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清平乐--村居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6-清平乐--村居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9 14: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26 清平乐 村居·26 清平乐 村居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走进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被金人逼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自己的家乡被朝廷收复,人民过上幸福、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不断上书朝廷,却屡遭排斥和打击。42岁时被贬到远离战场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一生壮志未酬,报国无门,68岁悲愤郁闷而死。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自己的作品,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他的词现存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弃疾的基本思想内容。它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有《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wēngchúliánǎo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朗读

自学提示:
1.圈一圈:这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圈出来。
2.注一注:结合插图,这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请在旁边写下批注。
3.想一想: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了怎样的景物?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深化理解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一间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译文

自学提示:
1.圈一圈:词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请圈出来。
2.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个人?为什么?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很亲热的在一起打趣交谈。媚,亲热的意思 那酒后微醉,操着吴音,亲亲热热的坐在一起打趣聊天的白发老夫妇,是谁家的呀?译文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在豆田里锄草,
二儿子在家里忙着编织鸡笼。译文大儿锄豆溪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儿正织鸡笼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这里是顽皮的意思。这是对小儿的爱称,并无贬义。趴在地上剥开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的顽皮可爱,他正躺卧在溪边剥着刚刚摘下的莲蓬呢。译文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一间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正亲热地坐在一起,带着微笑的神态用吴浓软语谈论着家常事,其乐融融。他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溪东豆田里除草,二儿子正在家里忙着编织鸡笼;最讨人喜欢的是小儿子,他是多么调皮可爱,瞧,他正躺卧在溪边剥莲子吃呢。译文《清平乐·村居》词中哪几句写景,怎样的一幅图景?词人刻画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从他们的行动及特点中你读到了什么?说说你对词中“醉”的理解。 上片村中环境:
村中人(老夫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秀丽
恬静下片
(动作)大儿:
中儿:
小儿:锄豆织鸡笼卧剥莲蓬表现出茅舍一家老小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
小结: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刻画了一幅 清新奇妙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恬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拓展学习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xiàn)。注释: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
2.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3.鸣蝉:蝉叫声。 4.旧时:往日。
5.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6.见:同“现”。 7.忽见:忽现。读一读 夜行乡村小路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
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
转眼点点细雨洒落山前,要下大雨了。
过去土地庙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忽然不见了,
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先说一说在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