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二中2018届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秦简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学术观点
D.《史记》的记载
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提到:“(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西周的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保留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地方分权体制易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事堂是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也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民政、军政、财政分属不同部门,主管财政的机构由盐铁、度支、户部组成。上述机构设置出现在
A.秦朝咸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汴梁
5、李克强总理强调
“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指明了历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从秦汉起,中国政府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政府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解决“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B.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C.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瓦解
6、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这揭示出宋朝
A.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
B.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
C.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
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
7、杨宁一先生在《历史学习新视野》中说:“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杨宁一先生在这里主要是说
A.行省合理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机构
C.行省的设立是为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
D.行省有效地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当
8、魏源《默觚·治篇》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至宋明
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文中“三代私而
后世公”状况的出现得益于某一制度的实行,该制度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始终扼杀士子的创新思维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9、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百司政务,
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核心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B.早期民主思想开始出现
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
10、“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
A.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
B.公民意识强烈
C.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D.人文精神浓厚
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雅典根本不存在着民主政治
B.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
C.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
D.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
12、《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圣所生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B.是否正视纲常伦理
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是否重视法律的公平公正
13、古罗马法律规定公民对官员的惩罚决定拥有上诉权。公元前509年《瓦勒里法》规定“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反映出在当时的罗马
A.少数法学家垄断立法和司法活动
B.通过立法手段限制官员的权力
C.政治对话的方式取代了暴力镇压
D.行政实践中注重保护公民权利
14、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予嫁资,嫁资孳息,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持生活,同时,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罗马法
A.追求公平与正义
B.侧重保护男性权利
C.体现了男女平等
D.注重调节债务纠纷
15、历史学家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尊严的部分”,二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
“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共和制
B.君主制和议会制
C.
议会制和共和制
D.共和制和议会制
16、1783年,英国政坛不稳,一年内更换了三届内阁。英国议会下院又对刚上台执政的小威廉·皮特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但小威廉·皮特未向下院称臣和接受辞职,而是要求英王乔治三世下令提前解散并重新选举下院。为保持内阁的相对稳定,英王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要求,下令将未满任期的议会下院解散。材料表明
A.英国国王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英国内阁与议会可以相互监督制衡
C.解散下院不利于英国政坛的稳定
D.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机制被破坏
17、美国1787年宪法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州立法机关推举任期6年的合众国参议员。州立法机关推举出其认为合适的选举团成员,再由选举团成员推选出总统。......最后,由总统任命终身的联邦法官。上述规定表明,美国1787年宪法
A.没有体现出民主政治基本原则
B.为联邦政府扩大权力提供保障
C.剥夺了大多数民众的参政权利
D.防止总统因权力过大走向独裁
18、法国托克维尔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19、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材料体现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分权制衡
C.天赋人权
D.自由平等
20、自1789年到2003年,美国总统共用了1484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106次,大约有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
A.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
B.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
C.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
D.联邦总统维护选民利益
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斗争惨烈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22、(国家元首)有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这项条款应出自
A.美国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3、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宪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是用议会粉饰的封建君主专制
B.
已经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
C.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4、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英国、美国、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在以下四国正式生效符合程序的是
A.美国总统批准而无须国会同意
B.英国上议院和下议院共同批准
C.德意志帝国议会最后批准
D.法国总统批准而无须议会同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御史为君主耳目之臣,职司风宪……明朝的监察御史只有七品,但可以弹劾宰相、六部,可以超擢(越级提升之意)为“按察使”(三品),故彼等多乐行其职权,不避权贵。虽常有被贬抑、下狱、赐死之事,而其地位仍然甚高,其清严威重为他官所不及……明代监察御史可以个别行使弹劾权与单独提出弹劾案,不以都察院的名义为之,也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弹劾案。
——摘编自郑钦仁《中国古代制度略论》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府官员上任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接受资格审查。一般官员由公众法庭审查,执行官除由法庭审查外,还要接受议事会的审查。官员任职期满,由公民大会进行“政绩审查”,发现有危害国家、受贿和其他违法行为者,都要受到惩罚。卸任官员必须接受帐目审查,公众法庭查出有贪污者,即勒令其偿还10倍于所侵吞的金额。此外,凡议事会或公民大会决议与宪法抵触者,任何公民有权向议事会主席团提出申诉,主席团若认为申诉合理,原法案动议者将负其咎。
——摘编自许良英、王来棣《民主的历史》
材料三
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主要发挥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监督的作用。民众监督是建立在直接民主制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任职资格审查、信任投票,账目审计和告发程序,都是在公民直接行使主权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上进行的。前三种程序已经制度化,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进行,运行机制较为成熟。信任投票和账目审计往往与告发程序联合,实现对官员的有效监控。
——摘编自张春梅《古典时期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监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御史的特点,指出明代设立监察御史的根本目的。(8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监察制度的特点,指出古代雅典设置监察制度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的监督机制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不同。(8分)综合上述材料,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概括说明东西方社会对人类文明的共同贡献。(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要求: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例),论述表达清晰)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雅典国家权力的运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着民主权力的制约,……梭伦开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并使之互相制约。……雅典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而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行政、司法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行政、司法都要对立法机关负责,但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
——摘编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在美国,立法权由国会掌握。参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院代表美国各州,由各州选出,每州两名,共100名;众议院代表美国人民,按在全国由相同人口划分的选区选举选出,共435名.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监督财政权等四大国家权力。行政权由总统掌握.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他对选民直接负责,国会对他的政治行为不得干涉.总统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的方式行使立法倡议权。
——摘编自许鑫《分权制衡思想演变及对西方政治制度构建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与雅典在分权制约方面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B
D
B
B
D
A
D
B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B
B
C
D
A
C
B
C
B
D
25参考答案
(1)明代:特点:位卑权重:升迁快;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畏权贵;可独立行使弹劾权。(6分)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2分)
雅典:特点:公民监督;严格的审査制度:依法严惩。(4分)
目的:监察公权力的运行。(2分)
(2)不同:(雅典)利用民主制;由民众监督;(中国)设立专门机构;由官员监督。(8分)
(3)贡献:对政治监察体制和制度的探索,为后世政治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6参考答案
观点: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论证
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举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
例二: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妥协。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和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
例三:法国
1875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妥协。法国共和之路过程曲折,充满暴力。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体现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承认共和,这是君主派的妥协,而赋予总统以大权,这又体现了共和派的妥协。正是双方的妥协才使得宪法得以签订,共和体制确立下来。
27参考答案
(1)特点:国家权力运行存在相互制约;国家机构之间权限不明;缺少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6分)
(2)不同:雅典分权是交错关系,而美国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是平行关系;雅典是行政和司法的分权,而美国则是行政、立法与司法的三权分立。(4分)原因:美国吸取了前代分权不足的教训;美国分权体制有较完善的理论依据;美国政治家依据本国国情进行了分权体制的创新。(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