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培优练
图4 5 12
1.〈衡阳〉下面是关于尿液形成的有关知识,据图回答问题:
(1)图4 5 12中①③⑤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经过图中标号________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图中标号________时发生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下表中,代表尿液的是______(填“X”“Y”或“Z”),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g/100
mL)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00
0.03
8.00
(3)
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可以由__________排出体外。
2.〈潍坊节选〉下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4 5 13
(1)经①过程后,血浆成分中不会减少的是________。
(2)经过①②过程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废物________等基本被清除。
(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________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处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比A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________运输。
3.甲、乙二人的尿液检测指标如下表,其中乙为健康人。请分析表中数据并参考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g/L)
被测者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
30
1.0
2.0
0.05
9.0
乙
-
0
0
2.0
0.05
11.0
图4 5 14
(1)甲的红细胞与蛋白质指标高于乙,其可能的原因是[ ]
________和[ ]________发生了病变。(填序号及其结构名词)
(2)甲的葡萄糖指标高于乙,其可能的原因:一是甲的________分泌不足,二是甲的[ ]________(填序号及其结构名词)重吸收功能减退。
(3)烘烤小孩尿布时,往往会闻到异常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是________受热时散发出的。
4.图4 5 15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d、e表示不同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4 5 15
(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透过肺泡壁和____________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消化道内,蛋白质被胃液、肠液和________分解为物质[a]________,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3)图4 5 16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图4 5 16
(4)健康人体内的液体e与d相比,液体e中不含__________;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肾脏的______(结构)发生了病变。
5.(图像信息题)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图甲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肾透析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4 5 17
(1)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____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________,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的尿液中被检验出红细胞和蛋白质时,说明此人的[ ]________通透性增大。
(4)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_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
(5)当人体内的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
(6)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肾透析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如图乙所示。患者血液中的废物可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血液再由静脉回流至体内。肾透析仪中与图甲中①的过滤作用相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点拨
1.(1)肾单位;①;⑤ (2)Y;尿素含量高,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 (3)皮肤
2.(1)大分子蛋白质 (2)尿素(和尿酸)
(3)扩散;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内毛细血管 (4)二氧化碳;血浆
3.(1)②;肾小球;①;肾小囊 (2)胰岛素;⑤;肾小管
(3)尿素
4.(1)毛细血管壁;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或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胰液;氨基酸 (3)肾小管 (4)葡萄糖;肾小球和肾小囊
5.(1)废物(或尿素);水和无机盐
(2)脊髓;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受大脑(或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3)①;肾小球
(4)③;肾小管 (5)胰岛素
(6)半透膜
点拨:本题可采用系统分析法解答。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液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可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所以当人的尿液中被检验出红细胞和蛋白质时,说明此人的肾小球通透性增大。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余的液体就是尿液。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图甲中的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排尿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其要受到大脑的控制。(共19张PPT)
第
五
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考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难点)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考点
3
排泄的途径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肾单位的结构及功能。以结构图、模式图等形式为主考查。
考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考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肾单位
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内流动脉血
肾小囊:包括肾小囊壁和肾小囊腔两部分
肾小管:周围缠绕大量毛细血管
考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3.肾小管和输尿管的区别
4.几个常考查的细节
(1)肾小球内流的是动脉血,而非静脉血或原尿。
(2)肾小球作为一个毛细血管球,两端连接的不是最小的动脉和静
脉,而都是小动脉。
形 成
作 用
肾小管
肾小囊末端变窄形成
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形成尿液
输尿管
肾盂末端变窄形成
把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考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3)肾小球既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又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一
部分。
(4)出球小动脉的两端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
管网。
(5)肾小球内的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需要经过两层细胞,穿过四
层细胞膜。
(6)肾静脉内流动的血液成分的特点是含氧量、代谢废物明显较
少。
考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典例
1】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乙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丁结构内的液体叫原尿
C.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D.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丙处重
吸收
A
思路点拨
图中乙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丁是膀胱,其内的液体是尿液。丙是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结构。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1)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变化;(2)结合呼吸、循环系统的知识对人体废物的排出进行考查。常以图像、表格或二者结合的形式出综合性大题。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1.尿的形成示意图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2.血液成分的变化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3.尿的排出
(1)过程: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当膀胱内
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产生尿意,进行排尿。
(2)意义:排尿不仅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还能调节体内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差距拆招
区别血浆、血液、原尿、尿液的成分,做题时要注意看清比较的对象,具体比较见下表。
