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
七
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考点
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
考点
2
计划生育(重点)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难点)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保护环境的措施。以选择题为主,偶有资料分析题。
考点
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1.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
模、无节制的索取活动,从而对生物圈产生了多方面
的破坏性的影响。
2.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使植被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影响生物的生存。
3.
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使水体污染或
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4.生物入侵: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
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
生物入侵。
5.环境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考点
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典例
1】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4年的主题
为“向污染宣战”。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下列相关
做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
B.减少石油、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
C.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
思路点拨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严重污染环境,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2)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解读。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
2
计划生育(重点)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1.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的
增加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日趋激烈。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晚育,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等措施,
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考点
2
计划生育(重点)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计划生育(重点)
【典例
2】提高人口素质,提倡优生是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
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生就是要求保证低生育水平
B.优生要求男、女青年要进行婚前体检
C.孕妇定期体检和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有利于优生
D.禁止近亲结婚是保证优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思路点拨
A
计划生育中优生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男女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热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1)探究废电池或其他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2)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常以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热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1.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是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产
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形成的pH
小于5.6的酸性降水。
(1)酸雨可以使土壤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
收利用;
(2)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
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3)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
(4)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热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2.重金属污染
(1)水俣病:因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症状是手脚麻木、运
动失灵、癫痫等。
(2)痛痛病:因长期食用被污染的含镉的水稻,胃和肾严重受
损,全身疼痛。
3.其他污染
(1)固体废弃物:被称为“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是人类在生
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
(2)噪声污染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热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典例
3】〈2015,益阳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
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热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
1000
毫升
1000
毫升
1000
毫升
1000
毫升
1000
毫升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
不加
2节
1节
2节
2节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5克
30克
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
5
5
5
5
5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3
5
8
10
是否加满江红
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热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实验。
(3)请在坐标图中画一个说明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小
鱼存活影响的曲线图。
(三)实验反思(略)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
中无害处理。
A、B或A、C
解:
考点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对生物的影响(热点)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思路点拨
因为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所以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是否加满江红(或满江红),B中小鱼平均存活3天,而E中小鱼平均存活10天,由此证明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要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其对照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是否加7号废电池,所以应选择A和B或A和C为一组,进行对照实验。第七章 基础练
1.〈广东〉饮用了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水,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
A.龋齿
B.糖尿病
C.蛔虫病
D.流行性感冒
2.下列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做法是( )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砍伐森林,开辟农田
C.使用纸质贺卡
D.大力植树造林
3.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
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B.鼓励贫困地区多生孩子
C.一对夫妇提倡只生一个孩子
D.提倡城市少生孩子
4.〈益阳〉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酸雨
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
5.〈聊城〉“春雨潇潇,润泽万物”。然而在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较多的某些地区,雨水往往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下列有关酸雨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土壤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
B.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C.酸雨可引起饮用水源酸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D.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能使成片植物死亡
6.空气中的PM2.5因为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目前很多省、市均在积极采取措施降低PM2.5指数。下列属于降低空气污染的措施是( )
A.大力新建化工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B.鼓励购买私家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C.投资修建水电站,减少火力发电站
D.直接焚烧生活垃圾,避免“垃圾围城”
7.〈连云港〉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圈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直接排放废水,节省废水处理经费
D.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意义
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纪念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速度惊人,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但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导致了扭曲的发展观和不科学的发展效果。一些地区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霾天气和PM2.5经常严重“爆表”;一些城市水资源加速恶化,不仅难见河湖水生动物,甚至饮用水源都频繁遭受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那就是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写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答案及点拨
1.C 点拨:生活污水中含有蛔虫卵,饮用后会使人得蛔虫病。
2.D 3.A 4.C 5.A 6.C 7.C
8.①植树造林 ②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合理即可)第七章 培优练
1.我国西南某小镇,先后建立了多个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小镇的生活和生产污水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街道上的声响日平均为90
dB,1998年,在接连三个月的降雨中雨水的pH为3.6~4.6,河水中含氧量为2
mg/L,致使鱼类和农作物大面积死亡,人们的健康受到影响。请据此分析回答:
(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镇所降雨水常被称为________,此种雨水直接危害农作物和植物的________。
(3)治理该镇的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4 7 3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
注射剂
剂量
注射方法
检测方法
甲
?
每千克体重注射10
mg
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
每10天检测1次血红蛋白含量
乙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丙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4 7 3
请你回答: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_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A.放弃该实验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3)根据图4 7 3,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________。
3.〈2015,株洲模拟〉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并回答问题。
事例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1年仅为8.5%,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在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多万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事例一说明造成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________。
(2)事例二说明造成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由于______入侵或引种到____的地方,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2015,衡阳〉近年来,我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作出假设:__________。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____。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34%。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4)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6)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点拨
1.(1)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2)酸雨;叶和芽 (3)严格控制污染源
点拨: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过程总结见答图4:
INCLUDEPICTURE
"F:\\00\\中考\\生物\\TT2BBQ.tif"
\
MERGEFORMATINET
答图4
2.(1)5%葡萄糖;
铅(或醋酸铅) (2)B
(3)①能 ②越低
点拨:(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无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铅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实验变量是铅,所以甲组应注射5%葡萄糖溶液,乙组是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实验前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或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没有影响。(2)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经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3)①比较甲和乙曲线可知:甲组小白鼠体内无铅血红蛋白含量几乎不变,乙组小白鼠体内含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说明铅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3.(1)改变和破坏 (2)乱捕滥猎和乱采滥伐;掠夺式
(3)外来物种;缺少天敌
4.(1)造纸厂废水会(不会)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
(2)等量造纸厂废水
(3)是否含造纸厂废水
(4)减小实验误差
(5)造纸厂废水会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
(6)关闭造纸厂;造纸厂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