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专题复习 课件+练习(共3份,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专题复习 课件+练习(共3份,共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3-17 20:12:57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基础练
1.野生动物对自然界的重要作用主要是(  )
A.皮革的来源
B.药材的来源
C.美食的来源
D.维持生态平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B.蜜蜂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C.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松鼠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3.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现已开发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接近人脑的微处理器“脑芯片”,科学家称之为“电子版神经元”。这种开发“脑芯片”的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仿生技术
4.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赶尽杀绝
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
C.大力保护
D.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5.有一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B.有利于鬼针草生长
C.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有利于植物的变异
6.害虫感染白僵菌后很快会僵化而死,利用白僵菌制剂喷洒作物以灭虫的方法属于(  )
A.组织培养
B.化学防治
C.生物防治
D.仿生
7.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8.(易错题)观察图5 3 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5 3 4
A.该生态系统达到了生态平衡
B.草、鼠、蛇都参与了维持生态平衡
C.蛇和鼠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D.杠杆不平衡,因此该生态系统不能维持生态平衡
9.人们在非洲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岛,岛上有森林,森林中生活着鹿、狼等动物,过去人们没有生态意识,认为杀死狼,鹿就能长得更好。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5年人们开始大量捕杀以鹿为食的狼,结果鹿的数量变化如图5 3 5所示。据图回答: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5 3 5
(1)题中所描述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_____数量最多,_____数量最少。
(2)在1905年前,这个岛上的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森林中,各种生物的____和所占的_____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从1905年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的数量因狼的数量大量减少而____,然后因为_______和鹿患病而减少。
(3)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人们要尊重生态规律,不能人为地随意增加或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及点拨
1.D
2.C 点拨: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3.D 点拨:本题采用定义法解答。仿生是指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仪器设备。接近人脑的微处理器“脑芯片”,是模仿人脑而发明创造的仪器设备,因此属于仿生技术。
4.D 点拨: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控制其数量,将危害尽量减少。不能将它们赶尽杀绝,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5.C 6.C 7.A
8.D 点拨: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只看到表面现象,杠杆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误认为生态系统也不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图中杠杆显示鼠的数量比蛇的数量多,这样才能保证蛇有足够的食物,使生态系统达到平衡。如果鼠和蛇的数量一样多,则蛇的食物就会不足,反而达不到生态平衡。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9.(1)草→鹿→狼;草;狼 (2)数量;比例;增加;食物缺乏
(3)自动调节;生态平衡
点拨:在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草食性动物的数量,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多于肉食性动物的数量。1905年,狼被捕杀后,通过分析图中曲线可知:随着年份的增加,鹿群的数量先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值后,鹿群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由此可以看出任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当人为干预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本题也体现了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 培优练
1.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2.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
C.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图5 3 6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5 3 6
(1)图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用图中代码表示)。
(2)图中②③分别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⑤表示的物质是______。
(3)能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的生物是____(用图中代码表示)。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是图中的____。
(4)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蛇是田鼠的天敌,是农田作物的卫士。20世纪末期,一些地区的人们以蛇等野生动物作为餐桌上的美食。由于过度捕杀,蛇等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致使农业生产因鼠害而减产。下表是当地有关田鼠和蛇相对数量的部分调查数据。请回答有关问题:
年 份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田鼠数
(只)/公顷
60
未知
未知
未知
未知
60
蛇数
(只)/公顷
40
20
10
20
30
40
(1)在鼠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其生物成分除包括各种动植物外,还包括_______。
(2)当人们大量捕食蛇等野生动物时,农田中田鼠的数量就会失去控制,这说明一种生物的生存与数量常常会受到其他____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3)请根据表中数据及生态学原理,在给定的坐标图中画出蛇与田鼠各自的数量变化曲线。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图5 3 7
5.以下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例子。
材料一 广东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华北地区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以代替农药。
材料二 在我国很多农村,沼气池与猪圈相通,
猪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养鸡,下层养猪,沼气池上盖一塑料大棚,棚内种菜,形成了一种“鸡—猪—沼气—菜”的小型循环系统。
(1)两段材料中,提到了哪几种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提到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例,更能体现生态平衡的是哪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例运用了什么生态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题)澳洲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由于四周环海,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的古老动物。澳洲天然牧草资源丰富。人们曾从印度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大力发展畜牧业,同时在牛粪上产卵繁殖的苍蝇亦随牛、羊进入澳洲。其结果是牛群增加,牛粪量增加,风干硬化,几年不分解,大量牧草被干牛粪遮压枯死,导致牧业减产。同时,苍蝇却有了丰富的滋生地,迅速繁殖蔓延,地里的蝇群猖獗,危害人类与畜牧业。
后来人们又将蜣螂引进澳洲,它能将新鲜牛粪滚成粪球埋入地下,使粪中的蝇卵无法孵化。这样苍蝇滋生得到控制,减轻了对人、畜的危害,同时,又处理了牛粪,增加了土壤养分,牧草产量增加,牧业兴旺。
