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肥料(带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B.(NH4)2SO4???????
C.KNO3????????????? D.Ca(NO3)2
2、荔枝是我市农业的“品牌”之一.某村民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低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他使用的是( )
A.CO(NH2)2??? B.NH4H2PO4?
C.Ca(H2PO4)2? D.KCl
3、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4、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桔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的是( )2-1-c-n-j-y
A.CO(NH2)2??? B.NH4Cl
C.K2SO4 D.NH4H2PO4
5、2015年7月23日河北日报报道,河北省农业厅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计划》,提出以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合理减少农业化肥投入量等为手段,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www-2-1-cnjy-com
A.氯化钾KCl??? B.氨水NH3?H2O
C.硝酸钾KNO3?? D.过磷酸钙Ca(H2PO4)2
6、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B.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C.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7、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CuSO4???? BaCl2???? H2SO4
B.Na2CO3 Ca(NO3)2??? ? HCl
C.Na2SO4???? KNO3???? HCl
D.FeCl3????? NaOH??? ? KMnO4
8、下列所示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验证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B.鉴别两种化肥:
NH4Cl和KNO3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不同
二、填空题
9、某同学发现家中阳台中的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他想:
(1)可能是缺少氮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 (填序号)
A.K2CO3?????? B.NH4Cl????????? C.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紫色玫瑰花的汁液代替实验室中的 测定土壤的酸性.
(3)若土壤显酸性(设含硫酸),可以用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生石灰)中的土壤的酸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某校初三同学收集的一些标志、标签及包装袋实物示意图(如图所示):21·cn·jy·com
(1)图A是某市食盐的包装袋,加碘海盐中的“碘”是指碘 (填“原子”、“分子”、“离子”或“元素”),请用化学符号正确表示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图B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其中只有硫酸根离子符号被损毁,硫酸根离子的符号应该是 ﹣ ,若将酚酞试液滴入该矿泉水样品中,会显 色.;该天然矿泉水中含有多种溶质,其中有一种溶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www.21-cn-jy.com
(2)现有H、C、O、N、K、Ca六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 (用化学式表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可作复合肥料的盐 ;
②汽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
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填序号,下铜)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2)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由此可知喝下列物质中的 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21*cnjy*com
①牛奶? ②果汁? ③蛋清? ④矿泉水? ⑤食盐水
(3)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X+SiCl4═Si+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铁块能拉成细铁丝是利用了铁的 性.
(5)化学电池在放电时发生化学反应,由 能转化为 能.
(6)煤燃烧产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在煤中加入 可以减少其的排放.
三、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家住在山青水秀的月牙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生产碳酸氢铵)厂.近段时间,小明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出处:21教育名师】
【查阅资料】碳酸氢铵在受热的时候会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以及水和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写出碳酸氢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小明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他猜想的依据是 .21*cnjy*com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小明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1) ;
(2) .【版权所有:21教育】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
(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反思评价】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
【获得结论】小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中考大练兵】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H2)2属于复合化肥
B.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C.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
D.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都无明显现象
C.二氧化碳通入酚酞试剂后溶液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5、请从①活性炭②聚乙烯③熟石灰④硝酸钾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3)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 ?? (4)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是 .
16、请仔细阅读某碳酸氢铵化肥的外包装袋上部分说明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2)纯NH4HC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 .
(3)这包碳铵化肥中含氮元素质量 .
(4)这包碳铵化肥中含NH4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17、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2·1·c·n·j·y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含有铵根离子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没有 ﹣ 存在
(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
有﹣存在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 (选填“是”或“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8、某同学需要购买养花的含氮化肥,他通过上网,查到两种化肥的有关资料如下:
名称:碳铵
成分:NH4HCO3
特点:易溶于水,遇热易分解
价格:5.4元/kg
名称:尿素
成分:CO(NH2)2
特点:易溶于水
价格:12.5元/kg
?(1)根据查到的资料,从含氮元素质量分数高低角度考虑,应购买哪一种化肥?(通过计算回答,下同)
(2)若需要0.47 kg氮元素养花,从经济角度考虑,应购买哪一种化肥?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答】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B、(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21cnjy.com
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B、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5、C
【解答】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NH3?H2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6、D
【解答】A、氧化铜粉末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与木炭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中性、酸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均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来源:21cnj*y.co*m】
7、C
【解答】A、CuSO4溶液是蓝色的,与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NO3)2;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B.
(2)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测定土壤呈酸性,可选用紫色石蕊溶液.
(3)生石灰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SO4=CaSO4+H2O;
10、(1)元素;,;SO42﹣;红;NaHCO3+HCl=NaCl+H2O+CO2↑.
(2)①KNO3;②H2CO3.
【解答】(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加碘海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在硝酸钾的化学式中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5”,符号为:;硫酸根离子的符号应该是在硫酸根符号的右上角标出“2﹣”符号为:SO42﹣;由于该矿泉水的pH大于7,显弱碱性,若将酚酞试液滴入该矿泉水样品中,会显红色;该天然矿泉水中含有多种溶质,其中有一种溶质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其反应原理是: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元素;,;SO42﹣;红;NaHCO3+HCl=NaCl+H2O+CO2↑.21教育网
(2)①由上元素组成的硝酸钾是复合肥,化学式是KNO3;
②汽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化学式是:H2CO3.
故填:①KNO3;②H2CO3.
11、(1)D;
(2)①③;
(3)H2;置换反应;
(4)延展;
(5)化学;电;
(6)二氧化硫;石灰石或生石
【解答】(1)叶子发黄,说明缺少氮肥,并出现了倒伏现象,说明缺少钾肥,所以施加硝酸[作出猜想]:由题意可知,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所以小明才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21·世纪*教育网
[表达交流]:
因为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才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刺激性气味.由此可知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是:
(1)受热易分解,(2)与碱性物质可以反应.
[反思评价]:小明是在氮肥中加入井水,而井水本来就具有这两条性质,故不能加入井水,应用纯净水,小明的猜想是废水污染了井水,所以应当用废水做实验.
13、C
【解答】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A错.
B、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B错.
C、淀粉等糖类在人体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人体是直接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通过葡萄糖氧化给人体提供能量.故而糖类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C正确.
D、化肥的使用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过多施用容易造成土壤硬化,养分结构失调.D错.
14、A
【解答】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铵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可能有明显现象,如稀硫酸反应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入酚酞试剂后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红褐色沉淀,故选故答案为:17.7%;
(3)由说明可知含氮量为16%,化肥50Kg,则氮元素的质量为50kg×16%=8kg,
故答案为:8kg;
(4)设化肥中NH4HCO3的质量为xKg,
由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等于NH4HCO3中氮元素质量,则
xkg××100%=50kg×16%,
解得x=45.14kg,
则这包碳铵化肥中含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100%=90.3%,
答:这包碳铵化肥中含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90.3%.
17、(1)产生刺激性气味;
(2)CO32﹣;
(3)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淀;
NH4Cl和(NH4)2SO4;
否;氯化钡会引入新的氯离子,对原有氯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
【解析】【实验、记录与分析】
(1)因为含有铵根离子,所以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实验现象是:产生刺激性气味;
(2)因为向溶液中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不是碳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产生的碳酸钡沉淀,因而也可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CO32﹣;
(3)检验氯离子可以向(2)所得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故答案为:硝酸(2)购买CO(NH2)2需花费:×12.5元/kg≈12.6元,购买NH4HCO3需花费:×5.4元/kg≈14.3元,故选尿素合算。
答案:(1)选尿素合理
(2)选尿素合算(计算过程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