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7 19: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蚌埠附校2016——2017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含卷面分5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请考生按要求将所有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⑤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句。(4分)
①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有不少与“酒”有关的诗词,请写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


②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分别之际,请你从古代诗歌中选两句抒发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送给同学们:


2.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1)—(3)题。(7分)
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禁思叙万千。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可以努力增加它的宽度。在人生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船桨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_______。
(1)文中加点的字“禁”“暂”的读音为
___________
和________
(2分)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________,应改为
___________(2分)。
(3)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一恰当的句子,使它与前面两句话语意连贯,句式相同。(3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6分)
下面分别是《西游记》动画片和电视剧的主题歌词,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
你挑着担
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
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
成大道
斗罢艰险
又出发
又出发
啦啦……
……
几番番春秋
冬夏
一场场酸甜
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二)
猴哥猴哥
你真了不得
五行大山压不住你
蹦出个孙行者
猴哥猴哥
你真太难得
紧箍咒再念
没改变老孙的本色
(1)《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
。(1分)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歌词(一)中“你”和“我”应该分别是小说中的

。(2分)
(3)请概括出歌词(二)中划横线句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分)
4.
学校将开展“我们一起来读书,共同用好第四餐”主题读书节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12分)
(1)请你为本次读书节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对偶句式。(3分)
(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读书节开幕式上的倡议书初稿的一段话,请你帮助修改,并提出建议。
A.有这样一句读书的名言:“
”。B.暑假已经过后,我校即将开展“读书月”活动。C.目的是想让同学们都受到文字的熏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D.我们倡导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我们倡导读书,因为书籍承载着传统文化,又传播着新知。E.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飞翔吧!让读书伴随我们一生,启迪我们一生,激励我们一生!
①请你帮助她选择一则读书名言填在A句横线上。(2分)
②B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加以修改。(2分)
③E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
”。(2分)
(3)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你的父母不同意你买,他们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读书会影响学习成绩。你将怎样说服父母呢?(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有什么比亲情更美好
(20分)
冉亮
最近阅读了有关布什家族的几本书,颇有收获与心得,然而令我怦然心动的不是政治而是亲情,尤其是老布什夫妇对于亡女那始终不渝的真爱格外动人心弦。
布什总统卸任后不愿随俗写自传出书,但那本写作近六十年的书信集却显露出一个平实却又不平凡的人生故事。而他的文采以及细腻的感情更是跃然于字里行间,例如他在1958年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中,就把一个年轻父亲对早逝女儿的伤怀写得丝丝入扣。
“我总是把萝宾当做我们这个家庭中活生生的一分子,芭芭拉和我也不知道这感觉会持续多久,但我们希望到了八十岁都还保有这种和她在一起的亲情感。那该多奇妙啊!在那个年纪却仍拥有一个美丽的三岁女儿……她不会长大的。”
“我们这个家缺少了一个什么?在四个男孩活蹦乱跳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金发女孩来平衡一下那四个平头;在那些玩具碉堡和无数的棒棒球卡片中,我们需要有个娃娃屋;在我发脾气时,我们需要一个女孩的哭声而不是男孩的申辩;在圣诞节时,我们更需要一个小天使……我们需要一个女孩。”