液体
成 分
血浆
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液
含有血细胞、大量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原尿
含有血液中的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几乎所有物质
尿液
原尿中除了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外剩下的物质,包括水、无机盐、尿素等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典例
2】〈2015,湘潭〉下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
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尿素 B.无机盐
C.葡萄糖 D.水
C
思路点拨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在肾小管内被全部重吸收,因而该物质是葡萄糖。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典例
3】某患者肾脏受损,长期检测发现尿液中蛋白质超
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最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
( )
A.肾小管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B.肾小球和肾小囊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C.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D.肾小球和肾小囊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B
思路点拨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正常情况下,蛋白质不会过滤出来,如果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很可能就是肾小球发生病变。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尿液的形成(重点、难点、热点)
拓展延伸
血尿、蛋白尿、糖尿的比较
病名
病 症
病变
部位
病 因
血尿
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颜色呈红色
肾小球
两肾的肾小球因炎症而通透性增强,原来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可以过滤到原尿中,形成血尿
蛋白尿
尿中有蛋白质
肾小球
肾小球发炎,导致通透性增强,原来不能过滤的蛋白质被过滤,形成蛋白尿
糖尿
尿中有葡萄糖
肾小管
肾小管有炎症,使重吸收作用减弱,不能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或一次性吃糖过多,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也会导致糖尿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排泄的途径。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
3
排泄的途径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1.排泄
排泄是指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
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
(1)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
素;
(2)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3)通过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
考点
3
排泄的途径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2.汗腺
(1)分布:人全身的皮肤,腋窝、掌心、足底等处分布较多。
(2)结构: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3)汗液的形成及排出:当血液流经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时,
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汗
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
考点
3
排泄的途径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3
排泄的途径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差距拆招
排泄和排遗的区分
排出物质
主要成分
排泄
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无机盐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
排遗
未被消化、未参与细胞代谢的食物残渣
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俗称粪便
考点
3
排泄的途径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拓展延伸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细胞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另外真皮内还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考点
3
排泄的途径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典例
4】〈2015,长沙改编〉以下不属于排泄废物的是
( )
A.排尿
B.出汗
C.呼气
D.排便
D
方法点拨
本题可采用定义法解答。人体的排泄是指将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和多余的水、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而粪便是消化道中未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废物。第五章 基础练
1.下列关于泌尿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B.肾小管——过滤作用
C.尿道——排出尿液
D.膀胱——输送尿液
2.〈武威〉在健康人体内,原尿中的何种物质可被全部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 )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3.〈娄底〉从肾小囊中、肾小管的末端抽取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液和原尿
B.原尿和尿液
C.原尿和血液
D.血液和尿液
4.正常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为1~1.
5升,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4 5 8
5.图4 5 8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肾单位
B.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尿
C.③内流动的是血液
D.④为输尿管
6.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输尿管内的液体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C.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D.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7.如图4 5 9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4 5 9
A.1-2-3
B.2-1-3
C.3-1-2
D.3-2-1
8.〈资阳〉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4 5 10
9.〈泰安〉右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10.〈乐山〉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含有尿素
B.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C.重吸收作用发生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D.在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
11.图4 5 11是尿的形成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4 5 11
(1)血液从[ ]__________过滤到[ ]________中成为________。
(2)当原尿流经[ ]________时,原尿中有用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3)若[4]末端液体中含葡萄糖,则病变部位有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点拨
1.C
2.B
3.B
4.D
点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大部分的水被重吸收回血液,所以排出的尿液比原尿要少。
5.B 点拨:题图中①为肾小囊,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的。②为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其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尿。③内流动的是尿液。④为肾小管。由此可知选项B正确。
6.B
7.A
点拨:本题可采用图像分析法解答。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题图中1是肾静脉、2是肾动脉,3是输尿管。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1肾静脉与2肾动脉相比,1肾静脉的血液中尿素浓度降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尿素被浓缩,所以尿液中的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因此3输尿管中的尿素浓度最高。所以比较1、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1—2—3。
8.D 点拨:流入肾脏的血液为动脉血,流出肾脏的血液为静脉血,故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同时尿素的含量也减少。
9.C
10.B 点拨:正常人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所以正常情况下肾小囊中不可能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11.(1)2;肾小球;6;肾小囊;原尿
(2)4;肾小管;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3)4;肾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