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7 23:20:51

文档简介

葡萄沟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
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
  
 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加油。)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
   
大家一起来读,好不好?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时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四、教学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 (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3.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我们再齐读本段好吗?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六、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生抄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所摘抄的内容。
  
板书:
          
葡萄沟
         水果多,最喜爱葡萄
         葡萄长得好
         人好
         葡萄干有名
 葡萄沟
教学要求: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用具: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一课时
  [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
  (2)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
  (2)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范读、齐读)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葡萄种植的地方)
  (6)齐读第二段。
  (7)小结: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
  (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味道甜)
  (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
  (2)教师归纳: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