“而我们曾经有一个——她那么乖巧,她的拥抱又那么温柔。”
“就像她兄弟一样,她也会爬上床来跟我们一起睡,但她感觉起来就是比较对味。她不会像几个男孩那样在我睡着时贴近我的脸故意调皮捣蛋地吵醒我,不,她只是静悄悄地站在我们床边直到我们感觉到她在那儿,然后她乖巧又舒服地把头贴在我的胸前慢慢睡去。”
“啊!她始终和我们在一起,我们需要她但我们已拥有她;我们虽无法触摸她但我们感觉得到她……”三十年后,他依然怀念着她。1989年12月16日,布什在日记上写着:“艾丽(外孙女)在清晨四点走进我们房间,我掀开毯子把她拉进来滚到我们中间。我说‘别出声,睡吧!’但我们并没有睡去,她也默不作声。她的小小身子扭动着,又来拥抱我,令我想起萝宾,多么相似啊!她那小不点站在那儿,年纪也差不多,同样的可爱,她走向我的床边,站在那儿只是静静地看着我……”
做母亲的芭芭拉在萝宾因血癌过世时才二十八岁,这个打击使她在数月间满头青丝变成白发。多年后她在一封信中这么说道:“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最大考验就是失去我们那宝贝的三岁女儿……萝宾在病中一直是那么乖巧,不曾质问也没有怨言……”
“她走得非常平静。前一分钟她还活着,下一分钟她就走了,我真的感觉到灵魂离开她那小小的躯体,我从没有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上帝的存在!”
“至今她仍活在我们心中和回忆里,我已不再因她而哭泣,因为她始终是我们生命中快乐而鲜活的一部分。”
芭芭拉也常引用一首诗来表达她对爱女的情义:
我并非因为所爱的人
已逝去而高兴,
而是因为她曾与我们
共同欢笑与生活过,
我曾经熟识她深爱她,
也曾对她全心奉献。
如今,因她的离去而流泪吗?
不,我愿微笑,
只因我曾和她共同走过
一小段人生旅途。
这人世间还有什么比亲情更美更好啊!
5.本文中的亲情具体指的是什么感情?(3分)
6.本文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那美好的亲情的呢?(4分)
7.你能从文中了解到布什亡女的哪些信息?(5分)
8.请品味一下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妙处。(4分)
9.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说说。(4分)
[二]
种在乡间的年(20分)
刘北川
①城里的年,愈来愈沦陷为一个简单的节日,就像城里的月光,虽然还是那个月光,却和村庄的月光,有着明显的不同,乡里的月,湿润丰满,怀着少女的娇羞与轻愁……安安静静排开的一个一个的小村庄,更适合月光的书写与舞蹈。年,是一株植物,只有扎根在乡间的沃土,才会枝繁叶茂,城里的泥土,披着水泥与钢筋,容不下它瘦弱的躯干。故乡深处的年,透露出植物的温馨,乡间的年,土酒一般醇厚绵长。
②一进腊月,算是迈进了年的门槛,隐隐约约的炮仗声,敲开了“年”这首民乐的前奏。于是众多的人行走在路上,他们朝向村庄,回家过年,成了冷寂的冬天最温暖的主题。村庄和村庄之间,满是行走的人,赶集下店,张罗着过年的东西。乡下的年,最为忙碌,扫房子,祭灶,磨豆腐,蒸年糕,包饺子,有能力的,还要杀猪宰羊。这一个晴和的天,除了衣橱衣柜这样的大物件,炕头的被子,铺炕的毛毡,梳妆匣,油瓶子,盐罐子,瓶瓶罐罐,都放到院落里。院子里像是开了家铺子,那些没事可做的鸡呀,狗呀,也过来凑热闹,乱哄哄一片。我父亲戴着斗笠,披着一间破被单,手持一头绑了笤帚的竹竿子,像一位侠客,趟进屋内游走江湖。扫完房,瓶瓶罐罐清洗一遍,土炕上铺好新鲜麦草,一样一样搬回去。家里流满了土灰的腥味,整体上看却焕然一新,明亮整洁,所有的家当都站好了位置,等待着年的到来,角角落落展现着一副除旧迎新的气象。
③做好的豆腐清白如玉,切成方方正正几十块,一部分拿到屋外冻冻豆腐,一部分放到缸里用粗盐腌了,剩下的热热地现吃,再随手送街坊邻居几块尝鲜。蒸年糕,先把黄米碾成面,将碾好的湿面用开水泼,然后铺撒到屉上,铺撒一层面,放一层泡好的红枣,花豇豆,最后上锅蒸。年糕蒸好,冷却下来,切成一块一块顶着红枣金灿灿的年糕。蒸馍,蒸花馍,白白的馍上用筷子头戳上红点子,细心的家人,把馍蒸成鱼形,刺猬形。葵花籽,花生,也是自家用细沙,在大柴锅里慢慢地翻炒。年,少不了一道一道的工序,这些繁文缛节把年推向了高潮。锅屋里总是热气腾腾,土炕总是烫烫的。我就跟娘说,炕太热,夜里睡觉快烙成糊饼子了。娘笑,不言声。
④年的议程,铭刻在童谣里,一辈一辈传唱下去。“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蒸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唱这童谣的孩子,长成了爷,爷再把这童谣教唱给孙子。年,就这样规矩下来,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年。我问祖母:“为啥子过年呀?”祖母说,为啥?!土里不长粮食,你吃啥?风不调雨不顺,你喝啥?没有老祖宗,哪里有你一根毛?”在我祖母眼里,这年是过给别人看的。过年的时候,乡间里站满了神,灶王爷灶王奶奶统领一方,观音、门神、后山娘娘各司其职。年三十去祖坟里照听,请阴间的祖母回家过年。老人总得嘱咐好孩子们,这时候千万不能说脏话,包饺子要说“包好了”,不能说“包没了”。大年初一的饺子,不但留给神,猪槽子,鸡食盆,都要分几个,连老鼠也要扔几个在墙角。恍然明白了这些讲究,这其实是一种敬畏和感恩。乡间的年不单单是年,这年要感谢赠与五谷的土地,感念逝去的先祖。这是乡间的一种誓言,是朴素的祈求与憧憬。
⑤乡间的年现在精简了不少项目,但框架没变,人们依旧按着老规矩一样一样的来,大年初一起五更,放炮仗,吃饺子,一家一家地串着拜年,迎接来的逝去的亲人,还要在初三上坟送回去。物质生活富裕了,年糕还要自家蒸,红红的对联,喜庆的窗花,还是要贴上去,旧色的乡间泛着红晕,生动而活泼。乡间的年,其实是继五谷收获后,晚收的一成庄稼。长在乡间的年,是来自故乡的一声悠长的呼唤。
(选自2010年2月《北京日报》)
10.选文题为“种在乡间的年”,开头为何要写“城里的年”?(4分)
11.第③段中,“这些繁文缛节”指代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2.认真阅读第④段,说说在祖母眼里和“我”眼里“为啥子过年”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13.请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1)我就跟娘说,炕太热,夜里睡觉快烙成糊饼子了。
(2)旧色的乡间泛着红晕,生动而活泼。
14.作者喜欢的仅仅是乡间的年吗?这其中还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三]
《出师表》选段
(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5.解释加横线词:(4分)
(1)臣本布衣(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不以臣卑鄙(
)(4)深入不毛(