请分析上述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澳洲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的古老动物”,这说明澳洲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______。引进牛、羊发展畜牧业后,却导致减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澳洲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作为_____参与物质循环,而蜣螂则属于_____。
(3)从澳洲引入牛、羊的经验和教训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方面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点拨
1.A 2.C 
3.(1)A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无机盐等
(3)B、C;A (4)A→B→C
点拨:首先要解读此图的含义,判断出A、B、C是关键,突破口在A上。从分析①②入手,只有生产者才能利用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通过体内物质的分解向外释放二氧化碳,故A是生产者;而B、C通过捕食获得食物,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为自身物质,故二者是消费者,从而形成食物链A→B→C。
4.(1)细菌、真菌
(2)生物(生物因素);自动调节 
(3)见答图5。
INCLUDEPICTURE
"F:\\00\\中考\\生物\\Qq2b.tif"
\
MERGEFORMATINET
答图5
点拨:该题采用数形结合法呈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的画法:①蛇的变化曲线可通过描点连线来画出,曲线要画得平滑,起、落点要正确;②田鼠的变化曲线起、落点要画得正确,走势和蛇的曲线基本相反。
5.(1)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 (2)是
(3)材料二。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更全面,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
点拨:材料一属于以虫治虫,是一种生物防治;材料二是利用物质循环的一种生态农业。
6.(1)生态平衡;牛、羊大量繁殖,牛粪量剧增且缺乏分解者,影响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时也影响了牧草的光合作用 (2)消费者;分解者 (3)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点拨:澳洲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的古老动物,表明这些动物能够很好地生存和繁衍,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明此处的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生态平衡;当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后,开始时由于生存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牛、羊等大量繁殖,牛粪量也随之增加,由于缺乏分解者,影响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时也影响了牧草的光合作用,牧草减少,以牧草为食的牛、羊等牧业减产;蜣螂能处理牛粪,增加土壤养分,应该是分解者;分析题意,全面总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共11张PPT)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点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考点
2
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对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常与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结合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
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2)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
形成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了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
赖的关系。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是不能随便杀灭的,生态系统中
的各种生物的数量也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动物作为食物链
和食物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2.生态平衡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
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2)实质: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动态平衡。
例:在处于生态平衡的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和兔的数量呈
动态变化,如图所示:
考点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生态系统
中的生物数量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但生物的数量并
不是绝对不变的;由于生物内部的竞争,如食物缺乏等
原因,生物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
(3)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的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
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
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考点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思路点拨
C
题中列出了几种动物的捕食关系,说明了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这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典例
1】〈2015,娄底〉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
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
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
A.能制造有机物
B.能帮助植物传粉
C.维持生态平衡
D.为人类提供食物
考点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思路点拨
D
本题利用曲线图考查学生对生态平衡的理解。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各种生物个体的数量是随时变化的,但变化不会很大。由此可推断出D图中的曲线最符合这一规律。
【典例
2】〈2015,云南〉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
统中,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B      C      D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考查方向为:(1)判断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选择题为主;(2)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生产者及消费者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结合,以识图题形式考查。
考点
2
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攻略】
1.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由下图可以知道:动物作为消费者,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
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
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从而促进物质的循环。
考点
2
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2.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
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
播种子
,有利于扩大植物
的分布范围。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思路点拨
B
动物将摄取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典例
3】动物通过呼吸将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思路点拨
A
果树的花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在果园里放养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黏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在花粉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果树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增加。
【典例
4】果树开花季节,果农往往要在果园里放养蜜蜂。这
对果树的重要意义是(  )
A.可以帮助果树更好地传粉
B.能够延长果树开花时间
C.可以消灭果树的病虫
D.使果树生长更加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