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熟练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艺术家表演艺术的精湛。
3.激发学生对京剧等传统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艺术家表演艺术的精湛。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感受艺术家表演艺术的精湛,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热爱。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图文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老师不是一个专业的戏曲演员,今天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君健为我们请来了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他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看戏》。
板书课题:《看戏》
简介:作者叶君健和梅兰芳。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正音后,齐读。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铿
锵
颦
婀
娜
蜃
楼
屏
住
例:颦Pín
〔皱眉〕〔上下结构](为加深印象介绍“东施效颦”的故事)
(2)出示词语:
收敛
屹立
顿时
海市蜃楼
歌舞
悲欢离合
奸馋
轻盈
矫健
铿锵
婀娜
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并就词语进行初步理解,交流后教师明确:
颦:皱眉。
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屹立:像山像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而不可动摇。
屏住:抑止住(呼吸)。
奸谗:奸邪,说坏话。
矫键:强壮有力。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
(二)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1.边读边思考: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
(1)本文描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2)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艺术家。
2.依据提示,学生理清结构。
第一段(1-2):交代了演出的时间地点和演出前的全场盛况。
第二段(3-5):描写梅大师的精彩表演和观众的热烈反应。(详写)
第三段(6):点明中心,提示艺术家身份。
(三)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人们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画出相关词语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2.读议: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2)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议:第2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扣“每个……都是……连……都……”、“简直”、“人海”等重点词句体会看戏的观众多。
3.交流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明确: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4.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体会观众对梅兰芳先生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wǎn
shǎng
shǔ
qì
shōu
liǎn
yì
lì
jù
chǎng
yǎn
yuán
(
)(
)(
)(
)(
)(
)
2.辩字组词
铿(
)
锵(
)
频(
)
坚(
)
将(
)
颦(
)
3.填合适的词语
(
)的古树
(
)的石阶
(
)的步子
(
)的剧场
(
)的海上
(
)的海面
四、总结
梅兰芳老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剧艺术上面的造诣令我们倾佩不已,他继承和发扬了我们的国粹艺术,希望同学们能够多欣赏一下京剧,以此缅怀这位京剧大师。
五、作业
1.继续收集梅兰芳的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板书
《看戏》
观众
暑气未消
人海
演员
梅兰芳
穆桂英挂帅《看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6课,看看课文怎样描写了观众和梅兰芳老先生的表演技艺。(出示四大名旦图片)
板书课题:《看戏》
二、新课
(一)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
(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
(2)画出揭示本义中心的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
①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板书)
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②找学生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明确:“静静的”。
3.速读第三段
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3)戏开始了,你有什么感觉?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画出有关词语句子。
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把京剧舞台的美感刻画得惟妙惟肖。
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
明确: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热情的观众和技艺高超的艺术家。《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
4.女生齐读第四段,男生完成下列问题:
(1)女主角上场,观众的情绪有何变化?你是从哪个句子知道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
启发讨论后明确:
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
板书:暴风雨、雷鸣
“对声音的描写”,注意引导学生体味绝妙之处。
“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奇美妙。
思考讨论:“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滚”、“滴”、“溅”、“落”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珠子从一笑一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去,只能说“滚”;一粒一粒的珠子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缭绕,只能说“溅”。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滚、滴、溅、落”,四个动词字字准确、贴切。
(3)同学们,梅兰芳先生在演出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戏时,已是66岁高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老先生正是缘于对艺术的热爱与长期的勤学苦练,才能在66岁之时仍能步子轻盈、矫健;身段婀娜、优雅;歌喉圆润、婉转。他用自己美轮美奂的表演使观众们与之同喜同悲,同歌同泣,这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这样好的戏曲,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这样好的艺术家,我们怎么会不喜爱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齐读第4自然段。
(4)对照板书,试背本段。
5.男生齐读第五段
女生思考:听到这样神奇美妙的歌声,观众的表现如何?注意抓关键词。
“鸦雀无声”的含义是什么?(要求学生快速查词典,结合语境,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男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本段内容。
6.这位精湛的艺术家是谁呢?
他已66岁高龄,表演仍能创造“奇迹”,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六段。
(二)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三)拓展延伸
播放“梅兰芳京剧唱腔”片段,具体感知。
小组交流各自所画的再现观众热情的图画,推荐优秀作品,集体评议。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lù
xù
wǔ
tái
míméng
dùn
shí
hǎi
shì
shèn
lóu
(
)(
)(
)(
)(
)
2.辩字组词
署(
)
娜(
)
蜃(
)
暑(
)
那(
)
辱(
)
3.填合适的词语
(
)的掌声
(
)的回音
(
)的舞台
(
)的歌喉
(
)的水袖
(
)的身段
四、总结
本文标题“看戏”,中心意思是赞美“我们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文章根据中心的需要适当剪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观众的表现上,放在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上,特别是对观众的表现,着力渲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既表现了观众的热情,也烘托了梅兰芳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了解京剧艺术的知识。
六、板书
《看戏》
静静的—暴风雨、雷鸣般
辽远、逼近—柔和、铿锵
鸦雀无声—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