16.翻译句子:(4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3分)
18.选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写作(60分)
19.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
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自定,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且不准抄袭,否则被扣分;
(3)考虑到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500字。
一、(35分)
1.(1)略(2)①略

略(10分)
2.(1)jīn
zàn
(2)籍

(3)略(7分)
3.(1)吴承恩
(1分)
(2)沙和尚(沙僧)
猪八戒
(2分)
(3)孙悟空学艺归来,玉帝骗他上天庭当了小官,悟空明白后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阻止,和如来佛祖打赌输了,因此被压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解救。(3分)
4.(12分)(1)阅读经典,感受文明。阅读提升品位,求职丰富人生。徜徉书海品墨香,畅游书海汲精华。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2分)
(2)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或者: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2分)
②删除“已经”(2分)
③“飞翔”一词改为“遨游”。(2分)
(3)着重从读书和学习的关系来说理,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礼就可以。(2分)
二、(55分)
[一]
(20分)
5.文中所指的亲情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夫妇对亡女萝宾的那份真情。(3分)
6.引用布什夫妇的书信、日记和诗歌来反映他们那美好的亲情。(4分)
7.她的名字叫萝宾,因患血癌在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是一个乖巧的孩子。(5分)
8.这句话赞美了布什夫妇的美好亲情,反映出在人世间亲情最美好的主题;结构上收束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4分)
9.如:要珍惜亲情,要孝敬父母。(4分)
[二](20分)
10.开篇写“城里的年”,愈来愈沦陷为一个简单的节日,与“扎根在乡间的沃土”的“乡间的年”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乡间的年”的“温馨”,有“土酒一般醇厚绵长”;自然引出下文对“乡间的年”的回忆。(4分)
11.指代做豆腐,蒸年糕,蒸花馍,炒葵花籽,花生。(4分)
12.为了土里不长庄稼,为了风调雨顺,为了老祖宗,在我祖母眼里这年,是过给别人看的。(4分)
13.(1)“烙”本是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锅上加热使熟,一个“烙”既生动形象地写出烧的热度,土炕的烫,又表现了乡间年的热闹非凡。(2)“泛”是透出、泛出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传神地写出旧色的乡间,对联的红红,窗花的喜庆,以及乡间的年的吉祥等。(4分)
14.作者喜欢的不仅仅是乡间的年,作者通过乡间的年写乡间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祖母、父亲,以及家乡亲友的惦记,流淌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4分)
[三](15分)
15.平民
奔走效劳
身份低微,目光短浅
长草
16.①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②因此感动奋发,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17.回顾往事,追述经历,表达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18.围绕“报先帝”,“忠陛下”来答题。
三、写作(60分)
19.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
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5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