间里工作量最大;
(3)如果小华在早晨8时开始工作,则他在 时间没有工作。
8.星期天,小明与小刚骑自行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距家50千米的某地旅游,匀速行驶1.5小时的时候,其中一辆自行车出故障,因此二人在自行车修理点修车,用了半个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前行,行驶1小时到达目的地.请在右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符合他们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图象.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9.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从静止到起动10秒内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
时间(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速度(米/秒) 0 0.3 1.3 2.8 4.9 7.6 11.0 14.1 18.4 24.2 28.9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当T每增加1秒,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1秒钟,V的增加最大?
(4)若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小时,试估计大约还需几秒这辆小汽车的速度就将达到这个上限。21cnjy.com
10.如图所示,用长为20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形,设长方形的一边为x,面积为y,随着x的变化,y的值也随之变化。21·cn·jy·com
(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在这个变化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用表格表示当x从1变化到9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x 1 2 3 4 5 6 7 8 9
y
(3)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C
【解析】A、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还能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故错误;
B、图象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故错误;
C、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正确;
D、以上说法都不对,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从0-18增长较快,18-24增长变慢,所以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先快后慢是正确的;
B、从21岁步入成年,身高在21岁以后基本不长了是正确的;
C、(170.4-48)÷24=5.1cm,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7.1cm是错误的;
D、(170.4-48)÷24=5.1cm,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5.1cm是正确的。
故选:C。
3.【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开始时,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所以y的初始位置应该大于0,可以排除A、B;
由于漏壶漏水的速度不变,所以图中的函数应该是一次函数,可以排除D选项;
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由表可以看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20时至24时水位上升最快.
故选D。
5.【答案】A
【解析】∵先从上游顺流划行1小时,
∴第一段函数图象结束点的横坐标为1,
故排除D;
∵停留0.5小时采集植物标本,
∴此段图象平行于x轴,
故排除C;
∵加速划行0.5小时到下游,
∴这段函数图象的斜率比第一段的斜率大(即倾斜度大),
故排除B。
故选A。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6.【答案】20
【解析】∵45>12×2+6×2.5=39,
∴用户5月份交水费45元可知5月用水超过了18方,
设用水x方,水费为y元,则关系式为y=39+3(x-18).
当y=45时,x=20,
即用水20方。
7.【答案】(1)5小时他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数是50%;
(2)由图表可知,在第二小时完成的百分数最大是20%,所以,在第二小时时间里工作量最大;
(3)开始工作4~5小时工作量都是50%没有发生变化,
∵早晨8时开始工作,
∴在12~13小时时间没有工作.
故答案为:50%;第二小时;12~13小时。
8.【答案】2.5个小时走完全程50千米,所以1.5小时走了30千米,休息0.5小时后1小时走了20千米,由此作图即可。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9.【答案】(1)上表反映了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速度是因变量;
(2)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V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
(3)当T每增加1秒,V的变化情况不相同,在第9秒时,V的增加最大;
(4) ≈33.3(米/秒),
由33.3-28.9=4.4,且28.9-24.2=4.7>4.4,
所以估计大约还需1秒。
10.【答案】(1)y=(20÷2-x)×x=(10-x)×x=10x-x2;
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所填数值依次为:9,16,21,24,25,24,21,16,9;
(3)由(2)可以看出:当x为5时,y的值最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19.1.2 函数的图象
导入新课
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
(2)能求出这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吗?
(3)能画出函数的图象吗?
x
是
y=2(x+)
导入新课
40
35
30
25
20
15
10
5
5
10
O
x
y
x/m 1 2 3 4 5 6
y/m 26 16 14 14 14.8 16
新课学习
函数的表示方法
思考:
1、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三种,分别是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
新课学习
列表法
列表法:具体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人数 1000 1000 1200 1400 1400 2300 2600
例如:表示某景区一周内的游客数量
主要反映对应关系
新课学习
解析式法
解析式法:准确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正方形的面积S与边长a的关系:S=a2
物理中,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m=ρV.
新课学习
图象法
图象法:直观地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5
1.5
0.5
y
x
-0.5
1
2
-1
O
y=x+0.5
如:右图为函数y=x+0.5的图象,从图象中,我们能够看到,函数y随x增大而增大。
新课学习
例4: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 h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 h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t表示时间,y表示水温高度.
t/h 0 1 2 3 4 5
y/m 3 3.3 3.6 3.9 4.2 4.5
新课学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O
1
t
y
1
2
3
4
5
4
3
2
5
描出表中6个点的位置,画图,得出这6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猜想,在这5h内其他时刻,水位可能是始终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
新课学习
(2)水位高度y是否为时间t的函数 如果是,试写出一个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变化的规律吗?
y=0.3t+3(0≤t ≤ 5)
O
1
t
y
1
2
3
4
5
4
3
2
5
表示经过th水位上升0.3tm
图象要注意t的取值范围
这个函数可以近似地表示水位的变
化规律.
新课学习
(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2h,预测再过2h水位高度将为多少米?
由函数解析式:再过2h,即t=7h,则水位高度为:
y=0.3×7+3=5.1m
O
1
t
y
1
2
3
4
5
4
3
2
5
7
5.1
由图象:将图象向右延伸到7所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同样可以得出结论。
牛刀小试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通常是相互关联,可以相互转化(特殊的函数除外):
(1)由函数解析式可以得到这个函数的列表及图象。
(3)由函数的表格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
(2)由函数的图象可以得到其解析式及函数的对应值表格。
新课学习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函数的表示方法优点和不足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知识巩固
1.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
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
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
B
物体质量x/千克 0 1 2 3 4 5 …
弹簧长度y/厘米 10 10.5 11 11.5 12 12.5 …
知识巩固
2.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图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填序号)
(2)
知识巩固
解析:由题意可得,S1的始终是匀速增长,开始时,S2的增长比较快,但中间有一段时间S2停止增长.
在最后一段时间里,S2的增长较快,但S2的值没有超过S1的值.
结合所给的图象可知,应选(2),
故答案为(2).
典题精讲
1.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上有一个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D移动一周后,回到A点。设点A移动的路程为x,△PAC的面积为y,求函数y的解析式。
典题精讲
解:①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
即0<x≤2时,y= APBC=x;
②当点P在线段BC上移动,
即2<x<4时,y= CPAB = (4-x)×2 =4﹣x;
③当点P在线段CD上移动,
即4<x≤6时,y= PCAD= (x-4)×2 = =x﹣4;
④当点P在线段DA上移动,
即6<x<8时=0,y= AP CD= (x﹣6)×2=x﹣6.
课堂小结
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达标检测
1.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如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注满水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h和放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A
达标检测
2.下列表格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它表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时,下落高度y与弹跳高度x的关系,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x2 B. y=2x-10
C. y=x+25 D. y=x+5
B
Y 50 80 100 150
x 30 45 55 80
达标检测
3.下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编制的:
(1)随着年份的变化,因变量入学儿童的人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答: ;
(2)你认为入学儿童的人数会变成零吗?答: .
逐年下降
会变成零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入学儿童人数 2930 2720 2520 2330 2140
达标检测
4.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
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 2 5 7 10 12 13 14 17 20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
达标检测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3)从表格中可知,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4)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达标检测
解:(1)反映了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和对概念接受能力y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为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当x在2分钟至13分钟的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当x在13分钟至20分钟的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4)当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为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