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3月份考试八年级历史考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3月份考试八年级历史考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8 22: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3月份考试八年级
历史考试卷解析版
一、
选择题
1.
60年前,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耕者有其田”成为现实。对这一历史巨变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A
解析:1952年底,土地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完成,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耕者有其田”
成为现实,和平解放西藏与土地改革没有联系,B、C、D项均为土改的意义,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另外关于土地改革,学生还要知道,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2.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比较能力。引导农民互助合作,走上集体化道路的运动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1950年土地改革。
3.
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B。
4.
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土地改革的意义。这次土地改革并没有建立土地公有制,是由地主的私有制变成了农民的私有制,①③④是正确的,故选D。
5.
“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一阶级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
B.开国大典
C.1952年土地改革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C。
6.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后的农业改革。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
7.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D
8.
下列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9.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答案:
A
解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10.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出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前进!进!”是创作于1935年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为什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把它定为国歌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最恰当的是(  )
A.知耻后勇
B.居安思危
C.义无反顾
D.勇往直前
答案:
B
11.
在首都天安门广场矗立着一座庄严雄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英雄纪念碑,它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下列人物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范围的是(  )
A.邓世昌

B.董存瑞
C.黄继光

D.林则徐
答案:
C
解析:
根据人民英雄纪念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碑文,纪念的人民英雄是在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牺牲的。而黄继光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950~1953年)。
12.
“今天是你的生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
10月1日
B.
8月1日
C.
9月22日
D.
7月1日
答案:
A
13.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4.
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答案:
A
解析:
新中国的成立,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15.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答案:
D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16.
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最主要的原因(  )
A.武力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B.担心外国势力干涉
C.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
D.西藏上层愿意服从中央政府领导
答案:
C
解析:
当时人民解放军完全有能力武力解放西藏,但为了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和平方式。
17.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A.建立人民公社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开展大跃进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C。
18.
1952年底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
A.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被废除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农民有了自己的私有土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选D。
19.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是(

① 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 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 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④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
20.
下列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消灭了地主阶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的私有制,没有建立土地公有制,故选B。
二、
综合题
2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错误:

理由:


答案:错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或: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理由: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建立的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度

我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建立的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度
;我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标志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
改正:土地改革的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在1950年至1952年的土改中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没有涉及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依次修改即可。
23.
材料一 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
材料二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1)
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什么主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政治上、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将我国建成工业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政治上:①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和平解放西藏,
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②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国家领导人;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经济上:
①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开展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建设,(1)要求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考查新中国的建设成绩,时间是在1949年至1956年,在政治上巩固政权的措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等;经济上恢复发展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
24.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有关?“今岁”分天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2)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指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改变了世界”说明了什么真理?
答案:(1)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袁隆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后农业的变化发展。材料一对联中的“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指的是土地改革运动,“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指的是改革开放时期党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改革和改革开放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指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袁隆平,他的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让人们远离饥饿,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
材料: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请观察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本地情况,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A
土地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①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中A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土地改革,D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阶段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的变化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