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新课标第三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新课标第三单元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9 09:1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题号
一(30分)
二(40分)
三(50分)
合计(120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
l、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包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7)青少年要敢予像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
(1)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ɡxínɡjiànchù(相形见绌)。
(2)谁能断言那些lánɡjí(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在héxù
(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4)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mòzhōnɡyīshì(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3分)
A.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
“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4、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3分)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
和日丽的美好;
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5、名著阅读(8分)
(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这艘潜艇是船长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他船身坚固,利用B发电。(2分)
A太阳能
B海洋
C风
(2)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兰,讲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分)
b、人生来不是为了吃苦,但是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磨难。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
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中的磨难会有怎样的看法呢?(4分)略
(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
(4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敬畏自然》选文一

①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现在人们都认为,这个社会问题将可以由这个洞来妥善解决。

②订了婚的姑娘们都把从前的那些日记本丢进了这个洞里。还有的人把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扔进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

③警察把那些伪造得极其巧妙的假钞票没收来以后,也统统交给这个洞处理,从此便可万无一失了。而犯罪分子们则把各种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以为这样就能逍遥法外了。

④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⑤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⑥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⑦“喂——出来!”

⑧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晴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⑨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⑩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喂一出来》选文二
选文一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比喻,更加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
7、选文二中的第①段中画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句子所写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也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人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由这个洞来解决,你赞同吗?为什么?
(3分)
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社会公害。不赞同,这个洞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治理公害是棘手的任务,需要长远的眼光、长期的努力。
8、怎样理解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3分)
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还会因此而欢庆“胜利”,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隐患一旦爆发,将造成更大的损失。
从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3分)
原先往洞里丢进什么,什么都将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下来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机密文件、保险柜、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废物和污水、日记本、照片、假钞票、犯罪证据都会飞将下来,飞到这座城市居民的头顶上,让他们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
从选文一和选文二中的描述中,人们能否征服自然,甚至将自然随意处置?那么从这两部分选文中,你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从中明白什么道理?(3分)
不能。这个结尾告诉人们,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可以围绕做环保宣传方面讲,也可以有其他答案。)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死亡之湖——罗布泊
①罗布泊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是中国第二大盐湖,又名罗布卓尔,古称黝泽、盐泽、蒲昌海、牢兰海、辅日海和洛普池等。
②公元前403~221年,《山海经》就有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周之山,东望泽,河水所潜也”。《史记·大宛列传》载:“于田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罗布泊卓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东北部,塔里木地块东部。长轴呈东—西方向延伸,长300.0千米,宽125.0千米,面积5350平方千米;它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古今中外无数史地学者的探索,使这块土地充满着神秘感。
③清代,阿弥达深入湖区考察,在其撰写的《河源纪略》卷九中记载:“罗布卓尔为西域巨泽,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十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
④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探险家H·M·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
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者对罗布泊地区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考察,一次是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疆综合考察队,另一次是1980~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织的罗布泊考察队。取得了罗布泊洼地的形成和演变,湖区地貌、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土壤以及楼兰古城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等的丰硕科研成果。1980年5~7月彭加木同志为寻找水源,在考察途中于库木库都克地区遇难,为罗布泊地区的科研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⑥湖区集水面积144.0×104平方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米,补给系数为150.58。主要入湖河流有孔雀河、塔里木河、米兰河、若羌河、瓦石峡河等,汇集高山冰雪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分界线甚不明显,常常发生相互袭夺,导致罗布泊的所谓“游移”和湖面萎缩。建国后,上游农垦迅速发展,并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拦截水源,使两河入湖水量大为减少,乃至断流。
⑦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⑧那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已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如今,从卫星像片上反映出来的罗布泊是一圈一圈的盐壳组成的荒漠!
⑨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实例,警告人们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带进行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
11、说说文题“死亡之海”中“死亡”的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
(4分)罗布泊已经断流,变成一片干涸的盐泽;罗布泊没有草木,天空中没有飞鸟,没有生命迹象。(意思对即可)
1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罗布泊断流的原因有哪些。
(4分)
一是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发生相互袭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致罗布泊湖面萎缩;二是建国后上游农垦迅速发展,兴修水利,拦截水源,使得入湖水量大为减少,乃至断流。
1
3、文章第⑦、⑧两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作比较,将罗布泊湖断流前后景致进行对比,突出了断流后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之严重,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第⑥段中加横线词语“常常”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不能,“常常”一词反映了两条河流相互袭夺的频率高,删去后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於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於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1
5、解释加横线词语在句子巾的意思。
(2分)
一朝而拔之
拔:夺取
16、请在文中划线句需要标点的地方用/标示。
(3分)
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用自己的话说说:吴起是怎样成功调动人们“攻亭”的积极性的?(3分)
先通过兑现两次承诺赢得人们的信赖,进而承诺“攻亭”的赏赐,成功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韩非子讲述吴起攻亭的故事有什么用意?(2分)
启示: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人往住能赢得周围人的信任。
【译文】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吧,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吧,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三、作文(50分)
请以“那(个、些、段……)一一一(快乐、幸福、烦恼……)的日”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补全题目;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