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请同学们考虑,这首词的作者是谁,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辽、宋、夏、金的并立.特别是岳飞抗金的故事深入人心.但是南宋政府的偏安于易的心理使的轰轰烈烈的抗金运动“空悲切”
岳家军以其军纪严明.作战英勇而声名大震动,让金兵闻风丧胆,流下了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但这支军队也随着岳飞的被害而解散. 朱子柳是一个岳家军的士兵,现在他谢甲归田.请问他要往南走还是往北走呢?第9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华东师范大学版· 历史· 七年级下个人小档案姓名:朱子柳 性别:皆可
年龄:保密 籍贯:未定
手机:没开通 电话:未使用手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到了南方,我可以做些什么呢?帮我出出主意吧!市场调查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市场调查分析农业生产种什么才好呢?1、种什么才好呢?
2、有哪些先进的工具?1、可学那些热门手工艺?
2、各门手工艺发展情况如何?1、那些地方最适合做生意?需要大量钱币怎么携带?
2、做海外贸易怎么样?第四组思考讨论: 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分哪几个阶段?回家务农1、农作物调查回家务农水稻(占城稻)
【苏州、湖州及南方大部分】小麦
【主要在北方】棉花
【长江以南】茶叶
【南方丘陵地区】阅读卡
南宋时,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
回家务农2.使用的工具耕作类: 犁、耙 、锄 、镰灌溉类: 翻车 、 龙骨水车使用的工具使用的工具使用的工具小结:宋朝的农业,有哪些新的发展?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苏州、湖州成为天下粮仓;棉花 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学手工艺1 纺织业
丝织业 【两浙】
棉纺织业【海南岛,松江地区】“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南宋棉毯蜀锦南宋棉毯蜀绣学手工艺阅读卡 刺绣,是用绣针穿引彩线,按预先设计好的花纹和色彩,在绣料上刺缀运针,以绣出图样。刺绣的针法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运针风格和技艺流派。中国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刺绣和丝绸是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商品。中国刺绣最突出的有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 2 制瓷业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定瓷 【河北曲阳 】 哥瓷 【浙江龙泉 】 宋代五大官窑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学手工艺宋代五大官窑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的新时期.?学手工艺3 造船业 学手工艺阅读卡
1974年,泉州后渚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南宋海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分13个水密仓 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造船业发达,罗盘针开始运用于航海;
丝织业有显著的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棉织业成为一项新兴的手工业。小结:江南手工业的兴旺外出经商1.交易场所调查重要商业城市东京(开封)临安(杭州)泉州边界榷场清明上河图—北宋开封阅读卡 宋代时期,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东京、临安是最大的商业都会; 2.货币调查查外出经商外出经商重要对外贸易线路重要对外贸易线路交子外出经商阅读卡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南宋,俨然成为东南沿海航海的守护神,不只渔船,商船、战船上也都供奉有妈祖的神像或神位。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1.出现了大都市:
2.出现了早市、夜市
3.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4.纸币出现:小结: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开封、临安最大 广州、泉州为了鼓励对外贸易,设立市舶司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南宋“会子”纸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政治方面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2、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经济方面1、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
2、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自然环境方面南方气候较北方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
济
重
心
南
移小结:1、原因:2、含义:3、时间:4. 表现A、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D、统治者的重视全国经济重心
由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唐朝中后期 南宋农业:水稻 棉花 茶树手工业:制瓷 纺织 造船商业:城市 贸易 纸币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唐代中叶—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南宋初期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南移的三个时期商业繁荣北方战乱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初步开发加速南方经济开发南方经济渐超北方知识梳理国家经济,仰给东南1. (2010·泰安学业考试)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
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B2. (2010·佛山中考) 某班历史课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C3. (2010·邵阳学业考试)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4.(2010·聊城学业考试)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
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A外出经商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