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3-21 08: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第二章 统计1.问题导航
(1)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有哪些步骤?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频率分布折线图?
(3)什么是总体密度曲线?
(4)画茎叶图的步骤有哪些?茎叶图有什么特征?2.例题导读
对“P68探究”内容的导读: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横轴、纵轴的单位不同,得到的图的形状也会不同.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同的印象,这种印象有时会影响我们对总体的判断.
对“P68思考”内容的导读:由于约有88%的居民月均用水量都在3吨以下,因此,只要将月用水量标准制定为3吨时,就可以满足85%以上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
对“P69思考”内容的导读:不同的样本得到的频率分布折线图不同;即使对于同一样本,不同的分组情况得到的频率分布折线图也不同,因此不能由样本的频率分布折线图得到准确的总体密度曲线.1.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
(1)频数与频率
将一批数据按要求分成若干个组,数据分布在各个小组的个数,叫做该组的___________,每组频数除以全体数据总数的商,叫做该组的____________,频率反映数据在每组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频数频率(2)样本的频率分布与频率分布表
①相关概念
根据随机所抽样本的大小,分别计算数据分布在各个小组的频率,这些频率的分布规律(取值情况),就叫做样本的___________.为了能直观地显示样本的频率分布情况,通常我们会将样本的分组情况、数据分布在各个小组的频数以及计算所得的相应频率列在一张表中,叫做________________.频率分布样本频率分布表②求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表的步骤:
a.求极差.
b.决定组距与组数.
c.将数据分组.
d.列频率分布表.
(3)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从一个总体得到一个包含大量数据的样本时,很难从一个个的数字中直接看出样本所包含的信息.如果把这些数据形成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样本数据的特征,从而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频率/组距各小长方形的面积1总体密度曲线3.茎叶图
茎叶图也是用来表示数据的一种图,其画法如下:
(1)将一个或两个样本的数据分为“____________”(高位)和“____________”(低位)两部分.
(2)将最小茎和最大茎之间的数按__________次序排成一列.
(3)将各个数据的“____________”按大小次序写在其茎一侧或两侧.茎叶大小叶1.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频率分布折线图与总体密度曲线无关;(  )
(2)频率分布折线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  )
(3)样本容量很大的频率分布折线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
(  )
(4)如果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无限减小,那么频率分布折线图就会无限接近于总体密度曲线;(  )
(5)频率分布直方图不能保留原始数据,而茎叶图可以保留原始数据,而且可以随时记录.(  )×××√√解析:总体密度曲线通常都是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出来的.如果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无限减小,那么频率分布折线图就会无限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这条光滑曲线就是总体密度曲线.2.一个容量为32的样本,分成5组,已知第三组的频率为0.375,则另外四组的频数之和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第三组的频数为32×0.375=12.
∴另外四组的频数之和为32-12=20.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什么?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解: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样本中落在该组内的数据的频率;总和等于1.201.茎叶图的优缺点
优点: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缺点:茎叶图在样本数据较多时,显得不太方便,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组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组记录那么直观、清晰.2.茎叶图、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是用来描述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的.茎叶图由所有样本数据构成,没有损失任何样本信息,可以在抽样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这对于教练员发现运动员现场状态特别有用);而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损失了样本的一些信息,必须在完成抽样后才能制作.
3.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然的,它们只不过是相同的数据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茎叶图和频率分布表极为类似,事实上,茎相当于频率分布表中的分组;茎上叶的数目相当于频率分布表中指定区间组的频数.作频率分布表、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互动探究] 本例中,画出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
解: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如下:解:(1)以4为组距,列表如下: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频率分布折线图如下:
(2)从频率分布表中可以看出,将近60%的美国总统就任时的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45岁以下以及65岁以上就任的总统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茎叶图及其应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综合应用(2)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频率分布折线图,如图(3)由上述图表可知数据落在[10.95,11.35)范围内的频率为1-(0.03+0.09)-(0.07+0.04+0.02)=0.75=75%,即数据落在[10.95,11.35)范围内的可能性是75%.
(4)数据小于11.20的可能性即数据小于11.20的频率,设为x,则(x-0.41)÷(11.20-11.15)=(0.67-0.41)÷(11.25-11.15),
所以x-0.41=0.13,即x=0.54,
从而估计数据小于11.20的可能性是54%.方法归纳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是列频率分布表和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主要目的,频率分布表比较准确地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而频率分布直方图则能直观地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
(2)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了样本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可能性,由抽样的代表性利用样本在某一范围内的频率,可近似地估计总体在这一范围内的可能性.3.(1)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测得他们的身高(单位:cm),按照区间[160,165),[165,170),[170,175),[175,180),[180,185]分组,得到样本身高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①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x的值及身高在170 cm以上的学生人数;
②将身高在[170,175),[175,180),[180,185]区间内的学生依次记为A,B,C三个组,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组中抽取6人,求从这三个组分别抽取的学生人数.(2)从高一学生中抽取50名参加调研考试,成绩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单位:分):[40,50),2;[50,60),3;[60,70),10;
[70,80),15;[80,90),12;[90,100],8.
①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②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③估计成绩在[70,80)分的学生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④估计成绩在[70,100]分的学生所占总体的百分比.根据表格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③由频率分布表可知成绩在[70,80)分的学生所占总体的百分比约是0.3=30%.
④估计成绩在[70,100]分的学生所占总体的百分比是0.3+0.24+0.16=0.7=70%.(1)完成数据的茎叶图;
(2)用茎叶图处理现有的数据,有什么优点?
(3)通过观察茎叶图,对品种A与B的亩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比较,写出统计结论.
[解] (1)(2)由于每个品种的数据都只有25个,样本不大,画茎叶图很方便;此时茎叶图不仅清晰明了地展示了数据的分布情况,便于比较,没有任何信息损失,而且还可以随时记录新的数据.
(3)通过观察茎叶图可以看出:①品种A的亩产量比品种B高;②品种A的亩产量比较分散,故品种A的亩产稳定性较差.
[感悟提高]
数形结合思想是中学数学很重要的方法之一,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根据数的结构特征,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几何图形,并利用图形的特性和规律,解决数的问题.1.没有信息的损失,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可以从图中得到的统计图是(  )
A.总体密度曲线 B.茎叶图
C.频率分布折线图 D.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所有的统计图中,仅有茎叶统计图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所有的数据信息.BC3.(2014·高考江苏卷)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________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 cm.24解析:底部周长在[80,90)的频率为0.015×10=0.15,底部周长在[90,100)的频率为0.025×10=0.25,样本容量为60,所以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 cm的株数为(0.15+0.25)×60=24.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