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初中化学说课比赛课件 《二氧化碳》陈晶

文档属性

名称 黄冈市初中化学说课比赛课件 《二氧化碳》陈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3-19 13: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武穴市实验中学 陈 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说教材二、教法分析三、学法指导四、教学程序五、教学反思说课流程1.教材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空气和氧气,二氧化碳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也为今后学习一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等物质打下基础。本课题是六单元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一、说教材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过程一、说教材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② 学生能设计和完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和与水反应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提高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归纳其性质。
②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懂得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二氧化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世界。
②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新,合作精神及科学的态度。一、说教材 先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入新课,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进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法,引领学生积极地探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在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探究的快乐。还有实验演示法,教师或者个别学生的演示实验使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更加深入,在教学中贯穿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学生们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增强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二、教法分析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掌握获得知识的途径,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探究,通过讨论、猜想、设计并动手实验,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自主、生动地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方法对学生以后探究其他物质具有指导意义,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 三、学法指导教学流程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四、教学程序四、教学程序——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四、教学程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
和描述实验的能力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气体,并请一位同学闻气体的气味!——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四、教学程序呀,咋回事?——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演示实验 高低蜡烛实验现象:烧杯中的两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该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四、教学程序
动手做 一做吧!——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四、教学程序CO2 能溶于水吗?现象:软塑料瓶变瘪该气体可溶于水二者有什么不同?可乐、雪碧中有CO2气体,表明CO2能溶于水。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四、教学程序紫色石蕊溶液CO2水?溶解了CO2的水——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问题:究竟是什么让紫色小花变红呢?1.可能是CO2
2.可能是水3.可能是水和
CO2共同作用将干燥的石蕊
纸花放入装有
二氧化碳的集
气瓶中对干燥的石
石蕊纸花喷水将喷水后的石
石蕊纸花放入装
有二氧化碳的
集气瓶中纸花不
变色
纸花不
变色 纸花
变红说明二氧化碳
不能使石蕊变
色说明水不能使
石蕊变色说明二氧化碳
和水混合后产
生了一种新物
质能使石蕊变
红四、教学程序——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四、教学程序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花朵 通过醋酸让紫花变红的实验事实,类比出CO2与水生产的新物质也是一种酸。——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该气体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四、教学程序CO2水?——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用哪种方法可以检验这种气体是CO2呢?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四、教学程序CO2让学生从自主探究的过程
中获得喜悦和成功感,从
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
奇心,增强学习兴趣——实验活动 探究新知做饮料灭 火性质用途决 定反 映四、教学程序——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四、教学程序——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评价二氧化碳的利与弊 二氧化碳对于人类和自然界而言,都是有利有弊的。二氧化碳的合适量,将会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自然的和谐,这是大部分物质所共有的性质。当然,当二氧化碳的量过多或过少时,整个自然界的平衡将会遭到破坏,以一种人类不可控制的循环力量,带领人类走向深渊。合理利用二氧化碳这一资源,同时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道路。一·利处
1.?有利于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
2.灭火
3.可做气体肥料
4.可做化工原料
5.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
6.干冰(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二.弊处
1.气候问题以及气候问题所
导致的人类灾难
2.?二氧化碳危害人体健康四、教学程序——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石墨用作电极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2、向蔬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四、教学程序3、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
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去除呢?——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一)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能与水反应
3、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四、教学程序板 书 设 计 本节课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我在设计以碳酸饮料为学习主线,以探究过程,探究方法为学习暗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搭上趣味,愉悦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为了使本课的知识点更加系统,最后将知识点从课堂抽取出来,让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思考,从而使这节课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可以将碳酸饮料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样现象更明显,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好地呼应了本课的主题。五、教学反思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